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57279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系统设计方案1.概述1、 工程名称:;2、 建设单位:;3、 建设地点:;4、 建筑层数:;5、 建筑层高: 6、 建筑面积: 7、 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一类建筑。8、 建筑耐火等级:;9、 设计使用年限:;具体施工说明见附录。公司所承包的是BA系统设计包括对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的设计,也是建筑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标准提高,这些设备的种类、数量急剧增加,要求的监测控制点可多达几千点至上万点。这些设备和测量控制点一般分散到建筑物的各层和各个角落,因此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

2、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BAS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对节省运行人力,保持设备正常,具有极大的意义。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这样,BAS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系统管理水平;降低维护管理人员工作量;节省运行能耗.楼宇自控系统是通过中央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系统。第二章 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对象:本工程我们对轿辰大厦的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对电气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实现对整幢大楼的智能控制.其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范

3、围包括1.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消防等管道系统及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2室外总水表井至城市给水管和本工程最后一个污(雨)水检查井至城市污(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雨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人防战时给水、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包括1)10/0.4kV变配电系统;2)电力配电系统;3)照明系统;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5)人防工程;6)火灾监控系统。设计要求:对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对电气系统进行点位设计、设备配置、系统图、监控原理图、施工平面图绘制。第三章 设计依据和规范: 1、;2、;3、4、;5、;6、国

4、家现行的建筑设计有关规范规程及宁波市的有关规定标准;1.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165-2008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16676-20046.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技术规定7.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X7008.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图集03X801-1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安装03X201-210.空调系统控制02X201-111.智能给排水设计规范G50015-2003第四章 系统设计4.1系统选型根据现场的设备分布,我们

5、决定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它的特点就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对现场的设备实施监控、保护和控制。它是由中央控制站、现场控制器和各类现场设备组成。如下图:DCS架构图-4.1.1 DCS的骨架的系统网络,它是DCS的基础和核心。由于网络对于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厂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于DCS的系统网络来说,它必须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即在确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信息的传送。这里所说的“确定”的时间限度,是指在无论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间限度内完成,而这个时间限度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因此,衡量系统网络性能的指标并不是网络

6、的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每秒比特数(bps),而是系统网络的实时性,即能在多长的时间内确保所需信息的传输完成。系统网络还必须非常可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网络通信都不能中断,因此多数厂家的DCS均采用双总线、环形或双重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为了满足系统扩充性的要求,系统网络上可接入的最大节点数量应比实际使用的节点数量大若干倍。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统网络运行于较轻的通信负荷状态,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上网和下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操作员站,这样,网络重构会经常进行,而这种操作绝对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系统网络应该具有很强在

7、线网络重构功能。其次,这是一种完全对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功能的网络节点。一般一套DCS中要设置现场I/O控制站,用以分担整个系统的I/O和控制功能。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一个站点失效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提高系统可靠性,也可以使各站点分担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或operator interface)功能的网络节点。DCS自1975年问世以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二十多年中,DCS虽然在系统的体系结构上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但是经过不断的发展

8、和完善,其功能和性能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总的来说,DCS正在向着更加开放,更加标准化,更加产品化的方向发展。 作为生产过程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传统的DCS仅仅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如果以为DCS只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系统,那就会引出错误的结论,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含义已被大大扩展了,它不仅包括过去DCS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容,还向下深入到了现场的每台测量设备、执行机构,向上发展到了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DCS现在仅仅是指生产过程控制这一部分的自动化,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则应定位到企业全面解决方案,即total solution 的层次。只有从这个角度上提出问题并解决

9、问题,才能使计算机自动化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我们所用的监控设备是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DDC控制器来完成对各个设备的监控和管理。4.2I/O点位设计一空调机组监控功能:1.监视空调机组启停控制及运行状态显示;过载报警监测;送、回风温度监测;室内外温、湿度监测;过滤器状态显示及报警;对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联锁控制,风机故障报警;冷(热)水流量调节;加湿器控制;风门调节;风机、风阀、调节阀连锁控制;室内CO2浓度或空气品质监测;送回风机组与消防系统联动控制。如下表所示:空调机组监控表-4.2.1二给排水系统监控功能:1.给排水系统的水泵自动启停控制及运行状态显示;水泵故障报警;水箱液位监测、超

