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43670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心得)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论文之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 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 在历史教学改革中,要想设计出较为妥善的改革方案,就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做一点测试工作,以了解他们在学习历史时认知能力的大概情况。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张元和台湾实验中学教学实验组主任骆月绢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做了一次实验教学,以取得对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情况的初步了解。这次实验在教学内容方面围绕着三个主题。一是认识过去。希望学生认识到“过去”不是“现在”,既要把现在与过去区分开来,又要懂得现在是由过去演变而来。具体可以分为:(1)过去与现在不同。(2)过去是一连串演变。(3)演变的过程有一种因与果的关系。(4)不同时代的生活

2、会造成观念和想法上的不同。二是运用资料。希望学生了解,认识过去必须依据资料,如何从资料中认识过去,则有一定的步骤与方法。具体可以分为:(1)资料与事实。(2)资料的选用。(3)资料的判断。(4)资料的取得。三是建构图像。希望学生能够把对过去的认识“活现”在心中,也就是在脑海中建构起历史图像。具体可以分为:(1)原有的想法。(2)教具与图像。(3)时代的图像。(4)人物的图像。 一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讲历史时总是要求学生把过去与现在区分开来,不要从现在的情况去了解过去。这个道理并不复杂,稍加说明即可理解,不过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教导十一岁学生分别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应该从具体的东西讲起,秦始皇修筑

3、长城就是一个好例子。教师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是用砖砌起来的,是明朝时候修建的,比秦时晚了很多。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今天已经不大看得到了,因为秦长城很多部分已经倒塌了、坏掉了。说到这里,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秦始皇修长城,用的材料是什么?”立刻就有学生回答:“水泥。”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水泥是现代建筑材料,是古代所没有的,不能用现代的产品想像过去。在以后的课程中,还会有学生用现代的产品解释过去的情形,教师应加以提醒:“你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了! 你知道吗?”通常学生都会说:“知道,我把现在和过去混在一起了。”清楚的讲解和经常的提醒,能够让学生把过去和现在有效地区分开来。 从古代到现代

4、是不断变化的过程,现代是从古代演变来的,也是不容易了解的。在考试中,第二题问:“如果以交通工具作为例子,请你写出从古代到现代,代表演变过程的三种交通工具。”教师还特别要学生写三种陆上、或者是水上的交通工具。学生的回答部很好,不是写推车、牛车、汽车就是写木筏、小船、帆船、轮船。第四题:“我们使用现代交通工具的人,与使用简单交通工具的古代人,因为交通工具不同,对于某些事情的想法一定会有很大的不同,请写出两项。”在讲解题目时,教师一再反复解释,我们现代的交通工具和古代人使用的交通工具不同,所以,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想法或感觉会很不一样,而这种想法或感觉的不同是由于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而导致的。我们觉得这道

5、题目比较复杂,但从交通工具的不同,学生应该会联想到现代人和古代人对于旅行、留学、到外地拜访亲友或做生意等事情的想法或感觉就会有所不同。但是,学生反应不是如此。第一,对这遭题目不能理解。第二,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答案并没有出现,大多数答“不会。”我们的初步分析是,回答这道题目已经需要若干抽象思维能力,十一岁的学生大都尚未具备。另外,从交通工具,如车、船等,能够联想到的是时间上的便利,然后才会想到与之有关的旅行、留学、贸易、访友等,也就是说,从交通工具到距离、时间是一次联想,到旅行、留学是二次联想,十一岁的学生大概只能作一次联想,无法做到二次联想。十一岁学生的二次联想能力是否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出来?这也

6、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二在运用资料方面,十一岁学生的能力也很有限。有一题:“有一件古代的事,在一本童话故事里有,在另一本历史故事里也有。如果你想知道这件事情的经过,你会拿童话故事来看呢?还是拿历史故事来看?为什么?”学生都答:“历史故事。”理由则是历史故事是事实,比较详细,而且不幼稚。可见十一岁学生在上历史课之前已经能够大致辨别“历史”与“童话”的不同。在考试中有一题:“关于中日甲午战争,有三种资料,第一种是参加战役的人写的,第二种是没有参加战役的同时代人写的,第三种是现在的历史学家写的。请问:你最相信那一种资料?为什么?”全班37名学生中,回答相信第一种资料的人数最多,计21位,理由几乎都是

