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2548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8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大学文学院徐兴无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传大传统 提纲 一 汉字构建的传统二 深厚的历史意识三 强烈的社会意识四 一代有一代之胜 一 汉字构建的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传统蕴含在中国文化的传大传统之中 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精神成就之一 易经 贲卦 彖传 刚柔交错 天文也 文明以止 人文也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乾卦文言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 左传 经纬天地曰文 文化构成 器物 表层 制度 中层 精神 深层 文明标志 金属工具城邦国家文字书写 汉字是中国社会文明的重要建构工具 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大创造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叙 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 即

2、谓之字 字者 言孳乳而浸多也 唐代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叙画之源流 仓颉 因俪鸟龟之迹 遂定书字之形 是时也 书画同体而未分 象制肇始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 故有书 无以见其形 故有画 创造原则是先依据象形的原则 画 出符号 文 再将不同的符号组合起来 分担文字的形与声 衍生出 字 字 的原意指人类哺育后代 进而引伸为文字 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中国人用文字构筑和传承文明的文化意识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 中国的文字是一种意义的符号 不是语音的记载 汉字既保持了象形文字的特性 又籍 形声相益 的途径摆脱了象形文字抽象性 符号性薄弱的缺陷 没有沦为单纯的记音符号 不追逐语言的变化 因而独具其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汉

3、字的审美价值 文字本身的形 音 义构成了内涵丰富的喻体 字体及书写技艺也是书画艺术的表现对象 文本具有超越性 赋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以巨大的社会文化组织与构造能力 汉字是统一中国文化的工具 书同文字 是中国人的政治文化理想 中国人的社会文化统一工作 往往伴随着文字统一工作 周礼 记载保氏掌六书以教授国子 雅言秦始皇命李斯以小篆统一六国文字 西汉扬雄作 方言 东汉许慎作 说文解字 中古声韵字母和反切拼音之法的发现 国语 汉语拼音方案 普通话 文字的统一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时间和空间 汉字文本的世界具有超越性 钱穆 只有中国文字 乃能越语言限制 而比较获得其独立性 故使中国文字 能全国统一 又使今

4、天的中国人 能阅读中国三千年前人古书 俨若与三千年前人晤对一室 耳提面命 亲受陶淑 因此益以增强中国人内心之广大性与悠久性 汉字也将文学和艺术统一为一体 从文明的形成过程看 美术 音乐与语言比文字更早地出现在野蛮时代 汉字提练了三者的精华来构成 形 美术 音 音乐 义 文学 每个字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艺术细胞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种类丰富多彩 其中以诗 书 画最具代表性 分别达到中国古代文学 音乐 美术等视觉 听觉艺术形态的最高境界 诗歌是一种综合了音乐 语言和文字的艺术 元代文学家方回 诗者 文之精也 诗不仅是各类文学的灵魂 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咏叹和歌唱 中国的诗教与乐教 诗律与音律始终合一

5、尚书尧典 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书法与绘画则是中国古代两大视觉艺术类别 分别表达了抽象与具象的艺术形式 它们之间 它们与诗歌之间一体通融 统一于诗 文学 苏轼 诗画本一律 赵孟頫须知书画本来同 诗书画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往往会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之中 高友工 由于诗歌和书法艺术是文人画 山水画的基础 诗与书法通过题署的方式与画的结合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屈原 天问 睹宗庙壁画而作 呵而问之 陶渊明 读 山海经 十三首 其一有 流观 山海图 庾信 咏画屏诗 丘巨源 咏七宝扇 鲍子卿 咏画扇 等 杜甫是唐代诗人中创作题画诗最多的人 他的诗中留下23首题画诗 其中 题山水8首 题鸟兽11首 其中题画马

6、4首 题画松2首 题佛道画2首 这说明他对这一题材已经自觉 清沈德潜 说诗晬语 卷下四十八 开此体者老杜也 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 如题画马画鹰 必说到真马真鹰 复从真马真鹰开出议论 后人可以为式 又如题画山水 有地名可按者 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 题画人物 有事实可拈者 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 本老杜法推广之 才是作手 杜甫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朱景玄 画断 韦偃 京兆 长安 人 寓居于蜀 常以越笔点簇鞍马 千变万态 或头一点 或尾一抹 巧妙离奇 韩干之匹也 此韦偃为杜甫草堂东壁所作 韦侯别我有所适 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 歘见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 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 与人同生

