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42555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题(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 下列选项中,两个国家都属于中国的陆上邻国的有:A. 韩国、菲律宾B. 老挝、孟加拉国C. 俄罗斯、蒙古D. 尼泊尔、泰国2.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比重增大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3. 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A.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B.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2、,耕地后备资源不足C.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D.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如图所示 4. 暑假期间小明乘高铁从上海到昆明旅游,沿途看不到的景观是:A. 成片的稻田B. 漫山遍野的茶园C. 小桥流水村落D. 荒漠、戈壁、草原5. 铁路运输的特点是:A. 运输量大、连续性强B. 速度慢C. 受天气变化影响大D. 运费高6. 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下面关于、两条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中游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B.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黄金水道”C. 两条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流入太平洋D. 有凌汛现象,无结冰期是两河

3、共同的水文特征读图回答问题。 7. 图中连接南京与上海的铁路干线是:A. 京沪线B. 京九线C. 京广线D. 沪杭线8. 从上海运输五千吨钢材到南京,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A. 公路运输B. 铁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海洋运输9. 图中区域所在的工业基地是:A. 辽中南工业基地B. 京津唐工业基地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10. “苏、湖熟,天下足”,该区域是我国著名“鱼米之乡”。下列的地理条件中,与该区域成为“鱼米之乡”有关的是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气候高温多雨河湖众多、水田广布 土壤以黑土为主A. 与 B. 与 C. 与 D. 与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局部示意

4、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中线工程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分别是()A. 湘、赣、鲁、豫、京B. 鄂、豫、冀、津、京C. 沪、苏、鲁、津、京D. 闽、豫、苏、鲁、津12. 关于东线工程经过的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 多为林地和草地B. 是人口分布最稀疏的地区C. 主要为季风气候D. 沿途经过的绝大部分地区盛产水稻13. 该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A. 地区分布不均B. 季节分布不均C. 年际分布不均D. 水污染严重14. 读“黄河下游开封河段”示意图,完成题目该图所示景观容易引起的后果是:A.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B.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 下游河道决口改道D. 入海口土地盐碱化读我国

5、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和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15.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属于A. 亚热带B. 半湿润地区C. 半干旱地区D. 中温带16. A地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方面是A. 全年气候湿热B. 降水不足C. 雨热同期D. 冬季有低温读“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完成下列题 17. 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 甲冀石家庄B. 乙湘长沙C. 丙秦西宁D. 丁鄂武汉18. 图中山脉,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又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 和B. 和C. 和D. 和19. 关于丙图中山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B.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C. 山脉

6、北侧年等降水量在400mm以下D.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2017年西成高铁(西安-成都)正式通车运营,这是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铁路很多路段都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灯泡”型线路。读图8,完成2021题。20. 西成高铁很多路段设计成“灯泡型”线路的主要目的是A避开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B尽量少占用耕地C尽量使铁路线坡度更平缓 D减少沿途植被的破坏21下列描述与西成高铁途经地区风土人情不相符的是A黄土地与紫土地遥相呼应 B.柑橘园与椰子林斑斓交织C崇山峻岭与大河急流动静相融 D.川剧与秦腔激情碰撞2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

7、的是A全国各地普遍受到寒潮侵袭 B. 台风只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 D.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23.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方地区 B. 气候湿热,农作物一年收获2至3次C地气温比地高 D.地形是造成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24.关于图中河流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沙量大 B.无结冰期C.自北向南流 D.b曲线反映了河段流量变化特点25.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C.南水北调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D. 地

8、下水和冰川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26.读下面“我国地形图”;“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填出图中代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_盆地: G_ 高原:E_ 平原:F_(2)大兴安岭西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3)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B.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东高西低,呈网格状分布27.下面是中国土

9、地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8分)(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是耕地中的_(“旱地”或“水田”),是耕地中的_(“旱地”或“水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_(山脉)-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地理事物分界线,与我国东部一月_等温线大体一致,与我国东部_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2)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_和_(地形类型);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地形类型);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1)从图中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_气候区,降水集中在_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2)甲地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夏季_,冬季_。(3)丁地大体位于青

10、藏高原,形成独特的_气候。(4)说出甲、丙两地的降水差异的原因是:_因素。(5)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_、_。29.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向东注入_海;(2)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是因为形成了著名的“_”;(3)从图中看,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上、中、下)游河段;(4)图中A所在的地形区为_;(5)针对A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有()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开垦梯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林、牧多种经营修建挡土坝、水库等工程A. B C D30.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

11、铁路线的名称:_,_,_,_。(2)铁路线连接了我国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工业基地。(3)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甲发展淡水养殖为主B乙发展种植业为主C丙发展林业为主D丁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4)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的差异,其中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条件的差异。粮食作物形成了南_北_的分布格局。31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美丽富饶,景色迷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是 海峡;B 省区的简称是 (2)据图1,描述海南岛的河流流向特点 _2015 年海南环岛高铁全线运营,海南形成

12、了“环岛三小时交通圈”,游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3)据图分析海南岛高铁环岛分布的主要原因 _ (4)海南环岛高铁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台风侵袭高温高湿地表崎岖滑坡、泥石流多发 A B C D32.东营,我可爱的家乡。黄河从这里入海,油田在这里诞生。读东营市行政区划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1)黄河东营段是凌汛发生的主要河段之一,请据图分析原因 。(2)东营市能源资源丰富,其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3)黄河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形成新的土地。但近年来由于黄河泥沙含量的降低,新生土地面积增长速度变缓。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5CADDA 6-10CACCB 11-15BCACB 16-20CDDCC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