7、:“参与的人身历其境,较易写得真实。”认为第二种资料最为可信的有9位,多数理由是:“因为参加甲午战争的人大部分都战死了,现代人编的又不太真实,所以我相信那时候的人写的。”至于相信第三种也就是历史学家写的只有 3人。从这道题目可以测知十一岁学生无法了解从资料中认识过去的一些基本道理,也可以说他们还无法对“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最基本的认识。 十一岁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情形如何呢?阅读课本的能力大致具备,可以对课文有表面的了解。我们的办法是在上课的前一周即发下阅读资料,上课时由学生轮流朗读,并随时讨论。大致的情形是课前预习者不多,可能是我们未做严格要求,学生也缺少自动阅读习惯的缘故。不过学生的朗读以

8、及问题的讨论仍然进行得颇为顺利。有时我们也要学生把课文与阅读资料相互比较,找出两者的同异,这时学生的反应颇为敏捷。例如读到唐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时,教师要学生找出两种记载中的不同之处,学生立刻说课本讲到文成公主鼓励吐蕃人信佛教,阅读资料中没有。这时教师也对学生说明吐蕃人信佛教并不是文成公主传进来的,阅读资料中没有记载不能说是严重缺点。学生阅读资料的能力大概只限于文字的表面含义,不大能有进一步的理解。考试中有一题:“有两首古代的诗歌,一首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另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首诗歌是不是同一朝代的诗人所写的?为什

9、么由于课本的第一单元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环境”,我们以为学生可以从这两首诗歌所反映的生活环境来作比较,但学生都不能透过诗歌的表面意思去想更深层的意思,都无法作出我们希望看到的解释。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地图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教材。例如讲到“清末的改革运动”,可以利用课本“清朝末年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图”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师问学生:“在这个图中可以看出来,列强之中那一国势力最强,在中国占有的好处最多,对中国的影响最大?”第一位举手回答:“是俄国,理由是他们占有的势力范围面积最大。”有一位回答:“俄国。因为俄国与我国连接,他们的力量可以直接进来,不须绕过海洋。”另一位接着说:“俄国没错,理由是他们

10、的势力范围在东北,而东北是满清的发源地,所以对满清政府影响最大。”这时教师一方面称赞这三位学生很会思考,同时也要大家再想一想,特别要注意地图上所呈现的情势。这时一名学生举手说:“是英国。”“英国势力范围内城市最多,可见他得到的好处最多,对中国的影响力也最大。”教师问全班:“你们赞成他的看法吗?”几乎全班学生都举手,当然也包括那三位原先认为应该是俄国的学生。教师接着问:“英国为什么能把长江流域占为势力范围呢?”回答:“因为英国海军最强,能够开进长江。”再问:“为什么英国海军最强,别国比不上呢?”有学生回答:“因为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最早使用机器,国力最强。”也有人提出:“他们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

11、队。”总之,一幅课本上的地图善加利用也可以引导出一连串很有意思的讨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展颇有助益。地图之外,图片资料几乎是每节课都有的辅助教材,图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热烈讨论。我们利用图片主要是希望学生由对图片的描绘进入历史的想像世界,所用的方法自然是对图片的内容作些讨论。举例来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前,吐蕃宰相禄东赞曾到长安向唐太宗提亲,著名画家阎立本以此为题材画了一幅步辇图。图中唐太宗由众女环侍,坐於步辇,禄东赞未戴帽,露出光头,穿吐蕃服,由唐礼仪官带领,立於唐太宗之前。问题是在东赞的后面,还站了一人,戴帽、服装与礼仪官相同,但不是红色而是白色,这个人是做什么的?学生见这人立於禄东

