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课程感想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2675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课程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数学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课程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课程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课程感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作业学 院 数理与信息学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联系电话 成 绩 评阅教师 朱哲 日期: 2017 年 10 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感想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从未思考过教师与课程标准、教材之间的关系,只是单纯地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课本将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但上了这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后,我发现教师不能仅停留在讲授教材上,更应该从宏观尺度上把握教材,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等,才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最开始的时候,老师问我们数学是什么。的确,学了这么多年数学,我还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数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我给出一个明

2、确的定义却又张不开嘴。直到老师引用恩格斯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我才发觉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对数学最简洁的概括。向量、函数、矩阵研究的是数量关系,几何、拓扑研究的则是空间关系。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数学课程首先应当是基础的,学生要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其次,数学课程应当具有发展性,有潜力的同学可通过选修高级课程来达到更高的数学水平。这也符合大家对现代数学教育的认知。关于数学课程的目标,“四基”概念的提出令我耳目一新,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知

3、识和基本技能,更需要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是指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基本技能则包括运算、作图、推理等能力,这两样对应着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把知识作为根本;而修改后的四基则更关注学生的切实需求与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过去由双基主导的课程目标虽然令我国学生在国际测试中优于其他国家,但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无疑凸显出四基的价值所在。我认为教学目标的确定这块内容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在真实教学场景下,我们刚入职的师范生具有的通病是设计的目标不够细化,难以衡量,也不会有意识地去构建三维目标。既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就无从保证了。这一块内容带给我的启发是如何设定目标,套用时间规划中的Smart原则,可以归纳为:明确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实际的和可追踪的。上一节课的最后,老师问我们什么是数学素养。我认为的数学素养是掌握数学的本质,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解决的能力。这一素养能够切实地将数学这一抽象学科应用到实际生活,需要在点滴中培养,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