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47057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三期中考试高 三 历 史考试范围:必修1、2;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54分)一、 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4分)1、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史学

2、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3、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时,“权威

3、的根基就被摧毁”主要得益于A.实行财产等级制B.废除债务奴隶制C.实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四百人会议4、罗马法规定:在宣判前,即使证据确凿,也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宣判之后才可以称为罪犯。这一规定A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体现出罗马法追求执法程序的正义C确保了罗马境内全体居民权利平等 D表明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5、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 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 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A显露革命苗头 B政治近代化滞后C军国主义强盛 D没有代议制特征6、“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人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

4、制度。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A三权分立制 B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 C国会两院制 D联邦制7、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8、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居住及租地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门户开放”政

5、策9、“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报据上述表述可以推断,该时期指的是A.新文化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大革命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10、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这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

6、”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11、有人评价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说它是俄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短短8天内,俄国变成了一个 自由的国家”。这里评价的是哪一重大事件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纲”发布 C十月革命 D苏共二十大12、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这表明巴黎公社(

7、)A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 B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 D堪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典范13、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趋于正常化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14、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到1989年到1997年政府间国际组织(个)2137

8、52非政府国际组织(个)716771163A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淡化 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C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多边外交 D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15、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16、下表(数据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9、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17、唐德宗曾云:“通商惠人,国之令典。”大臣陆贽也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唐宪宗令:“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 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 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18、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

10、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19、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8A.商业革命的影响B.价格革命的影响C.电气革命的影响D.工业革命的影响e20、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

11、5060先令之间); 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C经济危机的爆发 D重商主义的推行2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22、造成下列图中C点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23、“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

12、“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4、某文献写道:“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文献可供研究A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 B新文化运动的主张C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革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25、.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思想

13、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B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C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26、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各地行礼自为风气,或仍沿前清旧习,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布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该婚礼草案( ) A表明婚姻关系纳入到法制轨道 B抛弃了旧式婚礼的程序C消除了新旧婚制间的尖锐冲突 D是新旧婚俗调和的产物27、.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C.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