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776042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精选考点突破题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 【再练高考题】计划用时:15分钟 题量:5题 满分:60分 实际用时: 测试人: 得分: 1. ( 15分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我还没有发现呢。牛顿临终遗言材料2: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

2、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材料3: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19世纪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海王星的发现显示了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并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殿堂”。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典物理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请回答:(1)根据材料2我们知道秘诀“AXYZ”使爱因斯坦成功,结合所学知识说

3、明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2)你怎样理解材料3中普朗克的老师对他的告诫?“近乎完美”的古典物理学存在什么局限性?(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位科学家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和动力。【答案】 (1)经过多年的研究,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打破了牛顿力学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爱因斯坦还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出现及光的本质,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世纪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物理似乎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经典物理学建立在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特质的研究之上,不适用于微观世界;经典物理学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

4、对的。(3)科学真理的发现需要科学家具有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入,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只要勇于探索、不懈追求,就能有所成就。【解析】(1)分析材料2,秘诀“AXYZ”意思是,成功等于努力工作加懂得休息再加上少说废话,此题考查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可结合教材解答,其重要成就有相对论的提出、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等。(2)分析材料3,我们得出这样的信息,牛顿力学使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完美的程度,也就是说它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但19世纪末,由于电磁学方面的新发现、新实验同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矛盾,其理论不适用微观世界,物理学出现了危机。(3)爱因斯坦的成功

5、公式、普朗克的知难而上、执着追求,材料1中牛顿的谦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2. ( 10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材料二 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这对科学也适用。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材料三 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

6、蔑视它。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我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的痼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 (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爱因斯坦。 【答案】(1

7、)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2)国家是为人设立的,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个人的自由;科学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幸福;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和平;反对个人崇拜;主张实行民主制度(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民主,拥护个人自由的民主主义者。 【解析】 (1)材料一中的小诗反映出物体在高速运动下时间和空间都随之发生变化,符合相对论的观点。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2)中爱因斯坦的观点可从材料二、三中“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保护个人”、“仇视暴力”和“拒绝任何种族主义”

8、等信息提取。3. ( 15分 ) 在璨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中,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帝范材料二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手骨髓,岂肯为患!贞观政要材料三(1)材料一是唐太宗对自己一生“功大于过”的贴切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在制度完善上“济育苍生,其益多”的三个事例。(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了加强对突厥地区管理而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有

9、哪些基本特点?(3)指出材料三阎立本的名画步辇图所描绘的历史情景。从唐太宗时汉藏友好交往的角度,简要说明材料三“拉萨大昭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史实。用一句话归纳材料三中“唐蕃会盟碑”的历史地位。【答案】 (1)事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或租庸调制)。(2)制度:羁縻府州。特点: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相应官职可以世袭(或子孙世袭,各安其主);不编户籍,不上贡赋。(3)情景: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或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臣。)史实:松赞干布为安置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带来的两尊佛像,建立了大昭寺。大殿一层供奉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四周墙壁上绘有文成公主

10、进藏图等壁画。历史地位:是汉藏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评价,(1)列举唐太宗在制度完善上“济育苍生,其益多”的三个事例。本文注意答题的角度:制度。明确了这一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回答即可。(2)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朝灭亡厥汗国后,没有采取历史上惯用的分离肢解措施,而是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

11、州(今属宁夏)一带,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归附突厥降户,又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对突厥留居民众实施管理。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可以世袭,创立了新的羁縻府州制度。开明友善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对历史内容的概括,得出其特点。(3)主要是将历史知识与图文材料结合,印证所学知识答题时注意答题角度:友好交往的角度及标志性意义即可。4. ( 10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材料二 康熙帝以儒学治国,于九年(1670

12、)十月九日发布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颁布全国要求切实遵照执行。康熙皇帝曾于内廷设立了南书房。入职南书房的官员多是才华出众的汉人,他们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时备顾问,还代拟谕旨、编辑典籍。中华名人传记康熙传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13、 【答案】 (1)史实: 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册封(五世)班禅,密切与西藏关系。 反击沙俄侵略,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积极作用: 以儒学治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满洲封建化。笼络汉人,有利于缓解满汉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看法二: 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

14、紧跟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 【解析】(1)列举清朝版图在康熙皇帝时期奠定的主要史实,学生可从平定三藩叛乱、平定准格尔部叛乱、发展同西藏的关系和反击沙俄的侵略等内容进行分析。材料二中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有利于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进行分析。(2)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 5. ( 10分 ) 阅读下列材料

15、: 材料1:1908年,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工程师邝景阳因人事纠纷准备辞职,而邝一离任,此职必将由日本人担任。詹天佑得知后致信邝景阳,进行规劝:我闻知后感到非常遗憾,我料想他们是决心将你挤走,但是,为了铁路事业,望你坚持下去,只要你一离开,此路恐将落入日本人手中。材料2:请回答:(1)材料1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2)后人为什么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 【答案】 (1)詹天佑在得知邝景阳辞职的消息后,心情急切地对他进行规劝,因为他意识到,一旦邝景阳辞职,就意味着粤汉铁路的主权将落入日本人手中,他从民族利益出发,为维护中国筑路权,奉献着自己的赤诚忠心,反映了他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2)人们之所以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跟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的路线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