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816552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信息技术课程与内容体系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讲义 1 可编辑 2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及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情况熟悉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各学段课程内容与体系的构建熟悉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方式与方法 可编辑 3 高中生必备的6项IT技能 文字处理 WordProcessing 表单应用及图形处理 Spreadsheetuseandgraphing 多媒体展示软件与数字图像处理 Multimediapresentationsoftwareanddigitalimagehandling 在线沟通 OnlineCommunication 基于互联网的研究 Interne

2、t enabledResearch 管理自己的在线身份 ManagingOne sOnlinePresence 可编辑 4 会议信息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过去 现在与未来 会议征文专题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评价研究3 信息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4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5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6 教育游戏研究7 教育技术研究范式研究8 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9 电子书包及其支持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10 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 开发研究11 数字化校园的环境建设研究12 高等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可编辑 5 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三种途径 开设

3、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可编辑 6 2000年 摄于英国一所普通小学的学前班 可编辑 7 可编辑 8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可编辑 9 一 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一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起源与试验阶段1981年 在瑞士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 原苏联学者伊尔肖夫提出了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 的观点1982年 教育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等五所大学的附中作为试点学校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 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开端 可编辑 10 1983年 当时的教育部主持召开了 全

4、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 制定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 其中规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内容和目的 1 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 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 3 初步培养逻辑思维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课时规定为45 60小时 其中要求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 可编辑 11 1984年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的号召 这一号召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开展1986年 原国家教委召开了 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 本次会议由于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 工具论 观点的影

5、响 在1983年制定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应用软件的内容 如字处理 数据库和电子表格 课程的目的也涵盖了计算机的应用 可编辑 12 二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逐步发展阶段1991年10月 原国家教委召开了 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订了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并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于1994年10月正式下发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 性质 目的和内容等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 可编辑 13 其中

6、 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 作为各地编写教材 教学评估和考核检查的依据 1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包括信息社会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与应用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 微型计算机系统及类型的介绍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包括联机 开机与关机 系统设置 键盘指法训练 汉字编码方案及汉字输入方法介绍 苹果机及中华学习机CEC I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 PC机操作系统介绍 3 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 包括字处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电子数据表格软件 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介绍 4 程序设计语言 包括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

7、等 5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可编辑 14 1998年秋 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修正的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修订稿 正式实施 这标志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了另一个阶段 修订稿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 目的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 可编辑 15 其中规定 1 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简单常识 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 2 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 操作系统 文字处理或图形信息处理为主 3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宜教程序设计语言 如果要开展LOGO语言教学 应以绘图 音乐等功能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手段来进

8、行4 高中计算机课程要以操作系统 文字处理 数据库 电子表格 工具软件的操作使用为主 5 考虑到各地 各校及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的起点不同 在相当长时期 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很难彻底分开 因此 允许有交叉重复 6 考虑到我国经济与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 教学内容仍宜采用 以模块为主 兼顾层次 的方法 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 设备条件选取不同的模块和层次 可编辑 16 1999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表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 1999 9号 这一文件 其中在第四条阐述了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 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观点 在第二十五条阐述了要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中

9、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这实际上已经暗示了由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这一趋势 可编辑 17 三 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发展阶段2000年l0月25日至27日 在北京召开了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学实施 校校通 的通知 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简称2000年纲要 三个重要文件 可编辑 18 从2001年开始用5 10年的时间 在中小学 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启动中小学 校校通 工程 用5 10年时间 使全国90 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CERNET和Internet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 将信

10、息技术教育课程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并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 可编辑 19 2003年2月份 教育部颁布了 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审定稿 这标志着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可编辑 20 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区别 可编辑 21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可编辑 22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依据2000年1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以下简称 纲要 试行 以及2003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 全日制普通高中技术领域 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审定稿 纲要 试行 指出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

11、需求 可编辑 23 1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 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 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 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工具远距离获取信息 与他人沟通 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 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 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一 小学阶段 可编辑 24 1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 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

12、软件 3 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 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 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 完成各种任务 4 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相关性 5 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 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 初中阶段 可编辑 25 总目标是 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并重 一 知识与技能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 加工 管理 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 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可编辑 2

13、6 二 过程与方法3 能从日常生活 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 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 发表观点 交流思想 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有计划的 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 完成信息作品等 8 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可编辑 27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激发和保

14、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负责任地 安全地 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可编辑 28 国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可编辑 29 没有统一课程 如美国 新加坡 美国地方分权 大多数学校由校董会决定课程的安排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一部分学校没有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 而是在科学 数学等课程中介绍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 一部分学校开设一门信息技术必修课或选修课 一部分学校开设一系列信息技术必修课或选修课 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特点

15、 可编辑 30 在统一课程中设综合课程在综合课程框架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与学科课程并立的综合课程之一 规定各个学校可以自己按照要求建立自己的课程内容 如芬兰 信息教育 国际教育 消费教育 健康教育 环境教育 日本初中 小学设置 综合学习的时间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在 技术与家庭 课中开展教育 高中开设信息A B C的独立学科 可编辑 31 统一课程 分级要求英国在1988年教育改革中规定了信息技术课程是全国统一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1995年 信息技术课程成为独立的课程 1998年在所有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 并改为必修课 2000年更名为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

16、ionTechnology 课程分为循序渐进的4个阶段 八个级别的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目标 第一学段 1 2年级 第二学段 3 6年级 第三学段 7 9年级 第四学段 10 11年级 可编辑 32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并重日本 1998年 1999年 初中 必修课程 技术 家庭 信息与计算机 技术 家庭 选修课 内容 电脑的基本构成和操作 电脑的利用等 高中 必修课程 信息 A B C 择一 内容 分别偏向网络与信息运用 科学技术中的信息技术运用 信息采集共享与分布等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加拿大等国 可编辑 33 1 美国小学阶段 1 6年级 CAI 文档处理软件的使用 LOGO语言学习 计算机理论 程序设计 初中阶段 7 9年级 计算机意识 对信息技术 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包括 计算机模式化思维训练 对机器人的认识 信息技术和资源的社会问题的探讨以及计算机相关职业的辅导初中阶段 计算机程序设计 开设选修课为主 如BASIC语言程序设计 LOGO语言程序设计等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可编辑 34 高中阶段 10 12年级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意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两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