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12768948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语文全册教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 :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3、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二、学习目标1 、熟记 鲁迅的有关知识2、 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3、 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

2、,进行探究学习4、 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三、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材料:(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五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二、教学步骤:(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

3、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1)原名及籍贯(2)地位(3)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4)本文的出处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五)整体感知: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 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3、 体

4、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1)有关百草园图片;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的菜畦鸣蝉在树叶里 的黄蜂 的桑葚 色彩 油蛉在这里 声音 的叫天子 形态 的石井拦形状蟋蟀在这里的皂荚树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4、拓展:(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

5、(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 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七)、作业:1 、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2 、 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第二课时一、 教学重点: 1、理解主题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3、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二、教学步骤:(一) 检查:1、听写并用画线词造句:菜畦 鉴赏 确凿 臃肿 轻捷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2、为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攒 ( ) 拗 ( ) ( ) ( ) 3、口答有关鲁迅知识(

6、二) 指名读过渡段,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2、思考:练习二(2)推测原因之多,说明了什么? 明确:衬托对百草园的难舍之情。(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1、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2 、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 明确:学生没读懂,说明所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3、延伸:有无独到发现或新的感悟?(四)总结:归纳中心,完成练习一,交流有哪些收获。(五)拓展:1、比较所掌握的不同人的童年生活,说说有何感触。2 、对照自身的学习、生活,有何新的认识?提示:(1)与百草园比照:亲近自

7、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2)与三味书屋比照: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找并体验学习中的乐趣。(3) 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用“从到”作题,写两个生活片段。提示:可从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上选材,以场景描述为主,体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朝花夕拾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 无限趣味 乐园:色彩 形状 声音 趣事写景: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 第二课时对比:1、百草园:自由 丰富 有趣热爱 三味书屋:束缚 单调 乏味不满 2、玩耍时:静悄悄 读书时:人声鼎沸仿写:从到教后记;本课第二段为教学重点,对于写作顺序掌握较好,个别同学

8、善于动脑。通过本段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写作时应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一、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课文“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而一、二课虽文体不同(第一课是散文,第二课是小说节选)但都是记录“成长的足迹”的。教学此文,应本着新课标中“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的理论指导,让学生从中获得对人生健康成长与自身成熟的有益的启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设计此课,为达到上边的要求,选用“读读议议

9、说说”的形式较好。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二、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父亲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理解长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的必要性。2、把握文中父亲的思想性格。3、理解标题的双关意义。4、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三、 学习重点、难点 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及朴实中蕴涵真挚感情的语言特点。四、 教学准备1、让学生课下通过图书及网络查找有关作者的内容。2、教师搜集有关作者的肖像图片制作简单的课件五、 教学时间 二课时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了多少年后才逐

10、步体会到。长辈们的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鞭策着一代代年轻人。同学们,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令我们终生难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就写出了课文中的“我”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真挚的父爱。板书课题。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读读1、你了解作者吗?(让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资料,教师不必多讲)林海音传: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

11、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

12、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学生朗读课文(读时发现不理解的字词自行解决或同桌交流解决)。3、简要复述课文。(主要事件复述清楚即可。)点名复述,其他同学评价。师及时鼓励,精要指导。4、了解叙事方法及主要作用。(学生对顺序、倒叙比较熟悉,但插叙却接触较少,教师要作必要指导)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中的插叙方法。回忆是要有感触点的,这个感触点就是眼前的事,由于眼前事的触发,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同学们能找出触发的事与回忆的事吗?学生分小组完成。插叙使文章的内容显得丰富而不繁杂,插叙使文章的事件交

13、错而不散乱。由此可知,插叙的方法最适于回忆性文章的写作。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三)、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选代表班级交流)议议爸爸的思想性格是通过事件和语言表现出来的表面严厉,实际上却充满了爱心。是一个特重感情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等。鼓励表扬把握较好的小组和同学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四)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做)这一节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了解了文中爸爸的性格,那么课文什么地方最感动你,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五)推荐作业:反复读课文,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熟记“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音义。

14、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七、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 品味文章语言。谈谈文章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真挚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本文中爸爸的哪些做法或哪些话对“我”影响最大,为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做法:爸爸打我;让我闯练等。话语:“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等。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二)本文写爸爸的花的内容很少,但课题却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什么?你能另拟一个题目吗?试一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标题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另拟题时,要引导学生对所拟题目进行分析,找出优点及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