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721945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情日记3篇】“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 下面提供的文章可用于工作中写作参考,提高效率,如果文档有不合适的地方可留言以便进行改进。 关于底图如果不需要图片或是要更换图片,只需要双击页眉便可删除或替换图片。 目录1.“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2.20xx年毕业生实习计划范文3.20xx年公务员年度工作计划报告“国培计划”研修日记1“国培计划”研修日记_年12月20日星期一今天的学习任务相对比较宽松开展小组“工作坊”集体备课。 我们组的任务是实用类教学,确定的课题是别了,大不列颠尼亚。 由于我们组的老师大都是江苏、浙江、广东的老师,所以,由谁主讲大家都表现出“谦让”的风格,最后我提议,还是由年龄最小的老

2、师来上课我们组的组长高冰峰老师。 评课专家就由我这个全组最老的老师和毛剑飞老师充当去评论别的组的课。 整整一天,我们都在争议,首先是对文本的解读,争了一个上午,有人认为新闻的特点不能不讲,因为这是人教版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和初中要有一个衔接,我觉得倒未必要认真讲,带过即可,结果后来大家确定为通过文本的解读“温习”新闻,这个方式我认为是妥当的。 其次争的是要教给学生什么。 大家虽然知道从解读文本的角度看,就是抓住文本、解读文本,但具体是什么,却争议了很久,组长请我谈谈看法,我就提议,重点是不是放在对“最别致”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最别致”的地方。 大家觉得这是可行的,既符合新闻的特点,也符

3、合新课程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探讨怎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问题了。 有人认为,可以先让学生概括新闻事件,也可以列表概括,再让学生根据新闻的一般结构写一则新闻,组长还说,他也将根据本文动笔写一篇新闻(目的是用这篇文章和原文作对比),随后再进入到探究“最别致”这一环节对此我也提出我的担忧,要在一节课里做到读写结合,恐怕会既花时间,又无法展开充分探究活动。 探究“最别致”这一环节又引发发家的讨论,有人认为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展开讨论为好,有人认为最好还是教师先确定一个讨论的范围,比如标题、选材、表现手法、语言四个方面,以免学生走着。 我认为,不确定探究范围,这是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4、,需要教师做各方面的预测和准备,并具备应对学生各种提问,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要是我是学生,我就会提这样一些问题英国人为什么要选择乘船离开而不是更快捷的飞机?为什么要选择使用日落余音这首曲子作降旗音乐?如果规定探究范围,那么教师就不会显得很辛苦,只要在规定的四个方面准备充分即可应对学生的问题,但这样势必限制学生的个性思考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 争议到最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只好留给组长去思考了,但是,临散会之前,我和其他两位老师还是提醒组长,在探究环节,最好还是不要使用原材料来做比较,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可能会花时过多,关键是将无法做比较至少在选材方面无法比较。 一天下来,我觉

5、得收获挺大,因为这种备课方式很值得推广,我觉得可以叫做“探课”,就是探究面对文本时每个人在“教什么”“怎么教”上的不同观点,通过思考、讨论、形成适合自己、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做是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 想想我校的老师,往往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做得还不够到位和彻底,我想可以推进这项工作,比如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这样,至少可以考虑每个月就一篇文章开展这样的活动,以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得更快一些、更成熟一些。 _年12月21日星期二上午听完两节文言文课,我们都感慨多多。 高中语文教学千万不要急着针对高考来开展教学。 还是扎扎实实去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为佳。 比如学生

6、的阅读是最应当培养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如何通过速读、默读、精读来积累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都应当积极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比如,演说能力,看似简单,但学生的演说能不能达到作为高中生应当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学生主动提问和主动发言的习惯,这和学生的自信态度有关,那么语文教学又该怎样培养这种态度?这些看似和高考无关的东西,却为高考奠定了最为基本的功底,更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八一中学就是如此做的,但他们的高考成绩并没有因此下降。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高一就开设了校内选修课,围绕教给学生什么、为什么要教给学生这些东西以及教师们的专长(特长)设置了四个模块,教师们根据这四个模块自行设

7、计校本课程和教材,结果不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师的智慧,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有的教师利用和北大是近邻的关系,为了赶课,甚至即使赶不上吃饭也去听教授讲课,为自己上好选修课作充分准备申左军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师,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听课,结果不仅今天的课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认可,而且他开设的“孔子告诉你”这门选修课深得学生欢迎。 其次,一个教师的课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我想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人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一个教师深知自己的天职至关重要时,他就会有强劲的动力支撑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觉地不断进取,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反思、感悟来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和教学技能尽管这些东西当

