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57277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及企业应用摘 要:全面质量管理做为一种文化,其实质量管理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主要以质量人才为第一要素,质量人才在全面质量管理开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入手,浅谈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特性及常用观点,并对目前我国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对企业、社会的影响。并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企业应如何保证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实施,从而使质量工作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助推力。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涵义 企业现状 应用及有效实施 在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今天,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

2、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趋紧,使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已成为广大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成为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哲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科学。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并建立全员参与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是为了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利益为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先提出时,其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其是将各部门研制、维持和提高质量的各项活动整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

3、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作为基础,其作为一种管理途径,以让顾客满意及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作为目的。通俗一点来讲,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组织全体员工及有关部门参与,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生产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满意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其不仅与各工序具有直接的关系,还与各个部门的人员息息相关,所以要想确保质量,则需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来实现。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在全面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确保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对形成产品的工作质量给予充分的重视。1、通过有效的提高工作

4、质量,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能够及时确保进行供货,提供周到的服务,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2、全过程控制。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市场调查、开发设计、生产、采购、制造、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及为用户服务等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3、全员性。在全面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单位内的全体人员都在参加进来,而且还要对产品质量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把用户需要放在第一位。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全面为用户服务及对用户负责的思想,这不仅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还是其根本性原则,特别是在生产现场,需要严把质量关,避免将不合格产品提供

5、给消费者。三、我国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 1.质量意识差,对全面质量管理缺乏认识 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有很多企业片面追求效益,忽视质量管理,造成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职工质量意识淡薄等种种现实。 2.无视质量的全方位管理,仅停留在检验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经过质量检验阶段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形成并发展的,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是在质量检验阶段起步,基本上没有经过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突出反映在企业中掌握统计技术的人力资源薄弱,以及运用统计技术方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未建立,或未有效运行 ISO900

6、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颁布的,它使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有了一个国际统一的依据和评定标准。企业按照这套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并以此取得质量体系认证,就能够在产品质量的保证方面取得用户的信任。然而,我国目前有的企业还不了解ISO9000标准,不知道什么是质量体系;有的企业建立了质量体系却不愿意认证;有的企业为了认证而认证 ,而不是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出发,造成认证过程中操作的规范程度大为降低,无形中也使证书的可信度降低。 4.大多数企业无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未建立持续质量改进流程 由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率的不足,导致大多数企业内全面质量管理成了少数几个人的工作。建立的质量管理

7、体系有制度却无支持性文件,或体系内制度衔接不紧密,导致整个质量体系不能闭环运行,更谈不上持续改进。 5.对质量成本管理不够重视,对质量成本缺乏有效控制 有的企业老总认为谈质量就是花钱投入,没有什么产出,不符合经济性原则。而这也正是缺乏对质量成本的认识。质量效益来自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及其支付行为。反之,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会引起一系列的损失,这些损失直接或间接的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就会使消费者失去对产品的信任,从而使产品失去市场,也就无经济性可谈。 上述问题直接反映出: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仍处于发展的泥沼,运行的不畅严重影响了我国质量工作进程,从某种程度上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许多企业一

8、直停留于粗放式管理阶段的主要原因。 四、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1、认真贯彻落实 IS09000 系列标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需要以质量为中心,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体系,所以需要充分的利用 ISO9000 系列标准,使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保障。在管理活动中通过对诸多结验进行总结,从而形成 IS09000 系列标准,使其在企业生产作业中能够有充分的依据,并以 ISO9000 系列标准作为目标标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而且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损失。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管理好企业并确保企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

9、展,则需要实施 IS09000 标准及认证,对企业质量体系进行规范,为企业质量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立以质量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的全部观念意识和管理运作方式的表现。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员工的素质培养,并把这项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上,树立质量企业生命的观念。企业需要建立符合实际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质量观念。 3、开展形式多样的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

10、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民主管理工作中来。由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可以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技术质量和管理方面的有用人才,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利用先进的方法和工具来解决问题,以便于更好的推动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4、全面质量管理更重视对顾客质量要求的识别,强调真正的经济效益,确保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对人、机器和信息的协调活动进行指导,以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成果作为出发点,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解决,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当前我国企业中实施全

11、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其生存和发展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五、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及注意事项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是企业或各类组织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改变目前的质量管理现状,切实实现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必须要有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参与 企业领导对企业的产品(服务)负完全责任,因此,质量决策和质量管理应是企业领导的重要职责。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企业领导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强化自身的质量意识,亲身参与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亲自抓,才能对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扎实、持久

12、的开展下去。 2.必须要建立健全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来实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必须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化,即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三个层次的质量体系文件,这是质量体系运行的基础。其次,要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充分宣贯。质量管理体系是全过程的管理,因此要分层次对不同环节员工培训,使所有人员了解整个体系是如何运行的,从而能够较好的确保体系的运行。最后,质量体系运行中,要搞好过程控制,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和外审),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3.必须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

13、任制和质量教育工作等。这些基础性工作是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效、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4.必须要有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机构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进行组织协调、综合治理,所有要有一个机构从总体上协调和控制上述各方面的职能。机构的任务就是要把各方面的活动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中,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起来,从而以最少的人员摩擦、最少的职能重叠和最少的意见分歧来获得最大的质量管理成果。 5.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把技术和经济统一起来 提高质量能带来企业和全社会的的经济效益,质量水平越高,成本越低。正如克劳斯比多说:“生产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本身才是最昂贵的。”

14、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分析顾客的需求,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在不断满足顾客要求和市场需要的情况下,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质量管理作为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在科学运行,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而为社会、大众构筑起“质量大堤”。同时,企业借助全面质量管理这个手段,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就保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更重视对顾客质量要求的识别,强调真正的经济效益,确保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对人、机器和信息的协调活动进行指导,以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成果作为出发

15、点,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解决,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当前我国企业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其生存和发展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高层管理课题组 质量总监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中国质量协会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新一版) 2005年3月. 3、中国质量管理协会 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 原子能出版社 1993年10月.4、现代质量管理学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3版5、郭富萍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 2011年10月15日6、郭晓彬 深化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6月5日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