7、亦同死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李公麟临唐韦偃牧马图 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韩幹 牧马图 右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韩幹 照夜白 总之 诗书画统一的深刻历史原因在于三者皆根源于汉字 正是汉字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因 二 深厚的历史意识 中国文学艺术极具历史意识和温故知新的文化意识 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兼备 史笔诗心 的境界 最具抒情意味的中国古代诗歌 在体裁上特别缺乏长篇史诗或叙事诗作品 但以诗为史却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传统 诗 甚至是历史的先驱 孟子说 王者之迹熄而 诗 亡 诗 亡然后 春秋 作 史记 孔子世家 中引孔子曰 关雎 之乱以为风始 鹿鸣 为小雅始 文王 为大雅始 清庙 为颂始 在 毛诗序

8、 中 一部 诗经 又被解释成由时代和国别编织成的大型史诗 每首诗的内容都指向一个历史事件 或赞美或怨刺 赞美者为 正风 正雅 创作于王道盛行的治世 怨刺者为 变风 变雅 创作于王道衰微的乱世 历史的善恶得失 昭昭在斯 足作后王之鉴 郑玄 诗谱序 屈原创作的 天问 从宇宙洪荒到神话古史 一一追问 诗人的激情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迸发 曹操的乐府伤时悯乱 后人评道 汉末实录 直诗史也 钟惺 古诗归 杜甫 逢禄山之难 流离陇 蜀 毕陈于诗 推见至隐 殆无遗事 故当时号为 诗史 孟棨 本事诗 中国的诗学亦注重探求诗之 本事 知人论世 相信诗中反映的史事是理解诗歌的重要环节 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 有诗为证

9、文字的书写 开始时掌握在巫史手中 并不用于世俗的文化交流 而是用于记录占卜和历史事件 形成了记事记言的文学范式 墨子 兼爱上 书于竹帛 镂于金石 琢于槃盂 传遗后世子孙 春秋战国 文字普及 一个重大的变革发生在史学领域 叙事替代记录成了主要的历史书写形式 历史不再代上天和祖先保留记忆的档案 而是向世俗社会提供人类经验教训和道德价值取向的资源 这些书写方式从根本上说属于文学 诗 它可以超越历史事件的真实而产生意义的真实 从而对意识形态 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等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成熟的叙事史籍 构成了中国叙事文学的经典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史通 夫史之称美者 以叙事

10、为先 盖 左氏 为书 叙事之最 史记 又以成熟高超的叙事与描写手法 将人物作为历史的核心 使得历史书写深入到历史中的个人经历和心灵世界 记传体成了中国所谓 正史 的体裁 中国的史书通过叙事寄托微言 感慨至深 钱钟书称世人 流风结习 于诗则概信为征献之实录 于史则不识有梢空之巧词 只知诗具史笔 不解史蕴诗心 钱钟书 谈艺录 鲁迅称道 史记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叙事用文字与修辞将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组织起来 旨在再现历史 这种叙事中的历史并不能等同于发生过的历史 而是历史的文学比喻 社会成员正是通过阅读时的亲历和感动来体认其中的真实性和当代诉求的 中国的小说发端于讲史与志怪

11、 进而又以作史的角度叙述世俗人情 感怀世道人心的变迁 中国的戏曲大多以历史与小说题材为剧本 并自号 传奇 中国的书法艺术并非纯粹的抒情或表现艺术金文 简帛 秦刻石 汉碑 魏碑无一不是铭记历史事件时创造的书法艺术 它们在 短笺长卷 意态挥洒 的文人书法出现以前 已经构成了书法艺术的悠久传统和古典范式 高古 古拙 雄浑 骨气 在花鸟 山水等文人画出现以前 中国美术的杰出巨制大多是宗庙 陵寝 石窟 寺院的壁画 画像石 画像砖和雕塑 其中表现的内容大多是宇宙 历史 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 可谓历史的画卷和纪念碑 东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 图画天地 品类群生 杂物奇怪 山神海录 写载其状 托之丹青 千变万

