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743198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出处:李德庄一、前言 自行车交通事故同其它路交通事故一样,是现代人类社会活动不可避免的。现代社会里的每个人只要参与交通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遭遇交通事故的危险性。但是,对于不同的交通参与者,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和后果是不同的。例如,相对较快、较重和较坚硬的汽车与运动速度相对较慢、没有保护而又相对不稳定的自行车相撞,这种相撞事故的结果,通常是伴随自行车使用者伤亡和自行车的损坏以及汽车的轻微损坏。 我国自行车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至今对自行车交通事故的研究很少,有待探索自行车事故的规律特点和坚定理论及方法,以适应提高自行车交通安全、降低自行车事故和事故处理的需要。

2、 二、自行车交通的特点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虽然人均汽车拥有量还很低,但是,中国的自行车年产量已达 5000 万辆,自行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极快,1988 年只有 2.4 亿辆。自行车是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目前在我国适合众多人出行的需要,自行车是及节能又经济方便的代步工具,总结起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行车是一种简单的交通机械,骑车技术易掌握,不必专门培训:其维护也简单、经济:使用时对道路条件要求也较低。 2、 自行车务污染,节约能源。自行车无废气,无排放物,噪声小。自行车行驶的动力是由人的体力提供的,不消耗燃料。 3、 舒适性差。自行车无驾驶室等防护措施,受

3、天气条件和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大,如风、雨、雪天气骑行不便。自行车全靠人力驱动,其功能受到地形和出行距离等各种条件限制。 4、 稳定性差。自行车仅有两点接触地面,接触面积小,重心较高,稳定性差。骑行过程中稍受干扰就会改变方向、摇晃或倾倒。稳定性差也是导致自行车事故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5、 干扰性大。在我国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条件下,存在自行车严重侵占机动车道、与机动车抢道行驶、在机动车前截头猛拐等现象。特别是在交叉路口,自行车与机动车、行人形成许多交织的潜在冲突点因此,它是自行车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自行车交通事故的情形和成因分析 1、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几种情形 自行车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使

4、得自行车事故形成中国交通事故的特点,在城市交通事故中的自行车事故比例较高。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自行车突然左转弯造成的交通事故。自行车在交叉路口或路段左转弯时,要与同方向直行和右转弯机动车行驶路径相交,要与对向直行和左转弯机动车行驶路径相交,突然猛拐,与机动车发生冲突,这是事故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自行车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 2) 自行车突然从支路驶出造成的交通事故。自行车突然从支路快速驶出,试图横过或进入主干道,与直行的机动车行驶路径形成四个潜在的冲突点,这类交通事故要比第一类事故的发生率还高一些。 3) 自行车驶入机动车道造成交通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自行

5、车与机动车同方向行驶,由于两者速度有差异,而发生追尾碰撞:二是自行车突然逆行进入机动车道,这也是最危险的一种情况。 4) 自行车在正常行驶中被撞得交通事故。这类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公交车站设在路沿,公交车辆由机动车道进入公交车站时与自行车碰撞:二是大型货车或其它车辆在非机动车道靠边停车时与自行车碰撞:三是机动车转向或制动失控入慢车道与自行车相碰撞。 2、自行车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通过上述自行车交通事故几种情形的成因分析,以下原因是导致自行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1) 道路类型与交通流状况 城区道路的自行车交通事故伤亡率要比较区道路高:但重大伤亡交通事故郊区道路要比城区道路高。郊

6、区道路由于车速快发生的自行车交通事故后果较城区严重:自行车交通事故主要出现在机动车交通量打和交叉路口多的道路上。也容易发生自行车交通事故。 2) 交通参与者的行为 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是违法骑车,例如:违法带人载货、双手撒把、单手撑伞骑车、扶肩并行、攀扶车辆、截头猛拐、抢道行驶以及强行超车等行为。当然,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与机动车驾驶员的行为也有关系,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很多是机动车驾驶员道路线差或疏忽大意而没有看见自行车所致。 3) 交通环境 交通环境即天气与时间对骑仔细那个车人的影响。在通常的情况下,夜间比白发生的交通事故要多。由于自行车夜间行车没有照明装置,车辆交会前不易发现目标,

7、待双方接近时,常因搓手不及而发生事故。雨、雪天气骑自行车人因穿着雨衣、棉帽影响了视线或听觉,而看不见机动车或听不到机动车的喇叭声以及发动机的轰鸣声,常造成彼此相撞。 四、自行车交通事故技术分析 1、自行车与机动车碰撞过程 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中,在机动车保险杠、发动机罩前端以及水箱罩部位是碰撞的最常见接触部位,特别明显的是,机动车的左前端和前中间区域是碰撞时接触最密的区域。 自行车与机动车相撞的运动过程一般可分为接触、自行飞行和滑移三个阶段,自行车开始接触机动车,吸收机动车的冲撞能量,身体上部迅速倒向机动车发动机罩,下肢及自行车向上抛起:然后自行车和汽车人先后被抛向汽车前方:落地后,自行车和骑车

