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2555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1.元祐词人:以苏轼、黄庭坚、晏几道、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为代表,活动和创作年代主要是在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2.北宋后期的两大创作群体:(1)以苏轼为领袖,以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李之仪、赵令畤、陈师道、毛滂等为羽翼的苏门词人群体,此外晏几道和贺铸,虽然不属苏门,但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2)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体。虽然社交上分为两大群体,但词风却是“各尽其力,自成一家”。3苏轼和周邦彦各自开辟出不同的创作方向:苏轼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则注重

2、词的协律可歌,情感的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其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第一节 受苏词影响的黄庭坚和晁补之一、黄庭坚1.黄庭坚论词强调“以俗为雅”,论词也是“雅俗并重”。2.黄庭坚的雅词:既是学苏所得。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面发展:(1)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晚年两次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但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人生信念。(2)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在他的词作大多数有题序,用以表明词作所写的具体时、地和日常情事,而且体现在词作的内容中,从而继苏轼之后,给后来的南渡词人进一步将词贴近社

3、会现实生活,提供了可仿效的创作范式。 3.黄庭坚的俗词:从柳永词而来,艳词露骨,语言俚俗,方言无可查考。自认为是“使酒玩世”。黄庭坚这些侧艳俚俗之辞,是玩世不恭、嘲弄世俗的的心态使然,没有什么审美价值,内容也不大健康。二、晁补之1.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苏门四学士”之一。2.词学理论:(1)在理论上认同苏词的革新;(2)撰写词话骫骳说,对当时词人词作做了比较公允全面的评论。晁补之词话着重论艺词,开创了词话的新体式,推动了词学理论的发展。3.晁词特色:(1)由于经历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因为词中颇多人生的不平和失意的苦闷。(2)其词最突出的主题是吟咏隐逸,自抒被迫退隐后的心境。(3)风格有

4、豪健的一面第二节 以小令写恋情的晏几道一、晏几道1.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八子。其词作被称为“小山词”。2.晏几道按照其父晏殊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固守着小令的阵地,写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然而,晏几道的词并非重复“花间”的境界,而是创造了新的艺术世界。二、艺术特色1.晏几道小山词所写的恋情,有着明确而具体的思恋对象,情感真挚。主要表现他与四位歌女之间的悲观离合。他在词中也常常直接写出他所思恋的这几位歌女的芳名。2. 感情真挚。他的词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做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这是晏几道恋情词的一大特色。小山恋情词

5、的结构,始终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相思这两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之间。3.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几乎是晏几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一方面借着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解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4.建构梦境的写法由于与热恋的四位歌女生离死别,相见无缘,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境以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或在梦中追寻;或在梦中相逢;或与对方同梦。他的梦有“春梦”、“秋梦”、“归梦”、“前日梦”、“今宵梦”等等。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是小山

6、词的显著点。5.语淡情深,是小山词的风格特色。他善于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不同寻常的深情。第三节 当行本色的秦观一、秦观 1.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他的诗被人称为“女郎诗”,词中泪水盈盈,情调悲苦,与他的经历和个性气质都有关系。2.秦观和晏几道都是“古之伤心人”,词中浸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揪心的愁恨。3.在北宋词坛上,秦观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二、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秦观词的内容并没有逾越别恨离愁的藩篱,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韵尾隽永,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主要艺术特色有:1. 秦观以小令作法的长处弥补慢词

7、创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达到情韵兼胜的审美效果。学柳而又善于变化。2. 有句皆隽、无字不雅。词的语言清新淡雅,用字由锤炼而得却不失本色;小令情韵兼胜,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把追求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升了词的品格;又如浣溪沙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则情景融合,语言淡雅,境界蕴藉空灵。 (晏几道词也长于情景结合,但由于二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取景角度又有差异,晏词多取高堂华烛的室内景致为意象,而秦词常用自然山川景物来言情铸境。)3. 心灵善感而寄情深微。作为苏轼的门生,秦观作词潜在地受到苏轼的影响。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自我性灵的新格局,而

