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4517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和平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理学研究问题经常需要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点”概念的引入,从物理学思想方法上来说,是属于( )A观察、实验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C类比的方法D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2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慢的起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发现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开动,则前、后两次乘客分别采用的参考系是( )A自己坐的火车,站台B站台,对面的火车C两次都是对面

2、火车D两次都是站台3物理概念的引入是出于研究实际问题的需要,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物理概念使用准确的是( )A短跑运动员起跑快指的是全程的平均速度大B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做质点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l0min,指的是时刻D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m4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3m/s,对此速度正确的理解是( )A在该时刻的前1s内,物体的位移为3mB在该时刻的后1s内,物体的位移为3mC若从该时刻起物体作匀速运动,则以后每秒内的位移是3mD在该时刻的前0.5s和后0.5s内,物体的位移共为3m

3、5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増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不断增大_6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増加,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

4、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AX40,Y24BX45,Y24CX60,Y22DX50,Y2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都有多个是正确的,完全正确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运动图象可以形象地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如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B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A物体速度B20s末A、B两物体相遇C020s过程中,A、B之间距离不断增大D40s末时,B物体速度是A物体速度的2倍8火箭的发射过程极为复杂

5、,但忽略次要因素后,可将其运动过程简化。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t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速度B在t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C在t2t3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D在t2t3时间内火箭速度方向向下9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减小,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若物体加速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II卷非选择题(共64分)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2分)1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为3000

6、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1.5倍,起飞过程和着陆过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11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的运动,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必须在2.5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 m/s,此种情况下,汽车的刹车距离为 m。四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12用下图实验装置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0、1、2、3、4、5、6、7、8、9九个测量点,相邻两测量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测量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便可测得重力加速度值。(

7、1)实验中,除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选用的器材是 。A秒表和刻度尺B刻度尺和交流电源C速度计和刻度尺D秒表和直流电源(2)按图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下端,实验时应在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_(填“之前”或“之后”)释放纸带。(3)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一定是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某同学想到还可用画图象的方法得出重力加速度,为使画出的图象为直线,且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他可以做_图象,其中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是_,纵轴

8、表示的物理量是_。五、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13(5分)以3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取l0m/s2,(1)画出该物体运动的vt图象,并标出必要的坐标值(2)竖直上抛运动上升下降的整个过程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出结论的理由是什么?(3)某同学想计算上述竖直上抛运动07s的位移,于是他利用公式,将v030m/s,t7s,a10m/s2代入公式,得出位移:x35m,该同学认为计算出现了问题,因为位移不可能出现负值,你同意吗?请说明原因14(5分)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时间t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1)简要说明如何估算井口

9、到水面的距离(2)用这种方法估算的结果,与井口到水面的实际距离存在误差,请说出两个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分别说明该原因会使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一辆卡车正在平直公路上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路口处亮起红灯,于是立即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卡车速度减小到2m/s时,信号灯转换为绿灯,司机又立即放开刹车,换挡加速,只用了减速过程三分之二的时间就匀加速到了原来稳定时的速度己知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到原来的速度一共经历了10s,整个运动

10、过程不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求:(1)汽车减速和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2)从开始刹车算起,2s末和8s末的瞬时速度16(4分)某校体育课上正在进行100m短跑测试,一同学从起点由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5s后改做匀速运动直至冲过终点线,接着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经1.5s进入迎接区,如图所示,求:(1)该同学的100m成绩是多少(2)终点线到迎接区的距离是多少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于C点,己知AB4m,BC6m,整个运动历时10s,求:物体沿AB和BC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2在

11、一次直升机飞行表演中,一直升机在地面上空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在11时16分40秒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表演区域,11时20分准时通过C位置。己知sAB4km,sBC8km。求:(1)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答案DADCBBCDACCD111:1 3:21215m/s 18.75m13(1)B (2)靠近 之后 (3)乙 9.60 (4)vt 下落时间 速度14(1)图略,图1分,与t轴交点坐标1分(2)是,因为上升和下降加速度不变 1分(

12、3)不同意,位移为负值表示此时物体在抛出点正方 2分15(1)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1分(2)空气阻力 偏大 人的反应时间 偏小 4分16【解析】(1)减速和加速阶段的时间 2分可得:t减6s t加4s 2分2分 2分(2)2s末的速度 v2v0a1t16m/s 2分6s末的速度 v3v1a2t25m/s 2分17【解析】(1)加速运动的位移 3分则v1a1t110m/s 2分 3分tt1t212.5s 3分(2) 3分附加题:1(1) 2分可得 2分又t1t210s可得 t14s t26s 2分 可得a10.5m/s2 2分 可得a20.33m/s2 2分2(1)2 2分 2分又t1t2200s可得 t1t2100s 2分 2分sAB可得 a10.8m/s2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