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2793367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分析摘要通过对固网运营企业城域宽带的未来需求、现有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场景的建设方案。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全球电信业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国内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和网络运营商在网络建设投资观念上的重要变化,创新由单纯的技术导向转变为技术与市场相结合为导向,以让终端用户满意享用各种通信业务为出发点,继而使运营商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和完善的服务,具备更强的盈利能力。今天的固网运营商正在致力于改变多年以来电信运营商只为用户提供电话服务的传统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希望通过发挥特有优势,实现高速网络和边界服务等多个目标,把宽带业务作为进军世界的主打业务

2、。在转型的过程中,妥善处理技术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把握网络转型方向的关键。 另一方面,现代通信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大规模、广覆盖、构成复杂的庞大系统。作为支撑运营商实施全面业务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的转型必然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将涉及到从核心到边缘、从无线到有线的各个网络层面和部分,而不是局部的改进更新和单项技术的引入。 接入网作为承载业务直接面向用户并将多种业务接入核心网的网络,是体现运营商的用户覆盖率和竞争实力的直接指标,同时也是电信网络的投资重点。为了适应业务融合和网络宽带化、IP化的要求,必须加快接入网宽带提速的建设步伐,使其在覆盖范围、业务提供、QoS保障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3、2、固网运营商城市接入网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2.1网络现状 目前,国内固网运营商有线接入网主要由铜缆网及光纤网组成。传统铜缆接入网经过长期的建设,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光纤接入网经过近年来的扩建和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调度灵活、功能较为完善的接入网体系。 (1)目前,接入网资源以铜缆为主,语音业务由端局交换机、模块局或接入网设备提供,宽带业务由DSLAM设备提供。 (2)网络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的接入网资源多于不发达地区。 (3)从投资结构看,接入网投资在公司投资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接入网投资中,电缆线路投资又远大于光缆线路投资。 (4)从带宽提供能力看,目前接入网接入带宽以5

4、12kbit/s为主,1Mkbit/s以上速率的业务较少。 (5)从技术运用方面看,基于铜缆的ADSL技术占据主导地位,FTTx+LAN技术运用较少;接入以有线方式为主,无线方式为辅。 2.2存在的问题 (1)接入带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的要求。 (2)接入线路中铜缆比例过大,投资巨大。用户电缆接入距离过长、线径不统一、中间抽头、抗干扰能力差等,使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部分铜缆使用年限较长,线路质量下降,影响宽带接入质量。 (3)接入设备种类繁多,新旧混杂,功能单一。部分设备制式落后,升级困难,影响新业务的提供;ADSL2+端口数量较少,不利于高带宽的业务发展,用户上行带宽不能提

5、升;ATM内核的DSLAM设备,不利于开通高带宽及需要组播支持的IPTV业务;DSLAM和二层交换机级联较多,上行带宽不足、整机或板卡的处理能力低;CPE的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兼容性不好。 (4)支持QoS的能力比较弱,无法提供基于用户或业务的QoS保障。3、宽带接入网的发展目标 3.1业务转型接入能力需求分析 当前,固网运营商在继续确保宽带接入高速增长的同时,正把更多的力量投向宽带内容建设,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互动式流媒体视频将成为宽带内容的重点。随着“三重服务(TriplyP1ay)”概念的提出,将语音、数据、视频整合于一体的宽带业务将成为未来的主导方向,可帮助运营商应对宽带接入业务陷入低层

6、次竞争,减少客户流失,同时提升ARPU值,成为加速推广宽带应用、增加运营商业务和收入的巨大动力。另一方面,家庭网络作为宽带网络的延伸和宽带增值服务的扩展,将为固网运营商带来新机遇,可通过宽带业务终端的多样化来促进宽带家庭网络的发展。这些新的宽带应用都需要高质量、高速度的宽带接入技术来实现。表1为平均用户接入带宽预测表。 表1平均用户接入带宽预测表 3.2宽带城域网的发展目标 IP城域网分为城域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城域骨干网包括核心路由器以及业务接入控制层的路由和远程访问(RRAS)、业务路由器(SR)设备,骨干网以下和用户接入CPE以上的二层网络属于宽带接入网。宽带接入网是城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主要负责用户接入和用户数据的二层汇聚。 城域网发展演进的总体目标是以业务为导向,充分满足业务转型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网络层次方面,网络层次更加清晰化,分为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骨干城域网络和二层宽带接入网络;在网络结构方面,网络结构扁平化,形成大容量、少节点、广覆盖、级联级数少的网络结构;在服务质量(QoS)保证方面,具有服务区分和感知能力,为不同用户和业务提供相应的QoS保证;在用户和业务控制方面,城域网将形成清晰的业务控制层,实现用户和业务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在设备方面,设备将能适应城域网业务和网络的发展,满足相应的功能、性能、管

8、理维护诸方面的要求。 3.3宽带接入网的发展目标 为确保用户享有足够的带宽,保证各种业务的QoS,宽带接入网的网络结构层次将逐渐简化,从业务接入控制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设备层次,不包括业务接入控制点和用户终端在内,最多不超过三级。随着高带宽、多类增值业务的发展,宽带接入网的网络层次应逐步向一级演进。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宽带接入网应逐步实现高带宽承载(DSLAM上行带宽达到GE),并采用802.1P的QoS技术,提供多业务支持能力,并针对不同业务类型提供差异化服务功能。 加快城市地区光纤到大楼、小区的步伐,缩短主干电缆长度;主动向大客户提供光纤接入,对重要大客户光缆路由进行双物理路由改造;对原有