8、人分别以滑动或滚动的形式向前运动至最终静止位置。对于碰撞点高于自行车和骑车人系统质心高度的情形,接触过程可以视为瞬间完成的,即整个运动过程仅由自由飞行和滑移两个运动阶段组成。 2、自行车事故成痕特征及勘验重点 自行车的运行轨迹不同于机动车,它是运动轨迹呈“蛇形”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碾压的情况非常多见,发生他事故后形成车身很急的机会较多,主要形成碰撞痕迹、刮擦痕迹、摩擦痕迹。其痕迹产生的部位及特征如下: (1) 碰撞痕迹:自行车正面与机动车接触后形成痕迹的部位一般在:前轮胎、前轮辋、前叉、车把处等。碰撞的形态表现为:前轮胎有撞击痕迹,前轮辋扭曲变形,前车把把端有擦划痕迹,所有痕迹部位都有可能附着

9、碰撞客体转移的一些微量物质。 (2) 刮擦痕迹:自行车在相互交错、左右转动时最易与机动车接触,形成刮擦痕迹,刮擦痕迹产生的部位和形态一般是:两侧车把把端、车闸把端及把杆前面部;轮胎胎壁易留下大面积的斜纹理摩擦痕迹,同时将黑色的橡胶粉末擦蹭在其他物体的表面;车把是自行车失去平衡最容易受力的构件,其端部容易形成擦划痕迹,如果车把为橡胶把套,最容易将橡胶物质附着与其他客体上。 (3) 摩擦痕迹:自行车发生事故时失去平衡,在地面滑移摩擦形成摩损渐层痕迹,其产生部位一般是车身支撑构件,如脚踏板部、车把端部。有时脚踏板端部。开裂、脱落或被摩烂。 3、自行车痕迹的鉴定 在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过程中,为了查明

10、交通事故事实,需对车辆痕迹进行鉴定,这对认定肇事车辆和交通事故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鉴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说明。 (1)在对该类型事故进行鉴定时,首先要了解交通事故的有关情况,特别是交通事故现场情况,这有助于分析研究车体痕迹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以及对检材痕迹特征的正确认识。 (2)对自行车按照上述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时,先要寻找痕迹的一般特征,然后根据该特征,寻找机动车可疑部位能够形成自行车痕迹的一般特征,如果一般特征有明显差异,无需进行进一步检验,例如,观测痕迹的位置、形态、状态、方向、宽窄,另外,还要结合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状态、装载等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车辆接触部位,尤其是车辆的 接触部位

11、。 (3)根据检验情况,按照同同一认定的原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已发现特征的符合点和差一点,对差一点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综合事故整体情况,作出鉴定结论。 五、案例 2005 年 11 月 8 日吗,在 XX 市 XX 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小客车将一骑自行车人撞到致伤。案发后,公安交管部门要求对小客车与自行车接触部位、接触时自行车的朝向以及自行车发生事故时是否为骑行进行鉴定。 通过检验,小客车痕迹集中在车前部 左侧,自行车痕迹集中在后尾部。小客车发动机罩前部左侧一处凹陷痕迹,并有红色物质附着,凹陷前端距地 65 厘米,凹陷处有擦划痕迹,其中有两条平行状划痕,方向由车前向车尾,两划痕

12、间距为 5 厘米。自行车后衣架中部两支架端头有擦划痕迹,其中一端头附着灰色物质,两端头外沿间距离为 5.6 厘米,断头距地高 66 厘米:后车筐受力后由车前向车尾方向变形。 通过对小客车与自行车进行分别检验,并结合该案案卷材料综合分析,小客车前部左侧痕迹与自行车后尾部痕迹的形态、位置均吻合。小客车发动机罩前部左侧两条平行状划痕是与自行车衣架中部两支架端头接触形成,根据小客车发动机罩前部左侧两条平行状划痕的形态、方向及自行车后挡泥板变形情况确定,小客车前部左侧与自行车后尾部接触,且接触瞬间自行车与小客车顺行。 根据自行车后车筐由车前至车尾受力变形以及小客车前挡风玻璃左侧破损,车顶左前角凹陷变形情况,确定自行车与小客车接触时为骑行。 六、结束语 自行车与机动车间的交通事故同机动车与机动车间的交通事故相比,情况比较复杂,研究也比较少,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因此,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必须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将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的能力,才能在该领域有所发展,才能更好的解决交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010 年 4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