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784322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题练第十六练 自然地理组合练1、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东10区区时),回答下列各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A.恒河平原B.四川盆地C.东南丘陵D.湄公河三角洲2.该日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阳光明媚B.阴雨连绵C.多云转晴D.晴转多云2、下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地与地相比()A.地的年降水量比地小B.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C.地的河流汛期比地短D.地的自转线速度比地大2.在左图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2、)A.地受高压脊控制B.地风速比地大C.地有暖锋移来,云层较厚D.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3.关于右图中河流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岩石乙比岩石甲易受侵蚀B.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C.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D.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3、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和叙利亚北部部分地区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大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每间屋一般由3至4个土塔相连通而成,从高处俯视,土塔并排组合起来像蜂巢一样,所以被称为“蜂巢屋”(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文推测“蜂巢屋”分布区气候特征(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寒夏热,日较差大,降水稀少C.全年高温

3、,干湿季分明D.全年炎热干燥2.“蜂巢屋”的土塔每半年需维修一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为了保持土塔的新貌B.维修以增加当地收入C.因雨水冲蚀部分墙体D.当地的传统习俗3.每间“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土塔相连通组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抵御冬季风B.增大室内空间C.军事防御D.减弱太阳辐射4、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数百米长的流线型小丘,是冰川前进过程中,底部砾泥物质翻越凸起的基岩后,冰川搬运能力减弱,砾泥物质堆积而成,下图为某地鼓丘平面示意图,闭合曲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1-2小题。1.图示地貌形态的冰川前进方向为()A.正北B.正南C.西北D.东南2.该地最可能位

4、于()A.东欧平原B.辽东丘陵C.东北平原D.中西伯利亚高原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的位置(左图)及首都安卡拉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图(右图)。材料二:“戴帽子的精灵烟囱”(下图)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卡帕多西亚,该区南面以前是活火山,岩浆以及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一层厚厚的凝灰岩。其特性类似于石灰岩,由于长期外力作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石柱,一些圆锥形岩石的顶端还戴了一顶玄武岩“帽子”。当地人在岩石上开凿了“窑洞”,建成了“烟囱客栈”,以供游客休闲。材料三:卡帕多西亚被誉为地球十大美景之一,是地球上最适合乘热气球的地方。(1)分析“戴帽子的精灵烟囱”的形成原因。(2

5、)简述卡帕多西亚成为“最适合乘热气球的地方”的原因。(3)“戴帽子的精灵烟囱”与陕北“窑洞”相似,请分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C解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方时的应用和区域定位。读图可知该地约10时日出,20时日落,那么当地地方时为12时时,东10区的区时为15时,所以当到位于105E附近,可能位于四川盆地,故ACD错误,B正确。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天气状况的判断。读图可知,该地地方时12(东10区15时)太阳辐射强度小于东10区17、18时的太阳辐射强度,所以该地天气状况为多云转晴,故ABD错误,C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D;

6、 3.C解析:1.据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进行判读,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中地为地中海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的年降水量比地多;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地降水均匀河流汛期比地长;地纬度较高,自转线速度比地小。故选B。2.根据气压值的大小,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说明为低压系统,地受低压槽控制,地等压线分布稀疏,说明风速比地小,地有冷锋移来,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故选D。3.读图,河流横剖面西侧,乙类岩石处明显比甲类岩石凹陷大,说明乙类比甲类更易侵蚀。根据图示,丁类岩石侵入到戊类,说明戊较早形成;两类岩石均侵入到乙中,即岩浆活动发生在乙形成后

7、。图示甲类岩石形成最晚,河流从甲类岩石侵蚀下切,即河流出现在甲形成以后。故选C。 3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C; 3.B解析:1.考查气候特征。据图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A符合题意,BCD错。2.考查气候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丰富,且土塔是以泥土混合茅草等盖成,易被侵蚀,每半年的雨季及风沙前后,需要加固维修,故C符合题意,ABD错。3.考查民居特点。A. 冬季为盛行西风,温和湿润,不需要抵御,故A错;B. 蜂巢屋由3至4个土塔相连,可以增加使用面积,故B符合题意;C. 土塔没有军事防御的作用,故C错;D.

8、 土塔与减少太阳辐射关系不大,故D错。 4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A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冰川前进过程中,底部砾泥物质翻越凸起的基岩后,冰川搬运能力减弱,砾泥物质堆积而成”注意其中是翻越凸起的基岩后方减弱,所以应该堆积在背冰坡处。从等值线图中可以知道,等值线密集的一坡为迎冰坡,疏松的一坡为背冰坡,也就是说冰川前进的方向为自上而下。再结合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可以判断出冰川由西北至东南向移动。其实鼓丘本射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缓。故本题选D。2.鼓丘属于冰川地貌的一种,因此应该分布在冰川作用强烈地区,冰川作用主要的分布地区南极地区除外,应是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我国的东北

9、平原为沉积、辽东丘陵非冰川地貌区,中西伯利亚为古老的高原,虽积雪覆盖,但没有大的冰川分布,故这三地都不是鼓丘分布地,最有可能是东欧平原,该地为冰碛平原。因此本题选A。 5答案及解析:答案:(1)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作用强;凝灰岩具有可溶性;岩层松软的部分受长期受外力风化水蚀作用被剥蚀,坚硬的部分留存下来形成石柱;岩层上的玄武岩耐腐蚀性强,因而形成了一顶“帽子”。(2)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天气晴朗;地表崎岖,不适合陆路交通;风力较小,热气球飞行安全;在高空俯视“精灵烟囱”更能感受其特征(美感)。(3)气候类型都具大陆性特征,降水较少;地形崎岖,侧面适宜开凿窑洞;岩石较

10、稳定,而黄土直立性强,开挖窑洞都不易倒塌。解析:(1)由材料可知,“戴帽子的烟囱”的形成过程:火山活动使得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形成坚硬的玄武岩,火山灰冷凝形成一层厚厚的凝灰岩;凝灰岩具有可溶性,部分岩层在风化、水蚀等外力作用下被剥蚀掉: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烟囱状的石柱:岩层上的玄武岩抗侵蚀性强,像一顶“帽子”存在于顶部,进而形成了“戴帽子的烟囱”的景观。(2)卡帕多西亚成为“最适合乘热气球的地方”的原因是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天气晴朗:地表崎岖,不适合陆路交通;风力较小,热气球飞行安全;在高空俯视“戴帽子的烟囱”更能感受其景观的美感。(3)两地所属气候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形崎岖,适合窑洞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