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93809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29.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经济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ppt(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1 专题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二 经济发展新理念三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2 资源配置的方式 看不见的手 微观领域 看得见的手 宏观领域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3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在宏观调控上 我们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4 一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5 一 二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质的提高 公有资产占优势 2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 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资源垄断的行业 提供重要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

3、干企业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8 9 3 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0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1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含义指在社会主义社会 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 劳动成果经过社会作必要扣除以后 社会以劳动作为尺度 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不劳动者不得食 12 2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不是唯一分配原则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在公有制范围内没有统一标准不能以个人劳动时间为

4、标准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才能实现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3 非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 生产要素 14 不一样的酬薪 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5 不一样的增速 16 二 经济发展新理念 一 发展新理念的内涵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深刻变革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创新的中国 健康的中国 美丽的中国 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 幸福的中国 17 实现 十三五 时期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优势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18 1 创新发展 19 创新发展

5、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 21 22 23 24 十三五 规划建议重点发展十大产业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25 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 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 可穿戴智能产品 智能家电 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发展智能制造既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6、 也是重塑我国制造业新优势 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6 互联网 重塑产业价值链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众包 协同设计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精准供应链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农业 工业 服务业等产业的生产过程逐渐趋同 甚至融为一体 生产过程更加重视个性定制化 赢利点更加多元 27 众多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 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 即不仅将产业的上 中 下游各制造环节整体转移 而且将产前的研发设计 资本运作以及产后的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也一同转移 沿海向内地的 集群式 产业转移格局加速形成 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增加 促使了沿海向内地

7、产业梯度转移的形成 28 29 30 2 协调发展 1 推动四个方面协调发展 31 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2 33 国家 十三五 区域开发大格局 我国区域格局加速重组 丝路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京津冀经济区成为十三五国家区域开发 热点 西北五省区比较优势及参与丝路经济带建设规划框架 提升区域战略地位 沿线地区形成了竞合新局面 陕西 丝绸之路新起点甘肃 丝绸之路黄金段宁夏 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新疆 丝绸之路核心区青海 丝绸制造战略基地及重要节点 34 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35 4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6 5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37 3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8、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38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 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 推动节能环保技术 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核电 风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 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推进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能源 沼气 地热 浅层地温能 海洋能等应用 发展分布式能源 建设智能电网 完善运行管理体系 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9、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推广普及力度 发展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 以及特色经济林 林下经济 森林旅游等林产业 39 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 超总量排污 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树立底线思维 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 环境质量底线 生态保护红线 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完善经济政策 健全价格 财税 金融等政策 激励 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40 4 开放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坚持内外需协调 进出口平衡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

10、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 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41 5 共享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增强发展动力 增进人民团结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2 二 如何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正

11、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43 三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建设知识型 技能型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7年10

12、月18日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4 供给侧改革 45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主题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什么 为什么 从改革的切入点来看 强调从 供给侧 入手 何为 供给侧 何为 需求侧 供给侧 切入的改革着重解决的是供给侧即与生产相关联的这一方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从改革的发力点来看 强调的是 结构性 改革 供给侧 发力的改革解决 质 的问题 通过提质促总量增长 而非仅解决 量 的问题 结构性

13、 改革 总量性 调控 2 为何转向 供给侧 国际国内的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出口市场收窄 出口增速接连下滑 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世界五大经济体2005至2015年GDP增速一览图 国际国内的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导致我们原有的增长 贸易及投资等发展机遇发生明显的变化 越南劳动力成本低 咱们到那里去发展吧 国际国内的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绿色健康 时尚美观 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需求结构升级 消费能力严重外流 国际国内的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长期针对需求侧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 产能过剩 高房价 资产价格泡沫 地方债

14、务压力加大 影子银行 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 企业效益下降 刺激拉动 三驾马车 的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产能利用率 70 国际国内的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内外需求侧都出现的新变化 促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不能像之前那样死死盯住需求侧做文章 而应转向与需求侧相对应的供给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 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困扰改革发展全局 经济指标呈现出 四降一升 的态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三期叠加 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困扰改革发展全局 玉米抢了大豆的地 消费者对质量 信誉保障的要求 生产结构失衡 高端钢材进口 1000万吨 年

15、 高端产品我们仍然严重短缺需要大量进口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 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困扰改革发展全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国内背景 解决需求侧变化和供给侧问题的主动选择 3 为何强调 结构性 近年来 我国用应对 周期性 问题进行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 2000年 2016年中国年度GDP增速 近年来 我国用来应对 周期性 问题进行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 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已不是周期性波动 而是结构性矛盾造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结构性失衡 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政策去应对 周期性波动 结构性矛盾 我国目前供给

16、侧存在着的结构性问题 也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一一化解 在当前外需减少的情况下 有些企业出现了产能明显过剩的状况 对高端产品的生产供给严重不足 经常靠打折促销维持销量 我国目前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也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一一化解 2015年粗钢产量 600公斤 人 13 3亿人 企业 结构性改革既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诸多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也是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我国目前供给侧存在着的结构性问题 也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一一化解 4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源于我国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成功路径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 主动出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的内在逻辑就是不断地打破供给侧的制度藩篱 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 1 2 3 4 5 6 二 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 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63 传统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 新能源 新制造 3 打印 转型升级 蓝皮书 显示 一 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64 二 如何深化供给侧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