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三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6957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心得)之三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三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心得)之三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三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心得)之三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三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见 效率,是一个所有行业都在追求的一个词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这一要求,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学法,使其乐学、会学;要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情感教育,倡导愉快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形势下,大力倡导高效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积极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高效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在活动中

2、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

3、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二、充分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平日教学中,我们注重了研究新课标、教材,而忽略了研究学生,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中,既要研究

4、学生的心理共性,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个性;既要考虑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程度,又要预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与老师、同学相左的见解,引导学生养成不唯书、不唯上的思维习惯。当然,对学生不适当的质疑,教师在肯定学生敢于质疑时适时指出其不足,引导学生自己认识不足。总之,教学中,教师言语要少,但要富有启发性、感染性。三、要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5、运用,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轻松的获得数学知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补充,学生也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爱好,在网络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满足学生个体对学习的不同需求,以求获得不同的发展,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积极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认真思考、努力钻研、不断改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