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下册全册教案培训资料.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65937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5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下册全册教案培训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下册全册教案培训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下册全册教案培训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下册全册教案培训资料.pdf(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 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 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 螺 谙 等生字 会写 亭 庭 潭 螺 谙 5 个生字 理 解 闲 厌 和 谙 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三首诗 默写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5 搜集 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 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三首诗 默写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 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

2、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 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 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 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 望洞庭 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 然后指导背 诵 一节课 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 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 这样的课堂拓展 教一带一 既充实了教学内容 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 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 课堂拓展 教一带一 的方法 符合 语文课程标准 所倡导的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

3、不有 因而 应该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培养学生广 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 独坐敬亭山 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 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 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 情绪也很激动 一副跃跃欲 试的样子 第二天 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 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 对我而言 与其 说是在批改作业 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 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 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 比如板书当中的 一些失误 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 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 或者说是设想的不 学习资

4、料 精品文档 够严密 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 并一次次告诫自己 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 再认 真 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 一 教学要求 通过看图 学文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 陶冶 爱美情趣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培养观察 想象 理解 表达能 力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重点词句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想象其美景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 教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 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 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 是什么意思 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那

5、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 观赏桂林山水 三 观赏漓江的水 观察图画或投影 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 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 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 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 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体会最后一句 练习朗读 读出漓江水的静 清 绿 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 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 四 观赏桂林的山 学习第三自然段 练习朗读 读出桂林山的奇 秀 险 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五 我们观赏了 漓江的水 观赏了桂林的山 总的有什么感觉 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学习第四自然段 看 图或投影 启发学生把山 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六 指导背诵 三 教学反思

6、 桂林山水 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 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 姿 文章谴词造句严谨 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 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 我设计的这堂课 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 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 体会大 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在读和赏析中 让学生达成共识 山水相依 自然是和谐的 我们人置 身于这样的美景中 心旷神怡 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3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 教学要求 1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7、二 教学重点 1 了解外洞 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 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 教学过程 1 检查预习 2 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3 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4 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 想一想 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 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学生按要求自学 可在书上圈圈画画 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5 讨论外洞特点 6 讨论内洞的特点 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从刚才读的语句 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变化多端 什么意思 颜色各异 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 即使不比作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 7 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8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 教学反思 如何让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8、让学生整节课都活跃在老师悉心创造的氛围情境中 恐怕最 辛苦的环节莫过于教学设计了 在设计整堂课之前 熟悉和挖掘教材自然不必多言 只有在 此基础上老师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 就如同导演设计一个好的剧本一样 让学生像演员一样 在你创造好的剧本中积极主动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同时又有自己灵活发挥和再度创造的空 间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中重视体现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注重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努力体现新 课改的精神 但是由于本课知识点较多 一课时时间又比较紧张 所以安排朗读与指导朗读 的安排就显得少了些 文本对话体现得还不够 如果能用两课时安排进度慢一点

9、 带着学生 细细体会 感悟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优美 对于丰富他们的情感 学习写作都会有更大的帮助 4 七月的天山 一 教学要求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 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 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 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 体会课文精当 华丽的语言特色 揣摩文中比喻 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 教学重点 1 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 可以比喻 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 学习运用贴切 鲜明 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 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 教学难点 1 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

10、井有条 2 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 学习过程 一 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二 出示课题 明确学习任务 1 读课题 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教师演示课件 小结 2 解题 了解作者 明确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 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 还可以把 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学习要求 抓住景物特点 积累语言 3 提出学习方法 三 根据 阅读提示 速读全文 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 引导理解内容 1 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 引导阅读 1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观察点的移动 由山外到山里 让学生找出课文 的脉络句 即地点变换的句子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

11、山深处 这些句子表示 空间的转换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 学生朗读 或配乐朗诵 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让学生议论 然后交流 3 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 朗读四自然段 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 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 教师演示 四 细品语言文字 小结学习内容 1 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 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 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 描绘声音 描绘动态 描绘色彩 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 体会精妙之处 3 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 课外阅

12、读 天山景物记 五 拓展训练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五 教学反思 在过去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的时候 我往往设计好思路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不 敢越雷池半步 甚至学生稍微哪个步子跨大了一点 都害怕自己慌了阵脚 现在我觉得 既 然给了孩子足够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这时候老师的 基本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能否收放自如 灵活驾驭 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整堂课成功与否的 另一关键因素 相反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近似荒谬的想法或见解让大家出乎意料时 老师若能以巧妙或者幽默的方法灵活以对 这种教育机智更是一大看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 注重一些细小的环节 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语言 力求

13、生活化 通俗化贴近孩子们与他们取 得共鸣 会让孩子少些反感 多些激情 力求创设一种没有学生与老师这种概念的境界 5 中彩那天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 6 个生字 会写14 个生字 正确拼读 维持 财富 精湛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号码 橡皮 拨电话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等词语 2 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 懂得诚实 讲信用是人的 精神财富 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体会 3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 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 能复述课文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 教 学重 难点 1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2 对 道德难题 这一意思

14、的理解 三 教学流程 1 导入课文 揭示课题 2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3 默读课文 课堂自习 4 自学反馈 5 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 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 2 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 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理解这个 富有 的特殊意义 四 教学反思 在阅读过程中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 自主地发现问题 再通过搜集与处理相信 息 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经历探索过程 获得知识与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开放的 主动的探究学习过程 学生的收获是多元的 从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 面获得了整体发展 在学习 中彩那天 中 围绕解决 难题 开展争辩探究 1 道

15、德 难题是一个什么难题 生 获奖汽车是留给父亲自己呢 还是给库伯 2 到底给谁呢 同意给父亲的举手 同意给库伯的举手 3 读书找理由 意见一致的可一起学习 4 你 们打算从哪些方面 角度 展开争辩 发表见解 寻找解决问题的步骤 a出钱的角度 b 抽奖人的角度 c 家庭状况的角度 d 库伯不知道的角度 e K 字的角度 f 内心愉悦的 角度 5 层层辩论 解决难题 过程略 6 得出结论 诚实 信用是一笔看不见的 人生巨大财富 7 升华情感 课外延伸 搜集有关讲述 诚实 信用 这一美德的故事 读后讲给同学听 6 万年牢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 8 个生字 2 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做人要认真 讲究认真

16、 讲究实在的道理 3 学习作者叙述清楚 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培养自学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 实 在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三 教学过程 1 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 了解阅读的要求 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2 独立阅读课文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 边读边动笔做记号 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 哪几件事 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3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 价 4 围绕学生对 父亲 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 从具体的描写中感 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 实实在在 讲究商业道德的 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 会 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早晨起来 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 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 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 有一点儿 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 认真和实在 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 闷火 洗石板 串葫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