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A卷.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25858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9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A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A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A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A卷.pdf(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二 A卷 一 选择题 共 16题 共 32 分 1 2 分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钢铁生锈 C 蜡烛熔化 D 纸张燃烧 2 2 分 下列物质中 富含蛋白质的是 A 牛奶 B 鲜橙汁 C 矿泉水 D 啤酒 3 2 分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点燃的条件下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 在点燃的条件下 硫在氧气里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 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气具有氧化性 D 铁 硫 蜡烛在氧气中的燃

2、烧都是化合反应 4 2 分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 测定溶液的pH时 可将pH试纸直接插入该溶液中 C 配制稀硫酸时 可慢慢将蒸馏水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并不断搅拌 第 2 页 共 16 页 D 称量固体NaOH 时 不能将固体放在纸上直接称量 5 2 分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泼洒沙土熄灭篝火 B 灯帽盖灭酒精灯 C 在加油站内吸烟 D 楼道配备消火栓 6 2 分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 扑灭电器 图书 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 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 水果 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 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

3、立即开灯检查 D 炒菜时油锅着火 可立即加水灭火 7 2 分 2016 十堰 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 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加物质或方法 A除去硫酸钠中的硝酸钠溶解 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过滤 蒸发 B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 C除去 CO2中少量的HCl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再通入 浓硫酸 D鉴别 NH4NO3 固体和 NaOH 固体加水溶解 A A B B C C D D 第 3 页 共 16 页 8 2 分 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 试判断他 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S 32 O 16 C 12 H 1

4、 A S O2 SO2 B 2CO O2 2CO2 C 2H2 O2 2H2O D CH4 2O2 CO2 2H2O 9 2 分 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高温下 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 粉末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色 二氧化碳显酸性 C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该气体可能是CO2 D某溶液中滴入氯化钡试剂有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SO42 或 Ag 等离子 A A B B 第 4 页 共 16 页 C C D D 10 2 分 向 AgNO3和 Cu NO3

5、 2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 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有 Ag生成 B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 Cu2 C 一定有 Cu生成 D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 Ag 11 2 分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 2 分 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 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CaCl2 NaNO3 B NaOH NH4 2SO4 C Na2CO3 Ca OH 2 D FeCl3 K

6、NO3 13 2 分 现有Na2S Na2SO3组成的混合物 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则该混合物中 第 5 页 共 16 页 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46 B 48 C 50 D 52 14 2 分 甲 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1 时 5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 的甲 B 将 t2 甲 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溶剂的量不变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 等 C t2 时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分别将 t2 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 可能都有晶体析出 15 2 分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

7、的实验操作 正确的是 A A 第 6 页 共 16 页 B B C C D D 16 2 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 祥云 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5O2 X 3CO2 4H2O 由此 可知 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A C3H7OH B CH4 C C2H6 D C3H8 二 解答题 共 9 题 共 55 分 17 8 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12 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相对原子质量为22 99的元素属于 元素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Ne 的化学性质 F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3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 质子数不同 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8、 中子数不同 第 7 页 共 16 页 4 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A族 18 4 分 2016 兰州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如图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2 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图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3 为防止旅途中皮肤的以外擦伤感染 常备有碘酒 碘酒中的溶质是 4 沙里淘金 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以 填 单质 或 化合物 形式存在 19 6 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 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石油 2 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

9、 要途径是 3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 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 发展模式 下列发电形式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是 填数字序号 水力发电 风力发电 天然气发电 太阳能发电 垃圾焚烧发电 4 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同时 它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以CO2和 NH3合成尿 素 CO NH2 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 该反应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同时有水生成 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5 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 主要用做致冷剂 若干年后 科学家发现氟利昂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得 第 8 页 共 16 页 到的氯原子能破坏臭氧层 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下图

