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3872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教学目标1、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针对小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家长老师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途径。3、使家长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的问题是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人类社会的飞跃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教改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2、。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世界有关权威机构对“健康”的定义说明,健康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的健康状况,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终身发展。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

3、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占70.目前,我国小学生患心理疾病的现象比较普遍,常见的有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等。据有关机构统计,现在全国有心理障碍和品德障碍的孩子多达5000多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座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的同时,应特别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现状1、人格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受到良好的人格导向影响,使学生形成自私狭隘、患得患失、孤僻、目光短浅甚至损人利己的性格。2、社交能力差,缺乏团结合作精神,胆小害羞部分学生由于社会接触少,不够活跃,或因家长过于溺爱,导致性格极为内向,在学校面

4、对老师和同学感觉害羞,不爱说话或发言。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沟通导致心理矛盾和冲突小学生与父母、老师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会更加突出,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而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4、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坦然面对失败尤其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无法从某一次考试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和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如家长或老师向孩子灌输的理念,对失败或错误的认识方

5、法等。5、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例如家庭的纠纷、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抑郁和焦虑;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家长不得法的教育方式或放任,造成孩子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心理问题。6、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1)马虎心理。在缺乏严肃认真和不得法的教育下,容易由粗心、任性等原因养成此心理。(2)依赖心理。在惰性感染下,容易由家长的包办代替促成此心理。(3)饱胀心理。对知识“消化不良”就容易形成此心理。(4)厌烦心理。在单调乏味的教学情况下,容易由缺乏兴趣引发此心理。(5)畏惧心理。在屡遭失败而得不到正确引导的情况

6、下,易丧失信心而产生此心理。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在农村,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能迅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教师、家长却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知从何入手,不能认清“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

7、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据调查农村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

8、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四、农村中

9、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令人堪忧,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小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当代社会竞争加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极为严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黄色书刊、色情网站、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都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动因。目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过高。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苦闷和压力;父母关系的不和、离婚、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过分溺爱、过分严厉,都会造成孩子不健康的心理。(二)学校认识偏差一些农村中小学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出于上级要求、形势需要,所

10、以消极等待简单应付,即使是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辅导热线、建立心理健康信箱、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但由于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缺乏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有些学校,为应付检查,甚至弄虚作假,名不符实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学生本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有些是与遗传、体质、突发事件有关。大多数情况都是逐渐积累而成的。家里有心理障碍患者。或国产期大脑受过损伤、感染、孕妇营养不良、孩子出生时窒息缺氧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更多的情况是孩子在社会适应或人际交往过程中心理的冲突和矛盾。由于缺乏正确的判

11、断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无法达到预定目的,使他们感到失望、悲观,心理受到严重挫折。(四)师资力量薄弱,保障机制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兴起,学校心理辅导更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内容。目前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较少,师资培训又跟不上,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较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据调查,当前农村中小学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团队干部、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校医、政治课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悉。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受

12、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规律和要求。对教育对象产生副作用。保障机制不完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编制、待遇、职称评聘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从而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内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2、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 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3、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

13、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4、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5、反应适度。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6、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7、培养健全的人格。即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

14、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 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8、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9、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经常都在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颗健康的心,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什么呢?1.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

15、的能力水平之上。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3.情绪基本稳定,对事物反应敏捷,心境保持持久的轻松和愉快状态。4.行为符合社会群体的要求,与自己的身份角色相称。5.人格完整,能客观地评价个人及外界,意志坚强,言行一致。6.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一致热爱集体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望。7.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8.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感,而不是逆反状态。9.心理符合其年龄水平,自主及定位能力强,个人理想与现实可能性之间的距离是可望可及的。10.能适应快节奏的时代变化,学习效率高质量好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七、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技巧1、正确引导。学生

16、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要朋友式地真诚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正确面对现实与未来。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必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3、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