8、秦观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类型化的离情别恨之中,即周济所说的“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从而给传统的艳情词注入了新的情感内涵。秦观有时也直接表达心中的孤独苦闷,在抒情方式上则风接近苏轼。不过秦观词气格纤弱,缺乏苏词那种超然自适的气度。3、 秦观的词史地位(婉约词) 秦词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体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就婉约词的发展而言,秦观对另外两位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周邦彦和李清照都有直接影响。秦词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雅富丽;李清照得其清,而朝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发展。第4节 侠骨柔肠的贺铸 一、贺铸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

9、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 二、贺铸词风贺铸词长于造语,多从唐人诗句中吸取精华,形成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1.豪侠的悲歌:贺铸作词继承苏轼抒情自我化的道路,抒发自我的人生感慨,表现自我的人格精神,描写自我的英雄豪侠气概,开启了辛弃疾豪气词的先声。(1)作为一生不得志的豪侠,贺铸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第一次表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这类词作的情感形态是激情的爆发,怒火的燃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崇高感。(2)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

10、军功的雄心壮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英雄豪侠不为世用,边塞面临异族入侵的威胁而无路请缨。词中包含的不仅是个体人生失意的悲愤,而且含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创了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实、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2.凄婉的柔情:另一方面,语言上又承晚唐温、李密丽的语言风格。北宋词人大多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唯有贺铸是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贺铸真挚凄婉的浓情也常倾斜于词。因其词青玉案而得“贺梅子”雅号。第五节 法度井然的周邦彦一、周邦彦1.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二、周邦彦词的内容题材1.飘零不偶的主题:周邦彦仕途不顺,几度沉浮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漂泊流落

11、的辛酸,“飘零不偶”的羁旅行役之感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漂泊的孤独疲惫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潜在地反映出北宋亡国前夕士大夫悲观失望的心里。2.开启门径的咏物词: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数量既多,如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三、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周邦彦创作精心结撰,追求词的艺术性,“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周词的法度、规范,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因法度井然,使人们有门径依,故“作词者多效其体制”。1. 回环往复的章法: (1)周词的章法结构,主要从柳

12、永词变化而来。周词长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序、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 (2)周词的铺叙,还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他能够把一丝感触、情绪向四面八方展开,又层层深入地烘托刻画,使情思毫发毕现。2. 融化诗句的语言技巧: 周邦彦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周词往往是一首词中数句化用,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立意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从而把它发展为一种完备的语言技巧。周词融化前人诗句如词,贴切自然,既显博学,又见工巧,因而深受后人推崇

13、。3. 和谐严密的音律:调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1) 周邦彦长于自度曲。他所创之调声腔圆美,用字高雅,较之柳永所创的部分俗词俗调,更符合南宋雅士尤其是知音识律者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更广泛的遵从和效法。(2) 周词音律和谐,注重词调的声情与宫调的音色协调一致。宫调不同,声情各异。为使音律和谐,周词审音用字,也非常严格精密。他用字不仅分平仄,而且严分仄字的上去入三声,使语言字音的高低与曲调旋律的变化密切配合。(3) 周词擅长用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统一。这一方面使字声的错综使用能更恰当地表达喜怒哀乐的不同情感,另一方面也是为加强声情顿挫的美感,而且适应歌唱者的自然声腔和乐

14、曲旋律的需要。音律上做到拗怒与和谐的矛盾统一,是清真词的独创。【名词解释】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该派的特点是多以男欢女爱为题材,善于抒写委婉细腻的情思,风格含蓄蕴藉,委婉曲折。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可谓最早的婉约词派。宋代晏殊、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等都是婉约词派的著名词人。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工于持律,善于创调,章法多变,题材狭窄,艳情和羁旅之愁几乎占据他清真词的全部内容。婉约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简答题】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能化景物为情思,秦词中的情致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1.描写男女之情: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

15、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色,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2.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选择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在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论述题】一、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色北宋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主要艺术特色有:1.以深契微茫的笔触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如六丑这是一首羁旅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周词的章法结构,主要是从柳永词变化而来。同柳词一样都长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叙,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如苏幕遮 燎沉香。周邦彦的铺叙还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他能够把一丝感触、情绪想四面八方展开,又层层深入地烘托刻画,使情思毫发毕现。如六丑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如金陵怀古用笔拗奇,给人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