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25137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 4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及农业地域的形成本题型20092018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60%)设题角度情境模型考查概率考情分析图像判读给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农业生产模式图,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征9%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等相关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充分结合区域特征,将农业区位理论情境化和区域化,可有效提高解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条件对农产品种类影响较大,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原理运用农业区位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征分析与对比55%逻辑推理给出典型地区农业生产相关文字材料,推断相关特征36%(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2018湖北黄冈市模拟

2、荔枝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 B土壤C市场 D水源2区被划分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弱 B降水少C多大风 D易出现低温冻害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于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则其分布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且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荔枝生产区大致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带状,由此判断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以热量为主)。选A。第2题,据材料可知,荔枝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

3、高,且以山区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其海拔较高),冬季气温偏低,由此判断该区域被划分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选D。答案:1.A2.D2018河南濮阳一模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种植业为主,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下图为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奇台县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B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地处背风坡,

4、流沙侵蚀少4当地农事最繁忙的时段是()A24月 B59月C912月 D12次年2月5奇台县为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开垦荒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C兴修水库,改善灌溉条件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解析:第3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新疆,气候干旱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山麓灌溉水源充足,这是其能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故C正确。第4题,该地旱作农业是“靠天收”的,主要是指水源决定农业生产。当地气候干旱,农业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春末至秋初时节气温高而融水量大,故59月是农业生产的忙季。第5题,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就是改善严重依赖融水水源的方式。则可通

5、过提高科技,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对水的依赖度,故D正确。答案:3.C4.B5.D2018山东潍坊二模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68题。6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7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旱涝灾害频繁 B种植经验缺乏C劳动力 D机械化水平低8在1964年

6、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河湖众多政策引导兴修水利科技进步A BC D解析:第6题,水稻生长耗水量较大;材料显示该地“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则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水源充足。第7题,由“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决定“治水”等信息,以及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可判断旱涝灾害是最大制约因素。注意“历史悠久”说明种植经验丰富,山东人口密度大而劳动力丰富,水稻对机械化要求不高。第8题,“县委县政府决定”体现了政策因素;“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体现了兴修水利;故B正确。答案:6.D7.A8.B2018福建泉州二模温度适宜度反映气温对水稻种植制度、方

7、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有利于水稻生长),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图1示意20112015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分布,图2示意丙地20112015年早稻提前移栽(插秧)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变化。据此回答910题。9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A地形起伏季风环流 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C植被覆盖河网密度 D地形起伏海陆位置10丙地区早稻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A增大冻害风险 B增加灌溉水量C减少高温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解析:第9题,早稻一般在春季种植,此时气温高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同时图中乙地位于武夷山的东南侧而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适宜;甲

8、地地势较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故影响因素是地形、季风环流。第10题,图示提前10天与正常相比,温度适宜度增大、高温日数减少,则可减少高温危害日数,即C正确。答案:9.A10.C2018石家庄二模荷兰(位于西欧)是世界公认的花卉王国,花卉出口量占全球花卉贸易量的60%70%。荷兰的花卉种植绝大多数在玻璃温室进行,其温室增热与降温成本较低,许多农场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品种。据此完成1112题。11荷兰玻璃温室增热与降温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荷兰()A风能丰富,电价低廉B科技水平高,设备调控效果好C冬季温和,夏季凉爽D终年受暖流影响,平均气温高12荷兰许多农场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

9、品种有利于()迎合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土壤养分的保持与平衡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花卉产量和质量的提高A BC D解析:第11题,花卉适宜温和的气温环境。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故玻璃温室增热与降温成本较低。第12题,农场专业化生产,利于提升某类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并有利于这种产品的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答案:11.C12.C2018广东佛山二模蕉麻在菲律宾广泛种植,棉兰老岛是其产地之一。蕉麻生长要求高温、高湿,排水良好,宜静风或微风环境。读图完成1314题。13棉兰老岛蕉麻种植业的特点是()A机械化程度低 B生产方式粗放C水利工程量大 D市场适应性强14与地相比,地蕉麻在510月生

10、长期的优势条件是()A降水较多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小 D土层深厚解析:第13题,蕉麻种植业类似于水稻种植业,需要较多劳动力,菲律宾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故机械化程度低。图示蕉麻种植区地势较高,自然条件利于排水,故水利工程量不大。第14题,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510月盛行西南风;图示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地位于迎风坡;结合蕉麻生长宜静风或微风环境;故地优势条件是风力较小。答案:13.A14.C2018湖北七市州协作体一模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

11、。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据此完成1517题。15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A喜光喜热 B适应性强C耐贫瘠 D根系发达16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A保持水土 B提高土地生产力C减小昼夜温差 D改善局部小气候17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茎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A水资源短缺 B土地退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水体富营养化解析:第15题,生长在墨西哥高原上、台湾的高山上,而海拔高的地区一般气温不高,则可能不喜热;路旁或茶树附近一般光照不太

12、强,则可能不喜光,故A符合题意。生长在路边、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说明适应性强、耐贫瘠、根系发达。第16题,该花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则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而利于茶树生长,故B正确。第17题,该花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引种到新地区后,可能侵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则C正确。答案:15.A16.B17.C2018福建4月质检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1820题。18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A土壤酸化 B土壤沙

13、化C土壤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19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滴灌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20该大棚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解析:第18题,图示连作8年后,变化的主要是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减小(说明酸性增强);而有机质含量增加不是退化的表现。第19题,图示连作15年各项指标变化较小,而连作8年至12年后,040 cm深度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下降、020 cm深度土层的酸性增加;而深层土壤有机质和酸碱度变化不大。则可深耕土壤,使下层土壤物质得以利用,从而减缓土地退化速度。第20题,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不可能是沙漠;且pH总体大于7,呈弱碱性;而南方土壤多呈酸性,北方的呈碱性;据此可判断可能位于黄淮海平原。答案:18.A19.D20.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