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讲义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99029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讲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讲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讲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讲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讲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讲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讲义全(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讲义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探讨的是金融经济运行的一般形式、规范、原则、操作程序。 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既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又具有微观性、个别性、适用性。它既是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和深化,又是金融经济本身运行规律、规则及经营管理方法的概括与升华。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

2、货币产生的联系历史的线索: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银行学 1、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依靠金融供给。 2、市场经济的资本再分配通过金融市场完成。 3、金融业的发展制约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4、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也要运用金融政策。 5、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也离不开金融业。第三节 货币银行学学些什么知识? 1、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章) 2、货币供求与均衡(第十章) 货 币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一章) 4、货币政策(第十二章) 1、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 信 用 2、利息与利息率(第三章) 货币银行学 1、金融体系概述(第四章) 金融体系 2、

3、商业银行(第五章) 3、中央银行(第六章) 4、其他金融机构(第七章) 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第八章) 国际金融 - 国际金融(第九章) 1、金融创新(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 2、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第十四章) 3、金融与经济发展(第十五章)第四节 怎样学习货币银行学? 一、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方法 1、端正学习态度,学以致用。 2、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3、充分吸取古今中外管理学理论精华,吸取精华,弃去糟粕。 4、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时,既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 5、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一、货币是商品交换

4、的产物(一)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商品体内包含着多对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3、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是:交换。通过交换,一个商品的价值就通过另外一个商品表现出来,这个商品就具有了价值的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二)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产物1、简单的价值形式:含义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优点 缺点。 1只绵羊= 2把石斧2、扩大的价值形式:含义 优点 缺点。 = 2把石斧 =10斤茶叶 或 1只绵羊 = 1袋小麦 或 = 5斤烟叶 或

5、= 2克黄金 或 =其他商品3、一般的价值形式:含义 优点 缺点。 2把石斧 或 10斤茶叶 或 1袋小麦 =1只绵羊 或 5斤烟叶 或 2克黄金 或 其他商品4、货币形式:含义 优点 缺点。 2把石斧 或 10斤茶叶 或 1袋小麦 = 2克黄金 或 5斤烟叶 或 1只绵羊 或 其他商品二、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币1、实物货币:自然物或劳动产品充当货币,如盐、毛皮、农具、贝等。2、金属货币:贱金属货币 贵金属 铜 金、银 称量货币 铸币。 金属称量货币:以金属的块状流通,交易时要称其质量,估其成色,如镑、铢等。铸币:国家证明、具有规定重量和成色、铸成一定形状的金属块,如秦始皇时期的“半两”铜钱,清

6、代的银铸等。3、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因贵金属币材匮乏,在货币流通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可兑现的银行券。它只是金银的价值号,代表金币流通。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货币发行不再以黄金为基础,而是以国家信用 用为基础。它是国家强制发行并流通的纸质货 币,不可兑现,如北宋的“交子”,美国的“绿背 钞”。5、存款货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铸币 和现钞,而且包括了可转账的活期存款,进而发展到 “准 货币”(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货币从有形转向无 形。6、电子货币:随着电子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货币 转移系统”,使货币走向了“电子化”,如信用卡、电子汇 兑等。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

7、和职能一、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1、货币是商品,具有与共同的特征;2、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是一般等价物,它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3、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4、人民币是一种价值符号,没有价值,但它代表一定量的价值流通,是一般等价物。5、人们的金钱观与“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 价格 观念货币、价格标准。2、流通手段:含义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 现实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货币。3、贮藏手段:含义 金属货币制度下贮藏手段职能的蓄水池作用 保值的现实货币才能起到贮藏

8、手段的职能。4、支付手段:含义 现实货币 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在现实经济中的表现。5、世界货币:含义 现实货币 不能是本国货币。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货币之所以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自身有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商品价值决定。货币单位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 位,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有的技术性规定。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自货币产生以来,货币贮藏形式也不断发展变化。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在流通中,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交替发挥作用。在现代

9、商品经济中,支付手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世界货币职能。马克思对世界货币的论述是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进行的。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国际市场上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与财富转移手段。三、货币对经济的影响1、货币面纱论:注重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认为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2、金融深化论:货币化与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呈正向关系。3、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第三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及其内容1、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2、货币

10、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币材:是货币制度的基础,不同的币材构成了不同的货币制度。(2)确定货币单位:包括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3)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本位币又称主币,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名目价值=实际价值,可自由铸造、自由流通、无限法偿;辅币是不足值货币,用较贱金属铸造,名目价值大于实际价值,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三)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四)自由

11、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六) 准备制度。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一)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币本位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布雷顿

12、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我国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管理调控。4、建立准备制度:金币制度下的准备制度又称为金准备或黄金储备,它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金准备的用途有三:(1)扩大或收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2)支付存款或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3)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二、金属本位货币制度1、银本位制:是较早的货币制度之一。其内容如下:(1)规定以白银为货币金属,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规定银铸币的重量、成色、形状及货币单位;(3)银币可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银币。银本位制崩溃的原因:金贵银贱,且银不便于大宗交易。2、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分为三种类型:(1)平行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有市场自发决定。弊端:两种标价,且价格不断变动,使交易混乱。(2)双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按政府规定的法定比率流通,弊端:黑市价、劣币驱逐良币现象。(3)跛行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并有法定的固定比率,但政府规定: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