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9109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写作教程》中篇整理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一、消息体裁的特点 1、简括。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 2、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一般不提倡记者直接抒情或议论,尽可能减少主观色彩。 3、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即倒叙,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新闻事件的结果、新闻事实的精要,首先呈现给读者。(也有金字塔结构)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主体: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4、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消息的外在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2、

2、 消息体裁的优势1、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2、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消息篇幅小,写作、编发稿件可以缩短时间。3、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消息是靠事实说话,提供给读者的是事实。4、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消息是浓缩了的新闻,“一句话新闻”式的标题和先声夺人的导语能够直接进人们的视野。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大多导语只有一个段落。两个段落构成的导语称为“复合导语”,一般第一段虚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第二段实写,说明“何事”。1、 导语的作用1、 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2、

3、 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导语精彩,内容与形式俱佳,可以引导读者耐心读下去;消息的开头格外吸引人,人们便会从“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3、 导语为全篇定音导语为一篇之首,导语确定了写作重点,决定消息的基调。2、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1)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所谓实质性内容,即指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2)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包括最新鲜的材料;要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导语;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导语不可太长。字数过多,一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二会导致沉重,令读者失去耐心。

4、写作短语的关键是明确报道主题,抓住事件要害。(4)力求优美生动。导语的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开掘、反映出新闻事实内在的美,二是讲究文采,做到语言美。3、 导语语言特点:简短(一句一段式);明晰(短词短句的应用);色彩(准确的形容)4、 导语的类型1、 概述型:增加提炼与概括的能力、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事实概括2、 描述型: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优点: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好奇,能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可以强化新闻的报道效果)3、 评述型式: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性导语优点: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在消息开头给读者暗

5、示;评述型导语可以直接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注意事项:评,应该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评,应该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事也为了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4、橱窗式:由典型事实例构成的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5、 导语修辞技巧1、 设问:以提问的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有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读者抓住要害,明确消息主体的写作方向。导语的设问,必须紧扣主题,必须服务于报道的主旨,同时还要揣摩读者

6、的兴趣点,在文字上要间断明快,注意提问语气,以使读者既感兴趣乐于接受。2、 拟人:可以使导语带有感情色彩,令读者受到某种程度的打动。3、 借用: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来揭示新闻内涵,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阅读下文。4、 对比:将两个极端的食物加以对照,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要求记者注意在联系与比较中观察与分析问题,发现事物的特点,或者发现问题所在,并选准对比的切入点,用来造成泾渭分明的效果。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特点、阐明新主题。5、 直呼:导语以第二人称“你”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也称“谈话体”。可以将读者拉近,造成一种亲切自然的交流气氛,使读者产生亲近感,从而乐

7、于接受记者的观点或忠告。6、 排比: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加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7、 惊警: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强烈唤起读者注意。可以造成震动效果,造成一种紧迫感,使读者为之一惊,不能不注意。比较适合某些与民众安危密切相关的、带有紧迫感的事物,以及一些服务性报道,但是也要注意语句应该平实,不要过于煽情,否则会适得其反。新闻标题新闻标题位于新闻正文的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大于正文,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1、 新闻标题要做到吸引人:生动简洁、真实、内容的概括精炼、笔触犀利、逻辑性强、信息含量丰富、含义深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

8、新闻标题的种类大标题:表达事实、提出观点单条新闻的标题:引题:“肩题”“眉题”引出主题。字号小,多作虚题。在主标题的前面(作用: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长句短化)主题:说明最重要的内容,字号最大副题:“子题”,对主题进行补充和解释,交代事实结果,补充次要事实,印证主题中的观点,解释主题。在主标题之后,字号最小。提要题:主标题之后、正文之前,提示主要内容小标题:“分题”“插题”,分段分类的作用3、 新闻标题的分类实题:叙述事实虚题:发表议论或表明意见4、 新闻标题的结构单一型结构:只有主标题,是实题,意义完整。复合型结构:除主题外,还有辅题(引题、副题)【多行题】5、

9、新闻标题的组合形态正题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正题+副题主体与消息消息导语之后的部分称为主体1、 主体的任务(1)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先在导语中提示何事,或者提示要点,然后在主体中依次报告“何人”“何时”或者“何地”,以使导语更为简洁,更能突显精华。 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2)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主体是在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之外,增补新的内容用来扩充新的新闻的信息量,扩大读者的视野,用来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补充带有因果性质的材料;在导语限定的事实之外,补充一些暗示性的情况;是为了说明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某种新的认识或发现,为了提醒读者注意这一事实所反映出来

