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海区外语实验学校高中数学史资料集化圆为方素材.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785091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宁波海区外语实验学校高中数学史资料集化圆为方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宁波海区外语实验学校高中数学史资料集化圆为方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宁波海区外语实验学校高中数学史资料集化圆为方素材.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圆为方”问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外语实验学校 315200)化圆为方问题(problem of quadrature of circle)是二千四百多年前古希腊人提出的三大几何作图问题之一,即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其难度在于作图使用工具的限制。古希腊人要求几何作图只许使用直尺(没有刻度,只能作直线的尺)和圆规。最早研究这问题的是安纳萨戈拉斯,他因“不敬神”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潜心研究化圆为方问题,可惜他的结果失传了。以后著名的研究者更有希波克拉底、安提丰 、希皮亚斯等人。 标尺作图问题曾吸引许多人研究,但无一成功。化圆为方问题,实际上就是用直尺圆规作出线段的问题。18

2、82年法国数学家林德曼(18521939)证明了是超越数,同时证明了圆为方问题是标尺作图不可能的问题。因为十九世纪有人证明了若设任意给定长度单位,则标尺可作的线段长必为代数数 。而化圆为方问题相当于求作长为的线段,但并非代数数,故此标尺不可作。 二千年间,尽管对化圆为方问题上的研究没有成功,但却发现了一些特殊曲线。希腊安提丰(公元前430)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的“穷竭法”,是近代极限论的雏形。大意是指先作圆内接正方形(或正边形),然后每次将边数加倍,得内接8、16、32、边形,他相信“最后”的正多边形必与圆周重合,这样就可以化圆为方了。虽然结论是错误的,但却提供了求圆面积的近似方法,成为阿基米德计算圆周率方法的先导,与中国刘徽的割圆术不谋而合,对穷竭法等科学方法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其实,若不受标尺的限制,化圆为方问题并非难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芬兰数学家达芬奇(14521519)用已知圆为底,圆半径的为高的圆柱,在平面上滚动一周,所得的矩形,其面积恰为圆的面积,如图, 所以所得矩形的面积 ,然后再将矩形化为等积的正方形即可。注古代数学史上有世界三大难题(倍立方体、化圆为方、三分角)。1、“立方倍积”要求用尺规法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为原立方体体积的两倍。2、“三分角” 要求用尺规法三等分任意角。3、“化圆为方”要求用尺规法作出一个正方形,其面积与一已知圆的面积相等。-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