10、所示 请回答 在以上臭氧分子被破坏的过程中 氯原子所起的作用是 实验室还可将氧气通过 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 若在反应中有30 的氧气转化为臭氧 则所得混合气中氧气与臭氧的分子个数比为 20 3 分 过氧化钠 Na2O2 为淡黄色固体 可用作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工业制备的主要 流程如下 1 反应条件略去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 已知过氧化钠 Na2O2 产生氧气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 2CO2 2 Na2CO3 O2 理论 上 156g 过氧化钠可制得氧气质量为 g 21 7 分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 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

11、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 原 因是 课后清洗仪器时 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溶液又变为紫色 原因是 2 小颖还发现 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 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 她用少量 稀盐酸将其清洗干净 原理是 3 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铝是活泼金属 生活中的铝锅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原因是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 主要成分是Fe2O3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为验证某脱氧保鲜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 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此脱氧剂中 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并 第 9 页 共 16 页 且意外地闻到了一股臭鸡蛋的气味 原来此脱氧剂中除含铁粉外还含有硫化亚铁 FeS 硫化亚铁与稀盐 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生成两种新

12、的化合物 温馨提示 铁元素在该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 其中有一种是硫 化氢气体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 5 分 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 有一题为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两瓶无色溶液 提出问题 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1 实验方案 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分析 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代号 2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 小琪同学将A B C 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 中 充分反应后 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该溶液中除水 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NaCl CaCl2 HCl NaC

13、l CaCl2 NaOH 3 反思与拓展 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 它是 填序号 理由是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 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 下列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 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pH试纸 b 硝酸银溶液 c 紫色石蕊试液 d 铜 e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第 10 页 共 16 页 23 6 分 用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和酚酞溶液 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无色溶液A 是 仪器 C 的名称是 2 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步骤 的操作名称是 5 实验步骤 和 两次使用了滴管 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填 或 24 9 分 实验室用

14、辉铜矿 主要成分为Cu2S 含少量 Fe2O3 SiO2 制备碱式碳酸铜的主要实验流 程如下 已知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酸 1 浸取前辉铜矿粉碎成细颗粒 目的是 2 硫酸浸取时 Cu2S被MnO2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O2 Cu2S 4H2SO4 2MnS O4 2CuSO4 S 4 滤渣 的成分为MnO2 单质 S和 写化学式 3 浸取时 Fe2O3溶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研究发现若先除铁再浸取 浸取速率明 显变慢 其可能原因是 4 沉锰温度不宜过高 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 还能 第 11 页 共 16 页 5 赶氨 时 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 以减小氨气的溶解度 6 滤液 中溶质主要

15、是 NH4 2SO4 要得到其晶体可采用蒸发浓缩 过滤晾干 7 经过滤得到的产品碱式碳酸铜需要洗涤 烘干 其中洗涤的方法是向盛有碱式碳酸铜固体的过滤 器中加入 填字母序号 重复几次即可洗净 a Na2CO3 溶液 b 蒸馏水 c 稀盐酸 25 7 分 现有一种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物 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 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 逐 滴 加 入 稀 盐 酸 并 不 断 振 荡 首 先 发 生 反 应 Na2CO3 HCl NaHCO3 NaCl 然 后 才 发 生 反 应 NaHCO3 HCl NaCl CO2 H2O 已知 该温度下CO2密度为 1 98g L 实验测得产生的C

16、O2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图 1 当加入 g 盐酸时 才开始产生CO2 图中 V mL 2 请计算 所加入盐酸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原样品中Na2CO3 和 NaHCO3 的质量各是多少 百分数精确到0 1 质量精确到0 01g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16题 共 32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第 13 页 共 16 页 16 1 二 解答题 共 9 题 共 55 分 17 1 17 2 17 3 17 4 18 1 18 2 18 3 18 4 19 1 19 2 19 3 19 4 19 5 第 14 页 共 16 页 20 1 20 2 21 1 21 2 21 3 22 1 22 2 22 3 23 1 23 2 23 3 23 4 第 15 页 共 16 页 23 5 24 1 24 2 24 3 24 4 24 5 24 6 24 7 25 1 第 16 页 共 16 页 2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