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51799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心得)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论文之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把新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这是每个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在当前的英语课堂中,学生们兴高采烈,一会儿pair work,一会儿group work,一会儿看power point,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做游戏,好不热闹。充分体现了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新课标理念。但这种热闹的背后是学生基本语言的诸多错误,诸多病句,多次操练过的就会,没练过的就冷场了。作文训练中经常出现不可思议的Chinglish现象

2、,学生基本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考试成绩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难道是新课标的理念有误?非也。笔者认为是广大英语老师们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实践上出现了偏差,把新课标的理念错误地或不切实际地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在现今大多数英语课堂中,老师们往往会运用“刺激反应”的理念,努力创设诸多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语言的操持能力。即让学生就像学自己的母语一样自然地学会英语。可结果并不理想,只有极少数悟性比较高的学生能够成功,多数学生学了六年英语,到初三毕业时还是啥也不会。笔者曾经问过自己的学生:“你们是学母语辛苦还是学英语辛

3、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学英语辛苦。”老师答道,“非也。你们学母语的时候每天要练习几百句甚至上千句,而你们每天一节英语课能练习多少句?”学生们顿时明白了。按照大多数老师所倡导的这种教学理念,不达到相当的信息输入量和训练量,英语语言的自然获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在我们中小学校中,平均每天不到一个小时的训练时间,训练量严重不足,何能让大多数学生学会英语这一陌生的语言?也就是说,信息的输入严重不足,而过分强调信息的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课堂练习大多是在老师的监控下自由练习,属于“任务型”学习。它有很多好处,增强了练习活动的真实性、交际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基础知

4、识未被掌握之前就过早地进入自由练习阶段,就去完成某项任务,实属本末倒置,是一种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冲淡甚至取消基础学习的现象。这样做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还没弄懂所学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还没有获取习得知识的正确方法的时候,就进行机械的操练,今天练会了,过几天就忘了,何来成功感?何来快乐感?在此,笔者又要提出几十年前的老话题,“英语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到底是习得的还是获得的?”笔者认为习得和获得并不是两个矛盾的实体,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彼此依赖的共同体。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英语教学模式要体现多样并存,(其实新课标并不反对语音、语法的学习和掌握),以求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扬

5、长避短,取得相对优良的效果。具体地说,在大量的口语操练之前还应有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思考、理解与掌握,以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协调统一,也是习得与获得的协调统一。一、 重视语音由于现在的考试不考查语音,绝大部分老师忽视了音标的教学,学生根本不能按照音标来拼读单词,成为英语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单词、短语和句型是学习词汇、语法和掌握语言基本功能的有效载体,也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基础与核心。这些技能的获得离不开语音。学生对英语的抵触和厌学情绪大多源于“语音不过关”。学生因为发音不正确而不愿开口,不愿参加各项课堂活动,从而导致兴趣减退,成绩下降。如果学生掌握了音标和拼读方法,就能及时自我纠正自己的发音

6、,巩固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实际上,学生总有一种要用外语表达思想的愿望,只要保证他们在课堂上体验到使用英语的成功感,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成功。由此可见语音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语音教学呢?大家都知道,语音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方式获得自然流畅的语音、语调,因此,教师应遵循“精讲多练”原则,在启蒙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拼读能力,从而解决学生的识词问题。教师要做充分、标准的示范,不厌其烦地给学生纠正错误,运用演示法、对比法、手势法、辨音法、口形定位法、模仿法以及录音法等,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在开始阶段纠正发音,虽然花费时间较多,但成效显著。教师如果这一关没有把好,等到大

7、量单词蜂拥而至时,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为每人纠正,而且对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也会束手无策。同时,教师还应收集较多的语音材料。例如练习音标时,可以提供一些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谚语和短诗。练习拼读时,可以出示一些用音标写的句子。当学生拼出后,教师告诉谚语、短诗和句子的含义,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当学生学会了单词的拼读规律、句子的朗读技巧后,他们就会轻而易举地记忆大量单词,地道地读出英语句子,从而在课堂操练时,更加得心应手,更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也提高了操持英语语言的能力。二、 重视句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英语课程中传统的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

8、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大多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淡化语法的教学,有些甚至干脆不讲,只要求学生通过足够的实际交际的语言刺激,即反复的操练,由自己的悟性悟出句子的结构,从而自然地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目的。而结果却是大多数学生达不成目的,学会英语成了一个美好的愿望。久而久之,由于缺乏成功感,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逐渐降低,最初的热情也大受打击,厌学也成了最终的结果。笔者认为,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得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而学习掌握基础英语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学习者较快地掌握语言形式。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明确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且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的方式。教师教授语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

9、,其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去内化语言规则,从而达到学生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在教学方式上则要完全抛弃过去那种以讲解与传授为主,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全新的建立在 form、meaning 和 use 三个不同维度上的三维语法教学法,即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与语篇理解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因此,在英语的教授过程中,遇到了新的语法现象,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弄懂其结构。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的骨架,离开了骨架的支撑,语言就不成体系了。而语法的重要

10、组成部分就是句法。学生只有弄懂了基本句法,才能在课堂操练和日常交际中,遵循其规则,举一反三,通过大量的口语及阅读练习,达到熟练操持英语语言的目的。 三、 重视篇法篇章阅读和书面表达是中考高考的主要题型,占据着40%-45%的比重。而我们广大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看不懂文章的意思,在书面表达中不知道如何把句子连结成逻辑严密的文章。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合理地掌握句子和篇章的关系。众所周知,句子是由词组成的,由词组成句子的方法叫句法;同理,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衔接成文章的方法即叫篇法。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语言并不存在于一连串单词

11、或句子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只有在上下文,在整个语篇中才能培养出语言的运用能力。笔者通过对语篇理论的学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将篇章的衔接与连贯,即篇法,引入英语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篇章意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篇是“一连串有意义的、完整的、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语言”。衔接指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的机制,是语言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语篇中存在的、把其中某成份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的一切可能性。学生们只有熟练理解并掌握了衔接,才能在语篇阅读中正确理解文章意义,迅速找到哪是主旨,哪是细节,哪是背景,哪是文章的真正含义;也只有熟练理解并掌握了衔接,才能在作文训练中迅速捕捉文章的中心,文章的展开以及文章的背景资料,从而使用巧妙而恰当的衔接词,运用连贯而流畅的过渡,写出精彩漂亮的英语文章。总之,为了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真正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流利地、地道地、高质量地操持英语、交际英语、运用英语,我们不仅要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在此之前必须要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方法、语言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学生不仅习得而且获得英语这一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