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802175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其中“争”的实质是A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 B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C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 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2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B“上本

2、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4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5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

3、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6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7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

4、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8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A道德修养 B君主专制 C科学真理 D经世致用9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5、10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C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11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A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C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1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

6、“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13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A小说三国演义影

7、响百姓历史认知 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14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5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数

8、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16古希腊某著名学者对于自然地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 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17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

9、自己的美德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18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C.后期学者研究比前期观点可信 D.都没有揭示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源19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描写副主教克罗德表白:“我想我眼底下那个生物有那样非人间的美丽,她只能来自天上那是一个天

10、使“看见你比看见上帝还快乐!”这一情节体现作品人物A.兼具神学和文艺复兴时代精神 B.内心在宗教异化的矛盾和痛苦C.想象力超群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D.揭露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虚伪20彼特拉克(13041374年)的财富观与当时教会“追求财富是有罪的”主张是一致的,而同为人文主义代表的布鲁尼(13701444年)却肯定了人对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这一财富观的变化反映了A.人文主义者缺乏统一的观念 B.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C.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了挑战 D.享乐主义社会新风气的形成21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

11、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22宗教改革运动中,有这样一些观点出现了:(1)宣传政教分离;(2)强化认识自然就是认识上帝的观念:(3)颂扬发现人性、尊重人性、改造人性。这些观点有助于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理性精神的培育 科学与宗教的对立A. B. C. D.23世界小史:他教导人们,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他只承认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他所做的尝试就是重新唤回古老的基督教信仰。这可以反映出A“认识你自己”在新时代的

12、展现 B人文主义提倡解放人本身C宗教改革协调自由与虔诚 D启蒙运动重建信仰与理性24下图是16世纪漫画灵魂的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人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B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C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D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25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如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

13、句话的含义是: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 D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展,则在春秋战国之世。诸家的学术,当分两方面观之:其(一)古代本有一种和宗教混合的哲学。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为各家所同本。其(二)则在社会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时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于乱世,都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

14、墨家舍周而法夏。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 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材料三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