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4195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论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扶正与祛邪法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病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则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临床应用扶正祛邪法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正邪两方消长盛衰的情况,并根据正邪和矛盾斗争中的地位,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和先后。 1 扶正祛邪法在祖国医学中的运用 祛邪与扶正结合在一起的治法在祖国医学中是很普遍的,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独特创举。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的“诸呕吐,各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所用的蠲饮止呕法是属于祛邪安正法;而“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则属于扶正祛邪法。又如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篇有云:“

2、隔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坚,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 ”此因本症已属正虚邪滞阶段,必须凉温并用,消补兼施。总之在治疗中要遵守祛邪不忘顾正,扶正为了祛邪之原则。 2 扶正祛邪法在内科疾病中应用 气虚感冒,由于卫气不固,外感风寒,气虚托送无力,邪不易解,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治以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等,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可伍以玉屏风散加减。又如肺系疾病(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喘支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更注重肺气的2宜发功能,因肺气失宣却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等症状,并根据肺

3、胃相生原理,临床上习用三拗汤和六君子汤,喘者配以三子养亲汤,从而收到健脾益气以扶正,宣肺平喘以祛邪之目的。再如充血性心衰患者,尤其是右心衰竭患者,其症状主要是各脏器慢性瘀血而发生的功能改变,如胃肠瘀血可出现腹胀、便秘、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肾淤血可出现少尿,夜尿增多。体征除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外,多数有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脏杂音,下垂性水肿,甚至致胸水、腹水等,这类患者在西医病因、诱因治疗、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基础上(祛邪治疗)临床上多选用健脾胃,行气血,助消导的香砂六君子汤以扶正,中西医结合,不仅提高了疗效,促进了食欲,改善了患者体质,同时减轻了因利尿剂的使用所致的电解

4、质紊乱。 3 扶正祛邪法在皮肤科、儿科中应用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本证多由素体气血亏虚,腠理不密,营卫不和,卫气失固导致机体正气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正如素问遗篇 刺法论 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素问评热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故用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散以扶正,加禅衣、僵蚕、乌梢蛇、羌活、刺蒺藜、搜风、散风以祛邪,验之临床有效。小儿自汗证,以头部肩背明显,动则益甚,平时易于感冒,多属表虚不固,卫失外护,遍身汗出,神疲纳呆者,多为营卫失调,腠理不密,临证多用玉屏风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扶正散邪调以达营卫,汗多者加龙骨牡蛎,纳呆者配莪术、鸡内金、砂仁以3磨积消食,临床多例,效果亦

5、佳。 4 扶正祛邪法对慢性乙肝临床治疗思维的影响 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与调节免疫需双管齐下,一方面要“祛邪”即抗病毒治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另一方面要扶正;即通过免疫调节,改善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人免疫状态与中医肾脾关系最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最大的腺器官,也是免疫细胞的主要寄居场所,脾脏亏虚,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比正常人低下,病毒性肝炎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力功能低下,是导致该病趋向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调整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力是治疗本病的一个主要途径。不少中药确有良好的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缓和持久,且有综合调节作用及副作用少。甚至一剂

6、汤药具有多种免疫作用,如黄芪有调节免疫作用,促进抗体生成,使慢性乙肝患者 IgG 升高者下降,使 CH5O 和 C3 明显升高,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 T 淋巴细胞功能,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何首乌不仅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影响,且对 HBV-DNA 有抑制作用,大黄降酶利胆改善循环,促进肝细胞修复,激发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且有抑制 HBV-DNA 的作用等等,这些现代药理研究为中医治疗乙肝提供了物质基础,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总之,扶正祛邪法在中医临床上是普遍使用的,是中医学的独特创举,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体现,反映了宏观医学和微观医学的联系,让新医学模式更加了解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神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