12、赞的后面,立刻说是“侍从”,卫士”、“保镖”等。教师问:“吐蕃宰相到了唐朝皇宫,需要带卫士或保镖吗?唐朝会准许他带卫士进入皇宫吗 ?”教师接着说:“侍从,有一点道理。这个侍从是禄东赞从吐蕃带来的?还是唐朝政府派给他用的?”学生说:“从服装上看,应该是唐朝派给他的。”教师再问:“那么,他做什么事呢?”学生答:“做秘书”、“敝记录”、“做跟班”等等。这时位学生说:“做翻译。”她显然说对了。因为她想到了唐与吐蕃语言不同,需要有人做翻译。这就是说,她经过图画的描绘进入历史情景,对图画的细节作出了合适的解释;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对于图画细腻的了解而对历史有了真切的认识。三 课堂中使用图片固然对于学生历史图

13、景的形成大有助益,更重要的应该还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能力。想像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生活情景或重大事件,这也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引导的。举例来说,我们讲到”唐朝的民族融合”时,着重对大唐帝国首都长安进行描述。教师强调这时何许多不同民族的人来到了长安,长安城里出现许多长相不同、穿着不同、讲着不同浯言的人;为了适应他们的生活需要,长安开设了各种口味的饮食店,出售各种不同风味的食物。这时候,教师就向学生说,由于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在长安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很明显的情景呢?举例来悦,如果我们走在唐代长安的街市,由于外族人很多,他们大都信仰不同的宗教,我们能看到什么呢?请发挥下你们的想象力把到的东

14、西讲出来。于是,学生就说:很多不同种族的人,很多不同的服饰,很多不同口味的小吃店。这时教师再说明,这些都没错,但是与我们的问题不大符合,我们的问题是由于外族的信仰不同,我们在长安市上能看到什么?有学生答:“各种宗教。”也有答:“回教。”不过,“宗教”是看下列的,能看到的是什么呢?没人回答。再问:“与宗教信仰有关,而走在大街上又能够看到的是什么呢?”终于有人说出来了:“寺庙。”为什么像“寺庙”这种并不难于想到的答案却不易为学生所想到呢?可能是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占地位,他们很少有过参观寺庙的经验。另外,一个可能是,从不同人种到不同的宗教信仰再到具体的寺庙,这样的推想对于十一岁学生仍赚复杂些。 学

15、生的历史想象力需要引导。一幅历史图景需要想象力方能植于心中;而对一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也需要想象的能力。教师在讲述重大事件时,只是把这件事清楚说明,固然留给学生一幅完整印象,但是如果能够带领学生去想像当时的情景,思考当时何以会如此演变发展的一些因素,使学生不再是历史知识的完全接受者,而跟着教师去想像、去思考,也参与了认识过去与取得知识的过程,应该更为理想。我们在讲述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就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带引学生去想像、去思考。例如:教师在讲完秦灭六国,天下统一之后,接着讲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等,尽量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情形与学生讨论。再讲到修万里长城的事,要学生了解人民生活在秦的统治下与以前

16、已有很大的不同。这时,教师问:“你能够了解吗?”学生齐声说:“能够。”再问:“是不是大家都觉得生活比以前好,比以前舒服?”学生答:”不是,因为要去修万里长城。”教师说:“对,除了修长城,还有下少其他的事情,比如替秦始皇建造一座大坟墓等等,都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人民过得很苦;这时就会有人不满意而怀念过去统一以前的生活,可能不可能?”学生显然可以理解,说:“可能。”教师再说:“既然怀念以前,说以前好,就会批评秦的统治,说不好,对不对?”学生说:“对 !”根据什么批评呢?古书的记载。这一点你们能了解吗?”学生大都点头。那么,秦始皇会高兴地接受大家对他的批评吗?当然不会。他就下令把批评他的人杀了,同时也下今把作为批评他的依据的古书也没收烧掉,这就是“焚书坑儒”,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