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93479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 高晶2011年10月31日 1 旅游开发往往从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提供旅游者感兴趣的经历出发 而偏废了对目的地居民长期福利的考虑 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还是由当地居民承担 如果忽视了他们的社会承载力极限问题以及长期的福利待遇 那么就可能出现对抗和冲突 使得当地居民对抗旅游发展消极影响的情绪不断高涨 从而阻碍旅游业的正常运营 所以 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以及对影响的认知就显示十分重要 2 英文 文献1 PamDyer etal Structuralmodelingofresidentperceptionsoftourismandassociateddevel

2、opmentontheSunshineCoast Australia J TourismManagement 2007 28 409 422文献2 SamuelSeongseopKim etal Residents perceptionsonimpactsoftheFIFA2002WorldCup thecaseofSeoulasahostcity J TourismManagement 2005 26 25 38文献3 KathleenL etal Residents perceptionsofcommunitytourismimpacts 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

3、 2005 32 1057 1076 3 中文 文献4 黄洁 吴赞科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 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 长乐村为例 J 旅游学刊 2003 06文献5 谌永生 等 敦煌市居民旅游感知及态度研究 J 人文地理 2005 02文献6 张文 何桂培 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J 旅游学刊 2008 02 4 国外研究文献 居民对2002年世界杯影响的感知 以主办城市首尔为例 研究的是居民对大型节事旅游的感知和态度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模型 研究的是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类型 及感知与态度之间的关系 目的地居民对社区旅游影响的感知 研究的是居民

4、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 5 国内研究文献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 研究的是居民的各类旅游感知及基于感知差异的群体聚类 敦煌市居民旅游感知及态度研究 研究的是影响感知的因素 以及基于感知和态度差异的居民群体聚类 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研究的是影响感知的类型 以及基于感知差异的居民群体聚类 6 研究对象对比 国外研究 海滨度假区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 事件举办地 韩国首尔 城镇旅游地 亚利桑那州 居民国内研究 古村落 诸葛 长乐村 历史文化型城镇 敦煌 我国各类旅游地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历史遗址 世界遗产 都市旅游 乡村旅游 民族风情等23个旅游地 居民 7

5、 文献综述对比 国外 研究综述与评述内容详尽 包括针对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研究 居民对旅游发展负面影响的感知研究 旅游开发的居民参与研究 1 居民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2 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 经济 环境影响感知的研究 3 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归纳与评述 国内 均在引言部分追溯了国内外有关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状况 提到相关理论 4 5 和相关研究学者 6 强调应注重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以及对影响的认知 但未涉及到具体研究成果及进展 8 理论运用对比 国外 重视运用社会交换理论 并且众多学者通过构建理论化的概念模型和居民旅游支持模型等来研究居民旅游感知 态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2 进

6、一步验证了社会交换理论的较强解释力 此外 还有理性行为理论 主要支撑于研究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及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或者反对 国内 多采用由巴特勒 Butler 于1980年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4 5 认为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同旅游地的发展程度存在联系 但也有研究认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研究领域的适用性有限 而社会交换理论的解释力更强 6 9 研究方法对比 国外研究 为实现时间纵贯的研究 对同一批调查对象进行了两次调研 两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时间所造成的差异 2 对问卷的处理上 进行因子 方差分析 3 分层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一部分

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 1 10 研究方法对比 国内研究 进行跨地区的共时研究 全国23个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发放问卷 6 对问卷的处理上 采用因子分析分析感知因子 4 或是居民感知的影响因素 5 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群体特征带来的差异 聚类分析划分居民类型 11 研究问题侧重点对比 国外研究 验证在北美所建立的旅游影响测量量表是否对澳大利亚有效 1 验证大样本的情况下是否和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3 探索时间维度所造成的差异 2 国内研究 跨地区共时研究 揭示我国旅游地居民感知的共性和个性 6 发现认知与旅游发展阶段的关系 4 个案研究 指导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5 12 文章结构

8、对比 国内外文献在文章结构上都较为规范 通常是引言 案例地介绍 研究方法 结果 统计分析及模型 讨论与结论 致谢 其中 国内文献 在引言较为突出本研究的背景 意义 而国外文献 引言则较为注重文献综述及理论成果总结 13 学术贡献对比 国外 创新性较强 如填补居民对大型事件的影响感知的研究空白 2 被引83次 探索了旅游影响感知测量量表跨区域研究的普适性 1 被引53次 和进行大尺度研究 3 被引141次 等 国内 有利于引起各级部门和旅游规划者对目的地居民社会利益的重视 4 被引158次 对成熟巩固阶段的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5 被引44次 改变目前我国同类研究个案选点范围相对集中而狭窄 空间差异研究相对较少且重复的状况 6 被引16次 14 启示 横贯和纵贯的研究 即跨类型 跨地区 跨文化 跨时间的比较研究 能较好地考察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变化规律 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 如文化旅游 事件旅游 博彩旅游 等的感知和态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意义 居民感知涉及社会学 人类学 地理学 文化学的知识 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多学科理论的介入 15 Thankyou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