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别云间》赏析

上传人:Za****n* 文档编号:12772561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安军》、《别云间》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安军》、《别云间》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安军》、《别云间》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安军 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歌翻译 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内容理解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正气。巩固练习1. 诗中“归

2、乡如此归”一句的“如此”指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行程悲苦(路途坎坷),拘囚身份,山河沦陷(事业失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 首联叙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B. 颔联写作者以拘囚身份途径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C. 颔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作对比,突出作者亡国之痛和对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D. 全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写出了诗人被俘后经过家乡时真切的思想感受。3.“风雨湿征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描绘了阴雨绵绵,征衣被雨水湿透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兵败被俘的沉重心情。4.

3、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5.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6.诗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尾联用了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绝不投降、取义成仁的节操和以死明志、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感,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正气。7.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4、情感。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别云间 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诗歌翻译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内容理解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

5、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巩固练习1.颔联写出的悲痛的心情包含两个方面。哀个人之不幸,悲国事之不可收拾。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3全诗意脉流注贯通,语词率真豪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诗人宁愿一死,决不屈膝求生,置生死于度外的大义凛然气概,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品质和高度的爱国热忱。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