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94003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要点(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壹。 导论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广义的对外贸易包括服务贸易;狭义的对外贸易则只包含货物贸易的内容。(2)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1、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都用本国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世界各国对外

2、贸易额的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国际贸易额。世界出口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因为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是一般是按离岸价格(FOB,即起运港船上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2、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称为对外贸易量 。这一指标便于

3、不同时期对外贸易额的比较。(3)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1、 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2、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4) 、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1、 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2、 转口贸易:亦称中转贸易。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而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的货物可以直接从生产国运送到消费国。3、 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

4、过本国过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包括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两种类型。(5)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6) 、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贸易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顺差,或贸易出超;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逆差,或贸易入超。如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7)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

5、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与整个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8) 、对外贸易与国际的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异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一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9)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直接受经济发展水平

6、及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对外经济政策、国内市场容量等因素的影响。贰。 国际分工1、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经过了萌芽、形成、发展、深化阶段。(1)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2)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3)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4)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次大战后)2、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 、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

7、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4) 、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3、 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介评(1)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亚当斯密(17231790)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这个理论也被称为绝对利益理论。(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

8、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绝对成本论(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3)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赫克歇尔(18701952)和俄林(18991979)。俄林的代表著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4) 、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轮的扩展里昂惕夫反论,或称里昂惕夫之谜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叁

9、。 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1、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内容,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决定的。商品的国别价值是以该国货币表示的,国际价值形态是直接以世界货币(黄金)表示的。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态。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国际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2、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般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现实中的贸易条件计算一般采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直接进行比较的做法。

10、(1) 、贸易条件的类型(净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1、 净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只考虑进出口价格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产生的影响。公式:N=(Px/Pm)100% 其中,N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净贸易条件大于1说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超过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小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既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在上涨),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有利于该国进口能力的提高。反之,净贸易条件小于1说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低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既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在下降),

11、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了,进口能力受到削弱。2、 收入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共同考虑出口规模的变化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公式:I=(Px/Pm)Qx 其中,I收入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Qx出口商品数量指数。3、 单因素贸易条件: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该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公式:S=(Px/Pm)Zx 其中,S单因素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4、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

12、变化。公式:D=S=(Px/Pm)(Zx/Zm)100% 其中,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Z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1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1时,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2) 、贸易条件与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1、 约翰穆勒(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相互需求法则:认为在有比较成本所决定的国际交换比价界限内,两国间具体的商品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2、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又称提供曲线,它是用来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或交换比价下,一国愿意为进口一定数量商品而

13、提供的本国商品的数量。马歇尔认为,需求变化导致提供曲线位置的移动,从而贸易条件发生变化。肆。 贸易政策与理论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1) 、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对外贸易政策范畴所包含的基本因素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手段。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积累发展资金、维护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其他。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内容:总贸易政策、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国别、地区贸易政策。(2)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1、 自由贸易政策 2、保护

14、贸易政策 二、重商主义早期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威廉斯塔福。其主要观点是: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是货币流出,减少本国国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该理论主张禁止货币出口;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他认为增加英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一条原则,既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但不要求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有顺差,而只是从每年总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增加货币的流入量。3、 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

15、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形成于资本主义竞争时期,始于经济最发达的英国。(1) 、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1、工业资产阶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地斗争,最后终于是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胜利,其具体表现为:(1)、废除谷物法;(2)、灌水水利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3)、废除航海法;(4)、取消特权公司;(5)、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6)、与外国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2、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2)、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3)、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4)、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2) 、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1、 贸易自由化的表现:(1)、大幅度削减关税;(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3)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管理贸易管理贸易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博弈论认为博弈关系大体有负和博弈、零和博弈、正和博弈三种类型。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表现为双方的对抗关系,妥协意味着放弃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