12、化 事各缪形 随色象类 曲得其情 三 强烈的社会意识 文学艺术具有自我性和公共性 中国文学艺术更注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引发社会共鸣 更注重抒发社会情感 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情感共鸣与审美通感的方法 在人性和情感的真实基础之上使得社会成员对社会文化产生认同 从而形成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塑造力 孔子曰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兴 对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启发 使之能够 能近取譬 推己及人 只有当个人在审美的愉悦中有所觉悟 道德对人性的感召才是合理的 观 通过诗 观风俗之盛 了解社会 群 用诗感召人们 所谓 群居相切磋 形成对社会文化的认同 怨 怨刺上政 何晏 论语集解 引孔安国说 批判不合理 不仁道的

13、社会政治 中国文化坚定地主张 怨 刺 是臣民的责任与权力 毛诗序 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 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 荀子 人不能不乐 乐则不能无形 形而不为道 则不能无乱 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 雅 颂 之声以道之 人的情感和欲望是制礼作乐的基础 礼乐不是粗暴的外在控制 而是对人性的引导 其中最有效率的是诗歌和音乐 白居易 人之文 六经 首之 就 六经 言 诗 又首之 何者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 诗者 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 义 构成社会文明的政治 道德 文化价值等共同的原则 是人性其至是宇宙间一切生灵的本性在文学艺术这颗树上结出的果实

14、 因为文学艺术基于一切生灵的 情 所以可以用语言和声乐沟通 打动所有的生灵 长养其 情 开花结果 成就其文化使命与道德价值 散文属于文章 与礼法政教关联密切 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论道经世 与和谐顺情的诗乐之教不同的是 文 的使命感恰恰发生于礼崩乐坏之际 社会文明崩坏的时代 孟子 王者之迹熄而 诗 亡 诗 亡然后 春秋 作 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有作 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 作 春秋 春秋 天子之事也 诗 乐皆可归之于礼教 但就其区别而言 诗 乐之教更多地基于内在的人类情感 礼教则更多地基于外在的社会规范 包括政制 道德 典章 礼法以及历史文化传统 孔子 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未必有德

15、董仲舒 诗 道志 故长于质 礼制节 故长于文 秦汉以后 中国社会从古代贵族的口耳治事转变为文书行政 短篇的散文体裁皆出于各种行政和社会生活文书 文章的体裁 众制蜂起 源流间出 萧统 文选序 中国的散文在不同的文体 主要是日常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应用文书 如奏议 书信 序跋 碑志 哀诔等文字中 对 道 义 这类公理性的内容进行阐发 将社会和后世都应该认同的道理和价值确立起来 扬雄 法言 问神 书不经 非书也 言不经 非言也 刘勰 文心雕龙 原道 道沿圣以垂文 圣因文而明道 唐宋古文运动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复兴运动 韩愈 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学所以为道 文所为为理 柳宗元 文者以明道 言道 讲古 穷文辞李翱

16、 文 理 义三者兼并 乃能独立于一时而不泯灭于后代 能必传也 欧阳修 大抵道胜者 文不难而自至也 中国文学反对为文造情 或追逐形式 而是自觉地将道德和文化传统融入日常社会生活的文字书写之中 切近人生 达于世事 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 文学的种类是一个 公共机构 正像教会 大学 或国家都是公共机构一样 一个人可以在现存的公共机构中工作和表现自己 可以创立一些新的机构或尽可能与机构融洽相处但不参加其政治组织或各种仪式 也可以加入某些机构 然后又去改造他们 美 勒内 韦勒克 奥斯汀 沃伦著 文学理论 古代美术理论家都认为美术具有文学不能代替的社会教化功效 张彦远 夫画者 成教化 助人伦 穷神变 测幽微 与六籍同功 四时并运 发于天然 非由述作 记传所以叙其事 不能载其容 赞颂有以咏其美 不能备其象 图画之制 所以兼之也 故陆士衡 陆机 云 丹青之兴 比 雅 颂 之述作 美大业之馨香 宣物莫大于言 存形莫大于画 此之谓也 书法是文字的艺术 也是政教和文化的载体 西晋成公绥 皇颉作文 因物构思 观彼鸟迹 遂成文字 灿矣成章 阅之后嗣 存载道德 纪纲万事 唐代书法家虞世南 文字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