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51629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力选矿习题集(考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体积当量直径:取与矿粒某方面性质相同的球体直径代表矿粒直径2、重力选矿: 重选是利用矿粒间的密度差,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矿粒分选或分离的过程。粒度和形状也影响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3、分离粒度:分离粒度是指实际进入沉砂和溢流中分配率各占50%的极窄粒级的平均粒度。4、松散度:单位体积悬浮液内液体所占有的体积。5、等沉比:在等沉颗粒中,小密度矿粒的粒度与大密度矿粒的粒度之比,称为等沉比。6、钻隙运动:待全部矿粒都沉降到筛面上以后,床层又恢复了紧密状态,这时大部分矿粒彼此间已失去了相对运动的可能性,分层作用几乎全部停止。只有那些极 细的矿粒,尚可以穿过床层的缝隙 继续向下运动(这种细粒的运动称 作

2、钻隙运动),并继续分层。7、吸啜作用:粒度小的颗粒,在逐渐收缩的床层间隙中继续向下运动。8、判断一个跳汰周期的水流特性是否合理:(1)对床层的尽快松散是否有利;(2)对按密度分层作用的效果;(3)针对原料性质的特点,对吸啜作用的影响9、加重质:重悬浮液是由细粉碎的密度大的固体颗粒与水组成的两相流体,大密度颗粒起着加大介质密度的作用,故又称作加重质。选矿用的加重质主要是硅铁、磁铁矿、方铅矿和黄铁矿等 10、介质阻力分选介质作用在矿粒上的阻力;机械阻力矿粒与其它周围物体以及器壁间的摩擦、碰撞而产生的阻力。11、干扰沉降在某一容器中,当颗粒较大或介质中颗粒较多时,颗粒在沉降时,就会与容器壁及其他颗粒

3、之间产生干扰,称为干扰沉降。12、 等降现象:在沉降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粒度大、密度小的矿粒与粒度小、密度大的矿粒以相同的速度沉降的现象,称为等降现象。13、 等降比e:等降颗粒中,小密度矿粒的粒度与大密度矿粒的粒度之比。密度不同而在同一介质中有相同沉降末速的颗粒称等降颗粒14、 等降比的意义:依靠密度差异进行重力分选时,要考虑颗粒之间粒度对沉降的影响。等降比越大,意味着可选的粒级范围越大。为提高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颗粒群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度比不超过等降比时,可借助沉降速度差将其中的轻、重物料分离15、 自由沉降:单个颗粒在无限宽广的介质中的沉降16、 介质阻力:矿粒在

4、介质中运动时,由于介质质点间的内聚力作用,最终表现为阻滞矿粒运动的作用力。17、 压差阻力:由于介质的惯性,是运动的矿粒前后的介质流动状态和动压力不同,这种前后压力差不同引起的阻力称为压差阻力。18、 影响等沉比的因素: (一)介质密度的影响:等沉比与介质密度有关,是随介质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二)等降速度vo的影响:等降比与矿粒沉降时的阻力系数有关(三)颗粒形状的影响:两等沉粒形状差别大,等沉比大19、 固体容积浓度:介质中固体颗粒的体积含量,单位体积悬浮液内固体颗粒占有的体积。20、 松散度:单位体积悬浮液内液体所占的体积。21、 床层:被选物料给到跳汰机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这个密

5、集物料层称为床层。22、 钻隙:待全部矿粒都沉降到筛面上以后,床层又恢复了紧密状态,分层作用几乎全部停止。只有那些极 细的矿粒,尚可以穿过床层的缝隙,继续向下运动,称为钻隙运动。23、 水流、冲次、冲程:24、 吸嘴作用:吸啜作用:粒度小的颗粒,在逐渐收缩的床层间隙中继续向下运动。25、 分级粒度:是指按沉降速度计算的分开两种产物的临界颗粒的粒度。26、 分离粒度:指实际进人沉砂和溢流中分配率各占50%的极窄粒级的平均粒度,写成d50。27、 水力分级:水力分级是根据矿粒在运动介质中沉降速度的不同,将粒度级别较宽的矿粒群,分成若干窄度级别产物的过程。28、 水力分析:(简称水析)是借测定颗粒的