9、跨交接区接入光缆进行割接改造,实现就近接入,城市地区电缆线路长度控制在1km以内,使用户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8Mbit/s以上。 建设清晰的配线层光缆,在每个交接区设置25个光配线点,配线层光缆可以采用环型、链型结构,通过在光分配点配置传输设备、数据交换机等实现业务收敛,减少主干光纤的占用,为用户光缆网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4、宽带接入技术选择 由于无线频谱分配及传送特点的差异,无线宽带接入方式在接入速率、电路质量、同时接入用户数量等方面都无法与有线方式相比。固网运营商拥有大量网络资源,基于光纤/铜缆的有线宽带接入网必然是宽带接入网的主体。 (1)宽带接入网络的演进趋势 当

10、前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采用ADSL,随着宽带网络和内容的发展,宽带接入的带宽从512kbit/s逐步提高到2Mbit/s,再到5Mbit/s,甚至更高。但是对目前以局端集中建设的模式来说,ADSL的用户线相对比较长,一般超过3 km,考虑到实际线路的质量等问题,很难再提高ADSL用户的带宽,线路速率成为发展新用户和增加新业务的瓶颈。而为了提供TriplePlay等高带宽的增值业务,宽带提速又是必须的选择。对于DSL线路来说,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距离越近,能够提供的带宽就越高。因此,为了满足开展TriplePlay等高带宽业务的需要,必须把宽带接入设备(DSLAM)从局端逐步下移到更靠近用户的地方,

11、这成为DSL接入方式持续存在的惟一选择。 最终,随着带宽需求的增长和光纤成本的降低,宽带光纤接入网达到FTTH的目标网。 (2)技术选择 根据以上介绍,对有线宽带接入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见表2。 表2有线宽带接入技术对比 从宽带需求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ADSL2+、FTTx+LAN、EPON都可以满足到2010年宽带业务发展的需要,技术选择将主要根据具体需求、各类技术特点和经济性综合分析。 (1)未来几年内ADSL2+/VDSL2技术仍将是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ADSL2+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发展成熟并逐步取代传统的ADSL技术,成为目前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2+在2km范围内可提供10M

12、bit/s以上的下行带宽,可以满足多数宽带业务的需要。VDSL2将调制方式定为离散多音频(DMT),在较短距离内支持高达100Mbit/s的双向对称速率,并能与ADSL、ADSL2+和DMT调制的VDSL2兼容,将是DSL技术的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距离情况下(大于1.5km),由于高频衰减十分严重,VDSL2的传输性能与ADSL2+相当,且VDSL2芯片需要处理比ADSL2+芯片高得多的频谱,其成本高于ADSL2+,因而在长距离应用环境下VDSL2技术没有优势。总之,ADSL2+将用于长距离接入,VDSL2主要用于短距离高速接入,两种技术将互为补充,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是主流的宽带接入技

13、术。 (2)EPON/GPON光纤接入技术将获得一定发展 光纤接入适应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大趋势,是宽带固定接入的发展方向,而EPON和GPON无源技术又将是光纤接入的主要方式。EPON技术相对较简单,技术和设备都较成熟,但目前对TDM业务的支持能力还有限;GPON技术的多业务承载、OAM和保护等能力都强于EPON,值得期待,但目前技术和设备都不成熟,设备成本也高,因而对EPON和GPON的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价格、业务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经过试验和试商用后,EPON、GPON光纤接入技术将以光纤到节点(FTTN)和FTTP方式获得一定发展,且FTTN+VDSL2将是PON发展的一种重

14、要形式。但从技术成熟度、综合成本、业务需求、光缆布放和维护等方面考虑,从DSL技术完全过渡到光纤接入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3)LAN方式主要应用在对接入带宽需求较高的高端客户,根据资源情况和竞争需要适当发展。 (4)WLAN、WiMAX将作为重要补充手段满足网络和业务融合的需要。 5、宽带城域接入网建设方案 5.1建设模式的选择 根据光纤到用户的距离来分类,宽带接入网建设可分成FTTN、光纤到交接箱/小区(FTTC/Z)、光纤到楼(FTTB)、光纤到户/办公室(FTTH/O)等4种模式,见图1。光纤逐步向最终用户靠近这一趋势贯穿了整个宽带接入网演进过程的始终。 图1FTTx接入网应用模型

15、(宽带光纤接入网标准)5.1.1FTTN FTTN方式在现有节点建设DSLAM设备,用原有铜缆提供宽带接入服务。这种模式引入光纤最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机房及线缆资源,快速提供业务。主要采用ADSL、ADSL2+技术,安装DSLAM设备容量大(可能达到数千线以上的容量)、综合造价最低,是宽带业务发展初期普遍的建设方式。 5.1.2FTTC/Z 随着用户对接入带宽需求的提高,为缩短铜缆距离提升接入速率,宽带接入设备(MSAN/DSLAM)开始了下移的进程。 在FTTC应用模式下,新建宽带接入节点设备位于交接箱附近,用于交接箱配线区域内用户的业务接入;对FTTZ模式,新建宽带节点承担小区内的宽带业务接入。 这种模式下,每个节点都需要有较大的上下行带宽并接入较大数量的用户(一般在100400线容量),此时网络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应提供保证供电。可以选择采用ADSL、ADSL2+或VDSL2技术。 5.1.3FTTB 在FTTB应用模式下,ONU直接放到楼道内,一栋楼内部署一个或多个ONU,但每个ONU都将被多个用户所共享。FTTB的光纤化程度比FTTC更进一步,适合带宽要求较高或者用户局部密集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