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上冈高中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word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47077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上冈高中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上冈高中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上冈高中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上冈高中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选修) 2019.11.12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大熊猫濒临绝灭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物种特化 B.乱捕滥猎 C.外来物种入侵 D.栖息地被破坏和丧失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3、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

2、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4、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B.艾滋病可通过握手传染 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患者的根本病因是病原菌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5、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

3、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合理运用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精率 B.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 C.对家畜进行阉割有利于育肥 D.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处理家蚕以增加产丝量8、下图所示实验中,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单侧照光,下面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9、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B.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

4、、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C.适宜浓度的2,4-D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10、在调查一块方圆2 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5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4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4只 B.48只 C.120只 D.144只11、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右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B.c-d年,种群数

5、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D.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1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有关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计数前可以对培养液进行稀释 B.计数时,凡在线上的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C.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后立刻开始计数 D.将培养液从试管吸出之前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13、右图为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中a、b可分别表示( )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农田中的青蛙和害虫C.野猪和野猪体内的绦虫 D.混合培养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14、大多数生物群落在

6、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15、限制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但并不限制生物在陆地上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矿质养料 光 温度 氧气 A. B. C. D.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17、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

7、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18、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不正确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物的生存

8、和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20、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2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血糖、渗透压相对稳定就意味着人体处于稳态B.血压的相对稳定依赖于负反馈调节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D.神经体液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2、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9、)A.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B.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由垂体分泌和释放C.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23、上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24、植物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有( )A.植物茎的向光性生长 B.植物茎的背重力性生长C.植物根的向重力性生长 D.顶端优势25、下列选项中能够演替为森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

10、林区C.山东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第卷三、非选择题(本题共9题,共65分。)26、(7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的途径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 的共同调节, 激素分泌增加,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1、: 。(4)C与B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27、(7分)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垂体分泌的A物质是 激素。 (2)B结构的名称是 。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 的分泌。 (4)如果肾功能出了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症状,此时的全身浮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 的平衡。 (5)从图示中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 和 调节,二者 发挥作用,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28、(7分)下图是血糖升高后,体内发生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是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的去路是 、合成糖原和转变成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 起重要作用。 (3)在1、2、3、4中由神经起调节作用的是 。 (4)胰岛素分泌增加时,胰高血糖素分泌 ;相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会使胰岛素分泌 ,从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5)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的原因是 。29、(7分)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填序号)。 (2)A、B的名称分别是 、 。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填序号)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