8、前看是需要有名师来引导的。 第三,一个语文教师应当尽量让自己“学富五车”。 李卫东教授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不应该被学生难倒。 当时我颇不以为然,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慨,交流会上我曾问副校长,文言文教师必须背出来是不是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她说不是,但他们学校鼓励教师这样做,这是传统,他们的理念是这是一种带动,更是一种示范显然这已经成为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 看看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占了大多数,但我觉得许多人学习的时间仍然太少,除了学校的事务性工作过多的压在了他们的肩上,使他们不能静下心己给自己去学习、思考、感悟外,就是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比如开展课题研究,甚至还有些老教师不仅自

9、己不研究、不肯指导他们还挖苦他们,面对这个局面,我觉得学校有责任营造良好氛围,给年轻教师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离开八一中学回北大的路上,我就在想名师之所以是名师,因为他是名校的老师,名校的老师之所以是名师是因为他能让学习和研究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习惯。 下午听取了北大教授程郁缀的讲座。 以前曾听过他的“百家讲坛”,不觉得怎么样,因此之前也没有看好他,没想到今天听感觉完全不一样。 分析起古典诗歌真是独到、入微,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名言警语。 比如讲到屈原的故土情怀时,说禽兽尚且“胡鸟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何况是人,如果你身处美国,当你得意时,不要忘了你脚下踩的是别人的土地;当你失意时

10、,不要忘了你背后是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讲到屈原的成就时,他说,要对你的学生说,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目标一。 再如讲到曹操时,他说,大气才能成大器,一个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园里,每一粒泥土里都蕴藏着智慧,这些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辈出。 再比如讲到陶渊明时,他很佩服诗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诗人伟大,他的诗才是好诗看谁都伟大是因为你跪在地上!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真理。 再比如他谈到杜甫时,我觉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谊“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远不会被别人忘记”是非常有道理的,而当前我们中许多人往往以自我为

11、中心,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人。 这些道理和故事其实就是教学财富,真的,我觉得很幸运,能来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顶尖教授对话每一场讲座我都会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和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讨各自的困惑,这些行动,让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也很有感触和体会。 想想当初报名时差点与之擦肩而过,幸好认识了许多朋友,终于将这个机会抓到手。 幸甚至哉,幸甚至哉!_年12月22日星期三中午我们在谈到昨天程教授的课时,我忽然感到,其实他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是即使是古代诗词,也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人的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他们的情怀和内心世界,学习到基本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居然没有离开过古

12、人曾经的沧桑世事,他们所经历的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和将要经历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认知他们在诗词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为我所用,处理好我们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所要追求最高目标。 事实上,我们教育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就是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 这一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文教学中应当好好矫正和贯彻的。 今天听了五节我们教师自己通过“工作坊”集体备课的说课或教学课。 真是深有体会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我们国家

13、级骨干教师集体的智慧都让大家议论纷纷,仁者见仁的,更不用说平时我们在学校里的公开课了。 所以,我觉得,对于开设公开课,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必怀着“被批斗”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见或建议,在教学上,没有哪一个人的意见就是绝对的真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也一样,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无效的,在我看来,只要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适合施展的专长的教学就是好的,至少是对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施教者是你自己,这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虽然我们还要考虑教学是否有效地处理了教材、准确理解了编者的意图。 第三,我们普遍认为,一节课还是应当追求“一得”的,现在我们中

14、的许多老师往往什么都想一下子就塞给学生,结果造成满堂灌,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你的教学感到厌倦,所以,就产生了温教授说的,到了高校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评价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比如作文讲评课“让思维有序深刻起来”,我和几位同学都认为首先是课题就不太好,因为它包括了两个知识点,而要在一节课里解决两个问题,恐怕难以做到甚至一个也无法充分解决,更何况授课者还要求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虽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是不现实的。 其次这节课在谈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要素时,列举了许多条件,这让我们有点眼花缭乱,要是真给学生

15、讲,我想他们也不会很明白、清晰的。 我本人也上过关于提高议论文思辨性的公开课,当初我也是采用对比法、归纳法等,调动了最临近策略、知识分享策略、同材互评策略等多种策略组织教学,但我只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事例展开议论、如何安排议论结构,我觉得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结构的方法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要进行写作训练,只能移到课外,或再用一节课进行专门训练,因此我觉得,我的课还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囚绿记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对学生的问题做了种种预设,对文本展开由浅入深的探究,很好地达到了对文学类文本可以多元解读的目的。 再别康桥也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对教学目的的设计都比较到位。 对此,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还要在这个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学上,是不可能一口让学生吃成一个胖子的更何况,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仅形象不好,也会消化不良,变为病态之人的。 第四,手术刀式的分析教学痕迹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时,老师们很容易就这样做了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语文美感。 温教授提出,每当有了这样的痕迹时,就应当积极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