6、沉降速度间接测量颗粒粒度组成的方法。范围:常用于小于0lmm物料的粒度组成测定。常用水析法有三种:重力沉降法、上升水流法和离心沉降法。29、 零速包络面: 由于外旋流和内旋流的流体运动方式不同,而且内旋流是由外旋流运动过程中逐渐内迁形成,那么其中必有轴向速度等于零的迹点。旋流器正常分离过程中,流体轴向速度为零的轨迹叫零速包络面。30、 析离现象:细粒子靠其自身重力作用,会钻过床层孔隙向下运动,使细粒位于粗粒的下层,这种现象称为析离。31、 床条型式:床条高度:由上沿到下沿,逐渐增高,床条要阻挡的矿粒密度愈来愈小。由床头到床尾沿纵向逐渐尖灭,促使物料在床面上呈现扇形分布。32、 重介质选矿:就是

7、把粉碎到一定粒度的矿石,放入到密度大于水的流体(即重介质)中,根据浮力原理,密度小于介质的矿粒就会浮起,而密度大于介质的矿粒就会沉下,分别截取两种产物,就实现了重介质选矿 。33、 重介质选矿流程按作业的性质可分成: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作业、介质的回收再利用34、6、 干扰沉降速度小于自由沉降速度?1) 颗粒沉降时与介质相对速度增大,导致介质阻力增加;2)粒级过宽时颗粒沉降浮力大颗粒所受的浮力作用比水为大;3)机械阻力的产生;4)介质的粘滞性增大。显然,由于颗粒粒群存在,将使颗粒沉降的阻力增大,所以干扰沉降速度小于自由沉降速度。7、 干扰沉降的类型(1)颗粒在密度、粒度均匀的粒群中沉降

8、;(2)颗粒在粒度相同而密度不同的粒群中沉降;(3)颗粒在粒度、密度、形状均不同的粒群中沉降;(4)粗颗粒在微细分散的悬浮液中沉降。8、 水力分级在选矿中的应用(1)在某些重选作业(如摇床选矿、溜槽选矿等)之前,将入选原料分成窄粒级,以便于选择适宜操作条件,此时分级产物的粒度特性将有助于进行析离分层;(2)与磨矿作业构成闭路工作,及时分出合格粒度产物,以减少过磨;(3)对原矿或选别产物进行脱泥、脱水;(4)测定微细物料(多为-0.075mm)的粒度组成,即进行水力分析。9、 螺旋分级机的工作原理 细磨后的矿浆从位于沉降区中部的进料口给入水槽,倾斜安装的水槽下端是矿浆分级沉降区,螺旋低速转动,对

9、矿浆起搅拌作用,使轻细颗粒悬浮到上面,流动溢流边堰处溢出,进入下一道工序处理,粗重颗粒测沉降到槽底,由螺旋输送到排料口作为返砂排出。若分级机与磨矿机构成闭路,则分级机的沉砂经溜槽进人磨矿机再磨,送回磨矿机的沉砂称“返砂”。10、 螺旋分级机分级过程答:矿浆从靠近下端槽的旁侧给入后,在槽的下部形成分级液面,粗粒沉到底部,被螺旋推到上方排出。在运输过程中同时脱水,未能沉降的细颗粒随矿浆流经溢流堰排出。在分级槽的下端有一框架,框架的上部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用以调节螺旋叶片距槽底的距离,并在停机时将螺旋轴提起,以防矿砂沉淀将螺旋叶片埋住。11、 影响分级机工艺效果的主要因素(1)矿石性质 密度: 矿石