10、高与超低水位报警。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泵启停控制及运行状态显示;水泵故障报警;污水集水井、中水处理池监视、超高与超低液位报警;漏水报警监视。如下表所示:给排水监控表-4.2.2三.变配电的监控功能:1.供配电系统的中压开关与主要低压开关的状态监视及故障报警;中压与低压主母排的电压、电流及功率因数测量;电能计量;变压器温度监测及超温报警;备用及应急电源的手动自动状态、电压、电流及频率监测;主回路及重要回路的谐波监测与记录。因为此系统监控可以用到多参数电力控制仪,所以监控起来更加省力。如下表所示:变配电监控表-4.2.3四送排风系统的监控功能: 1.温度和新风量的控制、湿度和风压的控制、风机的启停控制

11、、风机故障报警、防冻开关低温报警、风机的运行状态等。如下表所示:送排风监控表-4.2.44.2.1暖通空调系统本工程的暖通空调的设计内容包括:该建筑物的通风,防排烟、空调设计及人防通风设计。空调系统设计:1.根据计算,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总冷负荷为3228KW,总热负荷为2098KW。2.本工程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即VRV方式。包括a.冷热源的设置b. 空调室外主机共29台,分设于每层的预留挑台及屋面处。注:VRV指可变流量3.空调系统划分及室内机的设置::如图-4.2.1.1 a为便于控制及分户计量的施行,本建筑共划分为二十九个空调系统,其中3个新风系统,各空调系统独立运行,自成体系

12、。b.本设计商务办公室吊顶暂按平吊顶考虑,空调室内机采用天花板嵌入式(四向气流),一层大堂及商铺空调室内机采用天花板嵌入导管内藏式。C . 空调凝结水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保温材料为橡塑,厚度15mm .d 空调送回风管道均采用 GM-I I 型保温复合风管,外敷铝箔,厚度为25mm.。空调机组监控图-4.2.1.1安排烟及通风系统设计:1.筑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排风量 5次/小时,排烟量按照 次/小时,补风通车道自然补入。2. 本建筑物属超过五十米的一类公共建筑,根据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均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具体详见各层平面图。3.楼内房间均满足自然排

13、烟要求,采用外窗进行排烟,排烟面积不小于2%。4.卫生间及二层餐厅,三层报告厅均设有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卫生间 10小时餐厅和报告厅排风按照新风量的80%。5. 所有排烟及排风管道均采用GM-II非保温复合风管,度为 18mm (屋面除外)。6. 排烟风管与风机连接处软管均采用不锈钢波纹膨胀节制作,规格与订货风机配套。具体图例见附录。人防通风设计1. 本设计人防工程为二等人员掩蔽。2. 二等人员掩蔽所防护单元一的掩蔽人数为 1150人,经计算,清洁通风量为 5750m/h, 滤毒通风量为2875m/h; 计算过程见附表。3. 风管穿过滤毒间和风机房等密闭墙体处均须设密闭盘,做法详见07SF

14、K02标准图。所有密闭设施在墙体浇筑时一次完成。4. 油网滤尘器,过滤吸收器,电动风机及电动脚踏两用风机等设备的安装详标准图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5. 风管的安装:a滤毒室内滤尘器和过滤吸收器前后均设测压管,其安装位置见“进风口部原理图”。b滤毒室风管及手动密闭阀门前的风管均用 毫米厚的钢板焊接。管路与设备间连接法兰衬以橡胶垫圈密封,并应有 0.5% 的坡度坡向室外。c风管及所有铁件除绣后,内外壁刷红丹防锈漆两道,外壁复涂灰色调和漆两道。6. 平战转换说明:所有人防设备均需安装,预埋件及套管应配合土建专业完成。战时:按人防通风的要求,改造平时通风系统,封堵孔洞,开启战时送风系统阀门,检查各通风设

15、备运行状况。7. 根据规范要求,防护(密闭)门的门框上部应设置相应的战时通风方式信息(信号)显示装置。 8. 所有人防设备安装前应得到本地人防部门的认可。9. 监测管及测压管的安装参见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 07FK02(合订本)具体图例见附录。 4.2.2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由生活水箱、生活水泵、生活水处理设备、排水泵、污水处理设备等组成。给排水系统由区域控制器(DDC)监视并控制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生活水箱高/水位报警;生活水泵运行状态;生活水泵故障报警;生活水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生活水处理设备故障报警;集水井高、低液位报警;排水泵运行状态;水泵故障报警;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态;污水处理设备故障报警;中央站彩色图形显示,记录各种参数、状态、报警,记录启停时间、累计运行时间及其历史数据等。给排水系统控制一般包括:生活水箱的高低液位检测(DI)生活水池的高高液位检测(DI)生活水泵(DO)消防水泵、生活说蹦、高区水泵、地区水泵等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DI)污水池高低液位(DI)如下图-4.2.2.1和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