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801396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2课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兴:高兴B凶岁子弟多赖 凶:凶恶C君仁,莫不仁 莫:没有D薄税敛,深耕易耨 薄:减轻【答案】DA项“兴”,兴起,在位;B项“凶”,收成不好;C项“莫”,没有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B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何以利吾国C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D故理义之悦我心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答案】CC项“则”:连词,“便、就”。A项“以”:介词,“把”;介词,“在”。B项“何”: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D项“之”

2、: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是心足以王矣B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C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D故理义之悦我心【答案】AA项,“王”,名词活用为动词;B、C、D项为使动用法。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B王如施仁政于民C南辱于楚D祭祀以时【答案】CC项被动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

3、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才:资质、本性B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固:本来C民之秉夷,好是懿德秉:掌握D为此诗者,其知道乎知道:知道,了解【答案】D知道:知晓道理。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民之秉夷,好是懿德B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仁义礼智,

4、非由外铄我也C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天生蒸民,有物有则D不能尽其才者也为此诗者,其知道乎【答案】BB项“也”:助词,表判断。A项“之”:结构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则”:连词,表承接关系;名词,“规则”。D项“其”:代词,“他们”;语气词,表感叹语气。7下列对原文理解、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就人性的实际情况而言,人皆可以为善。有的人之所以不善,不能归罪于他本身存在的资质。B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就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人伦和心官的思维能力。C礼智仁义不是由别人给予的,而是自我内在的主观意识,所以不必花心思去探索它。D礼智仁义

5、不是由别人给予的,所以努力思考、培养就可以得到。【答案】C“所以不必花心思去探索它”是对原文“弗思耳矣”的错解,应该是“没有去探索罢了”。(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8下列句

6、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及:和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称王C省刑罚,薄税敛省:减免D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得:能够【答案】A等到、到了。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B愿比死者壹洒之仁者无敌C人以事其父兄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D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往而征之【答案】AA项“于”:介词“给”;介词,“被”。B项“者”,代词,“的人”。C项“其”:代词,“他们的”。D项“而”:连词,表承接关系。10翻译下面的句子。(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_(2)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_【答案】(1)我觉得这是

7、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战死的人报仇雪恨,您说要怎么办才行呢?(2)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沉陷在痛苦之中,大王您去讨伐他们,那还有谁来和您抵抗呢?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题。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画,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画,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

8、画,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

9、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选自东汉庆劭风俗通义穷通) 【注】 画:齐国邑名。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嬖:宠幸 B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诬:陷害 C闲先王之道闲:捍卫D距杨、墨,放淫辞距:抵制【答案】B诬:欺骗。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君是以不果以承三圣者B千里而见王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C克告于君又绝粮于邹、薛D王如改之,则必反予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答案】DD项,则: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A项,

10、以:介词,表原因,“因”/连词,表目的,“用来”。 B项,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递进,“而且”。C项,于: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向”/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13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孟子在宣扬孔子学说过程中的“穷”与“通”的一组是()A绝粮于邹、薛 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B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C受业于子思尝仕于齐,位至卿D鲁平公驾,将见孟子 识其不可,然且至【答案】BB项,前者表现孟子不为人理解,后者表现的是其得到任用,分别对应“穷”和“通”。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

11、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时在画“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B孟子在画“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画再停留下去了。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终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就会阻止仁义施行,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并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答案】AB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齐王并没有改变态度,孟子离开了画邑,齐王也没有派人追他回去。C项,“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错,“为诗书等作序”是其返回后的行为。D项,“率兽”,像野兽一样;“

12、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破除杨墨学说,二是不发扬孔子学说。1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2)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夫出画,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_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_【答案】(1)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2)(等到)离开了画邑,齐王并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我不能被鲁君赏识接见,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君赏识接见呢?参考译文

13、:孟子在子思门下学习,明通义理后,在诸侯间游说,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腐高远不切实际,但他始终不委曲求全,屈缩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做到卿这一职位,后来不被重用。孟子离开齐国,尹士说:“不知道齐王不能成为商汤、周武王那样的君主,这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是到齐国来,那就是为谋求利禄。不远千里地来见齐王,因为不受齐王赏识所以离开,但却在昼画住了三夜后才走,这是多么迟缓啊!”孟子说:“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齐王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离开画邑,在我心里还认为是太快了,(我心想)齐王或许会改变态度,齐

14、王如果改变了态度,那一定会让我回去。(等到)离开了画邑,齐王并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鲁平公准备好车马,将要去会见孟子,他所宠幸的近臣臧仓说:“这为的是什么呢,您为何要先屈驾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难道认为他有贤德吗?”乐正子(对孟子)说:“我告诉过国君,他打算来见您的。宠臣中有个叫臧仓的阻止他,所以国君最终没有来。”孟子说:“要办一件事,可能有人会促使它办成;不办,可能有人会阻挠它。能不能办成事,不是人力能够决定的。我不能被鲁君赏识接见,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君赏识接见呢?”孟子又曾经在邹、薛二地断炊,非常困窘,返回后跟弟子万章等人为诗经尚书作序,阐释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一书,其中内外篇共十一篇,认为“圣王不出现,诸侯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