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大豆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7672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鲜食大豆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鲜食大豆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鲜食大豆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鲜食大豆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公害生产基地选择。无公害鲜食大豆的生产基地必须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围无工业的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离高速公路、国道 900 米,地方主干道 500 米,医院、生活污染源 2000 米、工矿企业 1000 米,而且该地域的大气、土壤、灌溉水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土壤质地适合特用粮生长,有灌溉条件,有机肥料来源充足。二、选用优质良种。鲜食大豆必须具有易煮易酥,食之鲜糯,鲜荚外观翠绿,荚毛白色,荚大粒壮,多粒荚比例高等特性。特早熟品种可选引豆 9701 早熟型品种有合丰 25、宁蔬60、早生白鸟等;中熟品种可选辽鲜 1 号、苏早 1 号、淮阴

2、矮脚早等;迟熟品种有台湾 75 鲜食秋大豆品种有 质高产。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茬口和市场情况,实行多品种搭配种植。三、分期播种或设施栽培。鲜食大豆的价格和上市时间密切相关。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提前或延迟播种时间,错开鲜食大豆成熟上市期,占领市场空档,以期获得较理想的价格。露地栽培的 4都可播种。采用秋大豆品种并相应延期播种(最迟可延至 8 月初),则可使鲜荚市场供应期延长至 11 月份。采用设施栽培并选用早熟品种,播种期在翌年 2 月上旬,鲜荚 4 月中下旬即可上市。如大棚加小拱棚和地膜覆盖栽培的在 2 月中下旬播种,小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的在3 月上中旬播种。四、合理密植,保

3、证足苗高产。鲜食大豆要达到每亩鲜荚 500 公斤的产量水平,一般要求每亩种植 6000穴留苗 3,每亩成苗 2 株,保温栽培由于早春气温较低,可适当增加密度,每亩在 株左右。对一些株型高大的鲜食大豆品种需适当减少密度,如台湾 75 可以下降到每亩 株左右。五、科学运筹肥料,适当增施氮肥。为了提高鲜食大豆的产量,必需增加肥料用量。施肥必须氮、磷、钾配合,掌握施足基肥,早熟壮苗肥和增施花荚肥的原则。高产田的施肥经验,一般每亩施复合肥 35斤或有机肥 800斤作基肥,苗期每亩施尿素 8斤,分两次施入以壮苗,在开花初期每亩追施尿素 5斤作花荚肥,结荚盛期喷施叶面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200 毫克对水

4、5 公斤,隔 7 天再喷一次。由于鲜食大豆对氮肥敏感,因此需增加氮肥用量,特别是开花结荚期增施氮肥,可明显提高鲜荚产量和品质。六、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提高食用安全性。鲜食大豆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蜗牛、蚜虫、小造桥虫、豆荚螟等,病害主要有病毒并根腐并霜霉病和白粉玻防治原则: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至突变)农药及混配农药。防治的主要措施,一是实行水旱轮作,采用异地繁育的种子,减少重茬,控制地下害虫和土传、种传病害;二是深沟高畦,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发生;三是推广应用复混肥、配施微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逆能力;四是合理用药,掌握防治标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及时防治。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时采收果荚,确保鲜食特性。不同品种的适宜采收期应根据品种特性及加工利用要求而定。一般是当豆荚肥大、尚未转色时采摘。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