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2793463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目录一、已取得的成绩和新的形势任务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二)总体思路(三)发展目标三、主要措施(一)优化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二)完善行业人才选拔准入机制(三)创新会员持续发展培训机制(四)进一步优化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培养模式(五)完善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四、 重要工程(一)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程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三)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四)产学研联盟工程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保障(二)加强经费保障(三)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

2、略,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一、已取得的成绩和新的形势任务注册会计师行业(以下简称“行业”)是专家型行业,是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信息安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行业人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为政策依据,以行业领军人才和国际化人

3、才培养为重点,以行业后备人才培养为重要补充,分阶段、分层次、点面结合、自主培养与联合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建立了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为龙头、国家会计学院为依托、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地方注协”)为支柱、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培训内容各有侧重,远程教育、面授培训、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体系。三是行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7785家,中注协有会员18万余人,其中,执业会员96498人,非执业会员85656人,海外会员469人,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的企业超过350万

4、家。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行业人才发展整体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的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规模增长速度不适应行业发展速度等。在经济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行业“五代会”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谋划未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行业人才培养新局面。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坚持行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高

5、端引领与整体开发相统筹,以打造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为重点,形成爱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为经济社会健康提供人才保障,全面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二)总体思路2.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行业专业服务的需求和人才能力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拓展注册会计师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和诚信水平;形成领军人才辐射带动、优秀人才施展宏图、后备人才不断积聚、队伍整体素质和执业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不断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大力建设积极向上的人才文化,全面形成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科学机制。(三)发展目标3.到2015年,我国注册会计

6、师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注册会计师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行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等高端人才规模显著扩大;适应新业务拓展的专门领域人才初具规模;基本建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联系院校及社会教育机构相结合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会员人数达到25万名左右,建立与职业胜任能力相匹配的执业会员、非执业会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发展体系。培养350名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600名。三、主要措施(一)优化行业人才培养体系4.进一步发挥中注协对行业人才培养的管理、组织、指导、推动作用,做好对行业人才

7、培养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指导。总结行业人才培养经验,把握行业发展特色,建立健全完整的人才选拔、考核、评价、跟踪体系,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5.充分发挥地方注协对行业人才培养的支柱作用。地方注协应在密切关注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市场对行业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会员整体素质和需求,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6.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在行业人才建设的基础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应规范内部治理机制,合理设计内部人才培养、晋升和激励机制,扎实人才培养基础。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着力培养会计师事务所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调动会计师

8、事务所在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7.充分发挥国家会计学院作为行业人才建设重要基地的作用。继续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术提升相结合、专项培训与系列培训相统筹、基础强化与知识更新相结合的原则,贴近市场、贴近实务,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中注协会同国家会计学院共同建立全面考核评价国家会计学院行业人才建设工作的评价体系。8.全面调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行业人才战略储备基地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完善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资助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竞争性约束激励机制,调动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和优秀学生推荐机制,加强与行业的互动与沟通,扩大行业在高等

9、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影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行业。9.探索借助社会培训机构参与非执业会员的培训体系建设。制定社会培训机构选拔、考核机制,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从事非执业会员培训的指导和监督。(二)完善行业人才选拔准入机制10.进一步完善以终身学习和体现胜任能力评价为理念的考试制度,加快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的考试互惠磋商进度和力度,推动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国际认可度,提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国际化水平。11.加强考试组织制度和体系建设。健全考试大纲及辅导教材的编审工作机制,完善考试网上报名管理系统,强化考试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考试组织管理,推进考试组织工作的科学化。12.积极开拓境外考点。在香港考区、澳门考

10、区和欧洲考区良好运行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逐步增设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境外考场,大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参加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吸收国际化人才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13.研究境内外相关组织会员设置分类,探索将考生和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纳入行业准会员体系,研究学生会员制度建设。(三)创新会员持续发展培训机制14.建立并完善行业能力框架和评价制度。完善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建立执业会员、非执业会员和行业其他从业人员能力框架,指导行业执业队伍专业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按照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会计师事务所入门注册会计师督导员制度、职业生涯胜任能力评价制度,指导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晋级、合伙人晋升等

11、。 15.完善继续教育认证体系。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培训认可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并认可其后续教育学时。探索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指导管理和考核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情况纳入对会计师事务所整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非执业会员培训体系,制定社会培训机构参与非执业会员培训资格选拔、考核机制。16.完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推广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地方注协开展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梯次化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与国际会计师组织的合作,建立中注协、地方注协、境外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多方资源投入型国际化人才

12、合作培养模式。借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市场化培训机构,参与行业高端职业继续教育,拓宽行业高端管理人才、新业务人才、特殊需求专门人才的培训渠道。17.深化知识结构、教材体系、培养模式的创新,完善多源型师资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推进会员金字塔式知识结构的建立;建立中注协、地方注协、会计师事务所、国家会计学院、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多层次培训教材开发平台,完善“基础专项高端”渐进式教材序列建设;加强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和维护,开发会员网络培训系统。全面提升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整体水平,建立完备的行业专家库、继续教育师资库和与行业相关的研究、学术机构师资库。建立完善师资评价考核机制,推动行业培训师资有进有出、优

13、胜劣汰的评价体系。(四)进一步优化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培养模式18.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管理制度建设。制定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规范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学评估、经费资助、经费使用、专业方向院校申请与退出。完善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促进相关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学质量的提高。19.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科建设,推动教学体系的完善。推动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科向本科专业目录三级专业学科的晋升。推动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教育实践型导向改革,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为培养主体,会计师事务所实践为补充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注册会

14、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完善自身课程建设,依据行业发展需求,相应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满足行业需求。20.推动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科研机构与行业的沟通与互动。以中注协和地方注协为平台,加强行业实务界与科研院校理论界的人才流动和沟通。(五)完善人才培养服务平台21.积极探索中注协海外办事处的建设。充分发挥中注协香港办事处的作用,提高服务海外会员的能力,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并为会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逐步推动境外办事处设立进程,为行业发展国际人才市场铺路搭桥。22.完善人才推荐机制。积极推荐和支持国内优秀、高端注册会计师参与国际组织合作项目,到国际组织担任职务;推荐优秀注册会计师参与党政机关、

15、科研院校的相关研究项目;支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范围。23.建立并完善行业人才培养信息化系统。深入研究行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管理和服务的技术需求,利用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开展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后期深度开发。建立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网络培训系统,建设中国注册会计师电子杂志、行业网上人才交流中心和行业数字化图书馆,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打造完备的网络培训和知识库。四、 重要工程(一)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程24.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分级指导制度,中注协以排名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制定百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地方注协制定所在区域内排名

16、前10的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人才培养工作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奖励,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人才培养投入。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制定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规范人才发展基金使用。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5.建立梯次化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地方注协开展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完善行业领军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进有出的淘汰机制。建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跟踪机制并建立领军人才数据库,逐步跟踪记录学员在培训中及毕业后职业和学术方面的成果和变化。完善行业领军人才使用机制,研究如何扩大行业领军人才对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三)国际化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