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必修4.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3914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临海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必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登高锦瑟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积累杜甫和李商隐的有关文学常识2、试背诵这两首诗。【学习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风、猿啸等)品味诗歌意境(悲凉、冷清等)的技巧。【学习难点】: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预习案】:1.知识链接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代表作: 、 、 等诗,皆为人传诵。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 ,号 ,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

2、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潦倒终身。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 。2、背景资料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近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 登高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锦瑟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

3、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3.字音字型猿啸( )渚( )萧萧( )双鬓( )惘然( ) 4.知识回顾(1)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2).吾恐季孙之忧, ,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4)、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飞湍瀑流争喧豗, 。(6)、剑阁峥嵘而崔嵬, , 。5.疑难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请记录下来。【探究案】: 登高学习目标 1、掌握由诗歌意象(风、猿啸等)品味诗歌意

4、境(悲凉、冷清等)的技巧。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课堂合作探究与展示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给人什么感觉? 3、颌联,写了几种景物?基本的感情基调是什么?4、前两联主要是以 为主,后两联又是以 为主。(填表达方式)5、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当堂检测】:尝试背诵这首诗,看哪组同学背的又快又好。【小结与反思】学完第一课时之后,你有哪些感悟,请简

5、要记录。 锦瑟学习目标:1、 了解并积累锦瑟中的典故2、 了解诗中哀怨的基调、凄迷的意境、华美的语言。 课堂合作探究与展示1、 本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2、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3、 请写出诗中所用的典故或传说,并加以阐述。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石栈( ) 锦瑟( ) 峥嵘( ) 渚清( )崔嵬( ) 惘然( )抚膺长叹(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地崩山催 一夫当关 朝避长蛇 萦绕B渚清沙白 艰难苦痕 风急天高 潦倒C东船西舫 天涯沦落 沧海月明 谪居D千呼万唤 杜鹃啼血 义愤填膺 锦瑟3. 登高前四句所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

6、样的感情? 4、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 5、相见时难别亦难,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夕阳无限好, _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身无彩凤双飞翼, 。【课后拓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2)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花 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小结与反思】学完本课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记录下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