10、的某种新动向。(3)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一篇合格的新闻作品,应能解疑释惑,清楚地回答读者渴望了解的问题。这个任务也只能由主体部分来承担。(4)添加“作料”,令读者兴味不减。主体尽可能不断提供兴趣点。运用“色彩”;写作中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打开包袱中的包袱,对附带的信息加以介绍2、 主体的结构方式1、 倒金字塔结构:主体本身按照材料的重要程度由前置至后依次展开,主体也是倒金字塔结构。便于读者把握重点,有利于编辑安排版面。2、 纵向结构:按事件的发展顺序安排结构。比较适用于故事性强的材料,例如法制报道、灾难报道、深度报道等。可以反映新闻事件的大致过程,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记者也可以借“过程”说话,

11、表达某种观点和意见。3、 横向结构:不受事物发展时间顺序的限制,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地组织起来,反映“面”的变化。4、 点面结构:以个别、典型的事例引出一般、总体的情况。可以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认识空间,可以使消息更有说服力,也更符合普通读者的认识规律。也可以按照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主体结构。5、 并列式:适用经验式、公报式报道6、 悬念式:对金字塔结构和时间顺序结构进行扬长避短。引发受众的好奇心。7、 华尔街报体:以小故事开头,进入主体。更具故事化、人文关怀3、 消息结尾的特点:以事实结尾,事实该讲到哪,消息就在哪里结尾。事实报告完毕,消息就可以结束了。4

12、、 消息结尾的类型新闻真实准确第一,结构和语言贵在通俗质朴。1、 材料典型、意味隽永2、 首尾关照、巧妙呼应:某些带有趣味性的事实、非事件性的事实,写作比较从容,允许采用悬念式的导语,可以将谜底留待结尾处揭开,这时,就会造成故事性很强的首尾呼应。3、 议论结尾:原则是议由事出,议论要少而精。4、 抒情结尾:(作用:对报道的事实进行升华;对全片报道进行升华;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和蕴含意义进行点化;对事实进行引申,对其补充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对人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一、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

13、懂。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新闻中的名词术语,可以使读者越过专业名词的障碍顺利阅读并理解全文;另一种是消息中的事实部分。,用来说明新闻中涉及的事实。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许多新闻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来揭示事物的意义,是因为读者的需要、信息的需要、传播者一方的需要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对比烘托性的背景材料,可以为新闻注入更丰富的内涵,使新闻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6、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14、;7、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累加性背景材料是褒贬事物的有力武器。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是宣传成绩还是暴露问题,记者都可以借助相关事实的累加,在更高的层次上发言。二、背景材料应该注意的问题1、明确目的,抓住重点通常情况下,决定背景选材的主要因素是事实本身的“疑点”、读者兴趣、新闻主题。所谓“事实本身的疑点”,是指读者感兴趣、而不加背景读者又难以理解之处;读者兴趣,既包括前面所说的“疑点”,又包括新闻事实之外,读者需要了解的有关事实和材料;新闻主题则被认为是调遣背景材料的主要依据,大部分新闻应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背景解说的重点。2、注意背景材料的广泛性、多样性记者在选择背景材料时应当不拘一格,旁

15、征博引。就内容而言,背景材料不受时空和事物类别限制。古今中外,只要对说明新闻事实有用,均可拿来。3、借用新闻价值标准精选背景材料应以新闻价值标准新鲜、重要、著名、接近(心理的、空间距离的)、情操、进展等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诸要素为条件,来挑选可作背景的材料。三、消息的背景大体有哪些类型?各自的作用是什么?(1)插入导语背景本身为一典型实例,插入导语可以用来吸引读者,用来帮助“说话”;背景材料极具吸引力,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导语中的事实或人物,为新闻事实的出场鸣锣开路;用历史性背景与新闻事实对比,在导语中造成新旧反差,引起读者注意。(2) 导语之后接背景段导语中出现的关键性的人和事、关键性的词语急需解释,否则,会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影响主体的进一步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导语之后可立即插入背景;鉴于思维逻辑和文章过渡的需要,可在导语之后立即加入背景段。(3)分散插入主体之中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黏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实的界限。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