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后简答(1-5)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39169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课后简答(1-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据库课后简答(1-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据库课后简答(1-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据库课后简答(1-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据库课后简答(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课后简答(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管理?答:数据是用于承载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4.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建立、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大型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是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纵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库的传输功能。5.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6.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每级模式结构的作用。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2、是指逻辑模式、外模式(子模式)、 内模式(物理模式)。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外模式是对各个用户或程序所涉及到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征的描述。内模式是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 作用:逻辑模式是系统为了减小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并对所有用户的数据进行综合抽象而得到的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通过外模式,可以方便用户使用和增强数据的安全性。通过设计内模式,可以将系统的模式(全局逻辑模式)组织成最优的物理模式,以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改善系统的性能指标。7.DBA指的是什么?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DBA: 是“数据库管理员”的简称,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高级用户,全面负责

3、数据库系统的管理、维护、正常使用等工作。主要职责:1)参与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决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已获得较高的存取效率和存储空间利用率。3)帮助终端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4)控制和监控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访问,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5)监督控制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负责定义和实施适当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6)改进和重组重构数据库,负责监视和分析系统的性能。9.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文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的含义。答: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

4、个属性来刻画。实体键: 实体键是指能够唯一地标识实体集中的每个实体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用于把某个实体个体与其他实体个体区分来开。也称为关键码。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 是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三种联系类型,分别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记录: 记录也称为元组,指的是关系中的一行数据,用它描述实体。它是数据项的有序集,即一个记录是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项: 数据项也称为分量,是数据库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指某个元组对应列的属性值,用来描述属性的

5、数据。字段: 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称为字段。 记录型: 记录型指的是关系的框架。文件: 文件是一个具有符号名的一组同类记录的集合,包含记录的结构和记录的值。将一个关系中的数据实际存储起来就形成文件。 实体模型: 实体模型也就是信息模型,是现实世界事物及其联系的抽象表示。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用图解的方法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的形式,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三个要素。第二章1.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有哪几类?答:关系模型中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2.简述关系模型的特点和三个组成部分。答:特点:1)数据结构简单在关系模型中,数据模型是一些表格的框架,实体通过关

6、系的属性(即表格的栏目)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表格中的公共属性(可以不同属性名,但必须同域)表示。结构非常简单,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一看就明白。2)查询与处理方便在关系模型中,数据的操作较非关系模型方便,它的一次操作不只是一个元组,而可以是一个元组集合。特别在高级语言的条件语句配合下,一次可操作所有满足条件的记录。3)数据独立性很高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可以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位置,而只须给出数据所在的表、属性等有关数据自身的特性即可,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网状模型和层次模型不同,关系模型一开始便注重理论研究。在数据库领域专家的不懈努力下,关系系统的研究日趋完善

7、,而且也促进了其它软件分支如软件工程的发展。组成:1)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2)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集合3)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3.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那些方面?为什么只限用规范化关系?答: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同一属性的数据具有同质性,即每一列中的分量必须来自同一个域,必须是同一类型的数据。2)同一关系的属性名具有不能重复性,同一关系中不同属性的数据可出自同一个域,但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3)关系中列的位置具有顺序无关性,说明关系中的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但要连同属性名一起交换,否则将得不到不同的关系。4)关系具有元组无冗杂性,即关系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5)关系中的

8、元组位置具有顺序无关性,说明关系元组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6)关系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关系关模型要求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关系模式必须满足一定的规范条件。关系规范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即所有属性值都是原子的。5.举例说明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与联系答:连接运算符是“=”的连接运算称为等值连接。它是从关系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第三章2.SQL有什么特点?答:1)语言简洁,易学易用。2)高度非过程化。

9、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4)具有自含式语言和嵌入式语言两种使用方式。5)功能强大。3.解释基本表、视图、索引、系统权限、对象权限、角色的定义。答: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用图解的方法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的形式,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三个要素。视图: 视图是数据库中的虚拟表,由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用于让用户变换角度来操作基本表。索引: 给一个基本表根据某个和某些字段建立顺序的方法称为索引。建立索引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加快查询速度和保证行的唯一性。系统权限: 系统权限指的是数据库用户操作数据库系统的权力,由具有DBA特权的用户授予其他用户。对象权限: 对象权限指的是数据库用户操作数据库对象

10、的权力,由DBA或对象所有者授予。角色: 角色是多种权限的集合,可授予用户或其他角色,用来简化权限的管理。5.叙述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和联系。答:等值连接是从关系R和S的广义笛卡儿积中选取A和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6.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设置视图机制有什么优点?它与数据表间有什么区别?答: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视图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看待数据库数据的方法与途径,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对象。其优点有:(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11、(3)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4)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被删除,我们也可以在一个视图上再定义新的视图,但对视图的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操作相对于数据表来说,则有一定的限制。即有些视图逻辑上是肯定不能修改的。第六章4.什么是数据抽象?主要有哪两种形式的抽象?答:数据抽象是概念设计的第一步,所谓抽象即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人、事、物的人为处理,抽取人们关系的共同性,去掉一些非关键的细节,并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形成某种模型。分类和抽象两种形式。5.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试述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答:把需求分

12、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概念模型表示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步骤:1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E-R模型,即设计用户视图。2集成各局部E-R模型,形成全局E-R模型,即视图集成。6.试述逻辑设计的步骤及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并举例说明。答:1)实体的转换2)联系的转换3)特殊情况的处理第五章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它和计算机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2.数据

13、库的完整性约束性条件可以分为哪几类?答:1)静态列级约束2)静态元祖约束3)静态关系约束4)动态列级约束5)动态元祖约束6)动态关系约束3.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答:1)丢失更新2)“污”读3)不可重读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就是并发控制。最常用的并发控制技术是封锁技术。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5.简述事务的概念和四个属性。答:事务是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属性:1)原子性2)一致性3)隔离性4)持久性8.什么是封锁?封锁的基本类型有几种,含义如何?答: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封锁类型:1)排它型封锁:又称写锁,简称X锁,用于修改数据时使用,它采用的原理是禁止并发操作。2)共享封锁:又称读锁,简称S锁,它采用的原理是允许他用户对同一数据对象进行查询,但不能对该数据对象进行修改。9.如何利用日志文件恢复事务?答:根据日志文件进行重做队列和撤销队列处理10.简述事务故障及其策略。答:事务故障是指事务没有到达预期的终点,使数据库可能处于不正确状态。策略:1)反向扫描文件日志,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2)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4)继续操作,直到读到该事务的开始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