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一政治入校检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790459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一政治入校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高一政治入校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高一政治入校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高一政治入校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一政治入校检测.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入校检测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7分)“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从这句俗语就不难看出山东潍坊萝卜的名气。完成下面小题。1. 与普通萝卜相比,潍坊萝卜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由此可见,潍坊萝卜A. 具有较高的价值B. 耗费的劳动时间更多C. 凝结了更多的劳动D.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2. 2016年元旦期间,潍坊萝卜价格一般在40元一箱。这里的“40元”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 流通手段B. 价值尺度C. 支付手段D. 贮藏手段【答案】1. D 2. B【解析】本题以俗语“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

2、。”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 与普通萝卜相比,潍坊萝卜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由此可见,潍坊萝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故D选项入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故排除A。B、C选项与题意不符。2. 题目的表述:潍坊萝卜价格一般在40元一箱。这里的“4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故排除A。C、D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点睛:正确区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1)区分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注意两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货币

3、。标价、讨价还价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2)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要注意买卖的时间和空间。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表现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买卖的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如用货币偿清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都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下面两图表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由图可以看出()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一

4、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A. B. C. D. 4. 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A. 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B.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C. 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D. 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答案】3. C 4. B【解析】本题以价格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影响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3. 由图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越高,其需求量相对会下降,其供给量相对会增加,故选项表述与图示相符。选项表述错误,

5、二者是紧密相关的。选项表述错误,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价值。故排除。选C。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4. 商品的价格越高,其需求量相对会下降,故需求曲线启示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5. 在某家电商场,2016年12月份的55英寸液晶电视为6999元一台。这里货币执

6、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一致的是()A. 李某缴纳税款400元B. 小李用168元买了一件衬衣C. 某企业付给小张2000元薪金D. 某款手机的价格是1880元【答案】D【解析】题目中,55英寸液晶电视为6999元一台,这里6999元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故D选项手机的价格是1880元其执行的职能与题意相符。A、C选项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B选项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6. 下图中、依次为()A. 生产扩大供不应求价格下降B. 供不应求价格下降生产扩大C. 供不应求生产扩大价格下降D. 生产扩大价格下降供不应求【答案】D【解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故会

7、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扩大会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从而使商品的价格的下降,价格下降后,商品的获利减少,从而使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从而使商品供不应求,最终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错误。7. 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样一匹布,甲用了5小时,乙用了7小时,丙用了9小时,甲乙丙生产的这匹布的价值量是()A. 甲乙丙 B. 甲乙丙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答案】C考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8. 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_,而商品的价值总量_。A. 越大越大 B. 越小越小C

8、. 越小不变 D. 越大不变【答案】C【解析】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错误,排除。9. 与MP3相比,MP4可以存5万首歌,或数百部高清晰电影,可以录电视、拍照,还可以玩游戏,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这说明()A. 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商品生产者生产的根本目的B. 商品使用价值的改善有利于实现其价值C. 价格竞争不再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D. 只要是新产品就能占有市场【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知识点。点评:考查商品,除了商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外,还可

9、从商品的基本属性来考查。本题难易适中。10. 2017年2月2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184元,比1月2日走高0.0254个基点。这意味着()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美元兑换人民币增多 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A. B. C. D. 【答案】C【解析】选项表述错误,根据题目的表述,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184元,比1月2日走高0.0254个基点。这意味着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即美元能够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故选项入选。选C。11. 上题中,人民币币值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是()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

10、口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本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留学和旅游A. B. C. D. 【答案】D【解析】上题中,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本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故选项入选。选项错误,该影响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选D。点睛:汇率升降的利与弊本币汇率升高本币汇率跌落利弊利弊贸易利于该国进口不利于该国出口利于该国出口不利于该国进口投资利于该国对外投资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利于该国吸引外资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消费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利于扩大外需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债务利于

11、该国偿还外债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利于该国收回外债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地位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降低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降低该国国际形象12.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当甲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乙商品的需求量相对会增加,故可以判断甲乙是互为替代商品,故可以推断出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人们的某一特

12、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故选项入选。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项表述错误,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选B。13. 如下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家庭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A表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家庭消费反而减少,不符合二者关系。家庭消费不可能出现零,所以B选肢错误。D选肢表示家庭消费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出现波折,说法错误。只有C选肢准确的表明了二者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4. 买房可以自行设计,旅游可以自定路线,

13、穿衣服可以自行设计,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 )说明体现求异心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导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说明生产者要针对客户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A. B. C. D. 【答案】D【解析】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定制的商品的消费不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而且也不是占整体。题目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说明生产者要针对客户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故选项入选。选D。

14、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15. 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从消费的原则看,发展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_,其核心是_。( )A. 适度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 理性消费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C. 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D. 勤俭节约消费更好地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从消费的原则看,发展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绿色消费,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16. 下边漫画反映的经济学道理是( )A. 价格影响消费 B. 要讲究信用、按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