10、密度越大生产能力也越高(几乎正比) 。粒度组成和含泥量: 反映在矿浆的粘度上,粘度增大,矿粒沉降速度减少,处理能力和分级的精确性均降低,因此,当矿泥含量较高时,常采用较低分级浓度,但这又导致处理量的降低。(2)分级机结构 分级面积影响分级机处理能力并决定分级粒度。分级机面积增大,按溢流的体积处理能力便增大,分级精度便更细。螺旋的转速: 影响液面的搅动程度和运输返砂的能力,转速与螺旋直径成反比。 粗粒分级可有较大的搅动程度而不致影响颗粒的沉降。细颗粒分级则应避免强烈搅动,其螺旋运转速度达到足以将返砂沿外槽运出即可。(3)给矿浓度 常在磨机排矿口加水调节。实际生产中控制分级机的给矿浓度是控制分级溢

11、流粒度的有效手段。同时,又制约着处理能力。12、 水力旋流器分级原理料浆在0.43.5个大气压作用下,从进浆管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内,作高速回转运动。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粗粒被抛向器壁,向下作螺旋运动,从底部排砂口排出,细粒向器壁运动速度小,被朝中心并向上呈涡流流动的液体携带从溢流管排出。13、 简述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答:矿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给矿管给入水力旋流器内,随即在圆筒形器壁限制下作回转运动。外层矿浆在回转中向下运动,称为外螺旋流。随着向下流动空间断面减小,内层矿浆被迫转而向上流动,称为内螺旋流。粗颗粒因惯性离心力大而被抛向器壁,并逐渐向下流动由底部排出成为沉砂;细颗粒向器壁移动的

12、速度较小,被朝向中心流动的液体带动由中心溢流管排出,成为溢流。14、 水力旋流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5、 答:(1)直径D,进行粗分级时常选用较大直径旋流器;在细分级时则用小直径旋流器。处理能力不够时,可以将多台并联使用。 (2)给矿管直径 dG ,给矿口的大小对处理能力、分离粒度以及分级效率均有一定影响。(3)溢流管直径 dY,增大溢流管直径,溢流量增加,溢流粒度变粗,沉砂中细粒级减少,沉砂浓度增加。(4)沉砂口直径 ds,沉砂口常因磨损而增大排出口面积,使沉砂产量增加,沉砂浓度降低。(5)锥角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细分级或脱水用较小的锥角;粗分级或浓缩用用大锥角(6) 给矿压力对旋流器工作的

13、影响,给矿压力直接影响着处理能力,对分级粒度影响较小。 (7)给矿性质对旋流器工作的影响,给矿浓度高,分级粒度变粗,分级效率亦将降低。16、 简述水力旋流器的优缺点以及内部速度分布答:优点:结构简单,轻便灵活,没有传动部件;设备费用低,容易拆装,维修方便,制造容易,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单位容积处理能力大;分级粒度细,特别是对细粒(0.1mm)的物料分级,分级效率高,有时可达80%。容易费用低。缺点:磨损快;给矿用泵的动力消耗大(单位电耗为螺旋分级机的数倍,但分级效率高可以弥补此损失),维修费用大;由于影响旋流器工艺效果的因素很多,有结构方面的、工艺操作方面的和给料性质方面的,并且往往相互关

14、联,相互制约,不易调整和控制。难于确定和保持最佳的工作条件。流器内速度为三维空间速度,即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ua。17、 跳汰选矿的工艺影响因素?答:(1)冲程冲刺的影响 (2)筛下补充水和给矿水的影响 (3)床层厚度和人工床石的影响 (4)给矿矿石性质和给矿量的影响18、 简述跳汰过程中物料分层的过程。答:矿石给到跳汰机的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

15、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19、 把一个正弦跳汰周期分成4个阶段,试述各阶段的分层过程。答:t 1阶段:水流加速上升时期(上升初期)a. 水流特点 水流上升,速度由零到最大,加速度由最大减为零。b.床层状态 床层起初处于紧密状态,矿粒的运动分层受到一定限制。c.水流对分层的影响矿粒与介质间的相对速度较大,对按密度分层不利。d.水流运动的任务、作用较快地将床层举起,使其占据一定高度,为床层进一步的充分松散与分层,创造一个空间条件。t2 阶段:水流减速上升时期(上升末期) a.水流特点水流上升,速度由最大到零,加速度由零减为负最大。 b.床层状态 床层逐渐达到最大松散状态。c.水流对分层的影响 矿粒与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