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565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 四 建议用时 45 分钟 合格基础练 1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汉武帝时 敢私铸铁器鬻盐者 钛左趾 在左脚 趾上挂铁钳 没入其器物 这一规定反映当时 A 限售生活用品 B 出现垄断组织 C 推行抑商政策D 开创工官制度 C 材料体现了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政策 但是并不是限售生活用品 故排除 A 项 盐铁官营政策不等同于垄断组织 故排除 B 项 西周时期开创了 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故排除 D 项 2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贾人有市籍 及家属 皆无得名田 以便农 敢犯令 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 增加赋税收入 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 保护小农经济 D 材料的主

2、旨是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 并且还不能拥有田 地 否则没收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 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 正常发展 是从保护小农经济正常发展的角度去颁布该禁令的 故选 D 项 3 学者吴慧指出 重农抑商 重农是目的 抑商是手段 这一政策 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 退私商而进官商 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 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 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 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 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C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 这样的 重农抑商 必然 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重农 并未提高

3、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抑商 也未 完全抑制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 的确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但 并未揭示材料的主旨 综上所述 C 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4 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 义而资益巨 占良田数百亩 乾隆时 浑源 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 且多置买田地 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 商人仍遵循 以末起家 以本守之 的传统观念 B 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 晋商精明能干 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 官商勾结 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A 商人富裕后之所以买田置地 是因为传统观念 重农抑商 政策的影响 故选 A 项 5 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 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 灯草总 共只值八两银

4、子 但过了几个税关 商税就缴了四两 还没到南京 又遇上了 税关 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A 重商政策B 抑商政策 C 海禁政策D 锁国政策 B 材料中商人陆二的遭遇表明当时对商业实行重税的政策 抑制其发展 故选 B 项 6 宋代鼓励海商招番商来华贸易 番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 听从便 这 说明宋代 A 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 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 C 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D 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D 根据材料 番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 听从便 可知 这一措施是符合当 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 故 D 项正确 7 清政府规定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

5、百张 以抑兼并 过则有罚 这反映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 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 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 材料中的规定 其目的在于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这严重影响了手工 业的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 以西递 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群 如图 与明清徽商关系密切 中国 社科院吕政认为徽商衰落原因是 官商勾结 买田置地 买官 从社会进步 的角度来看 这些最能说明 A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B 封建社会政治腐败 C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实效 D 商人从政是当时首选 A 买田置地 买官 不利于资本

6、的原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注意题干中的 关键词语 社会进步 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诏令 耕者验其丁力 计亩给之 使 贫者有所资 富者不得兼并 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 而转令贫民佃种者 罪之 并且限令王公大臣们 其山场水陆田地 亦照原拨赐例为主 不许过分 占为己业 朱元璋还做铁榜九条申诫公侯 严禁功臣和公侯之家倚势强占官民 田产 摘编自吴蔚 1644 中国式王朝兴替 材料二 清朝奉行 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 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的政 策 多次颁令实行矿禁 并用 处处皆关 则关关有税 限制商业活动 对客 商资本稍多者 又行 劝借 稍有不从 轻则痛行笞责 重则连船拆

7、毁 最 终 多致卖船弃业 摘编自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即禁之后 百货不通 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 行者叹至 远之无方 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 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 海居民 富者贫 贫者困 驱工商为游手 驱游手为盗贼耳 摘编自蓝鼎元 论南洋事宜书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朱元璋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 2 材料二 材料三采取的经济政策分别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 材料三采取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 的共同影响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明清时期 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 政策对社 会转型的影响 第 1 问 根据材料一中 耕者验其丁力 计亩给之 可知 明 朝政府推行按家庭劳动力多

8、少分配土地的政策 根据材料一中 若兼并之徒多 占田以为己业 而转令贫民佃种者 罪之 可知 政府严惩兼并土地者 根据 材料一中 做铁榜九条申诫公侯 可知 政府以法令形式抑制土地兼并 第 2 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是 重农抑商 政策 材料三是 闭关锁国 政策 第 3 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 措施 按家庭劳动力多少来分配土地 严惩土地兼并者 以法 令形式抑制土地兼并 2 政策 重农抑商 政策 闭关锁国 政策 3 影响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造成 了近代中国的落伍等 等级过关练 10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 除了要将斗装满外 还要再多舀上一些 让斗里

9、 的米冒着尖儿 这被称为 无尖不成商 后来慢慢变成了 无奸不成商 该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 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 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 D 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C 无奸不成商 是对商人的贬斥 不是经商技巧 故 A 项错误 重义轻 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 B 项错误 无尖不成商 是对商人做生意的诚信与肚量的正面论述 而 无奸不成商 是对商人的贬低 该变化反映了商人地位低下 故 C 项正确 从 无尖不成商 到 无奸不成商 反 映的是商人地位变化 与商业竞争无关 故 D 项错误 11

10、唐会要 卷八十六 记载 年七月敕 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 稍苦 于百姓 成弊既久 须有改移 自今以后 所出市一物以上 并依三宫直布 不得令损刻百姓 这说明唐代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 政府加强市场管理 C 着手打破坊市界限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的内容 故 A 项错误 从 所出市 一物以上 并依三宫直市 不得令损刻百姓 可知 唐代对宫市货物的价格有限 制 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 体现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故 B 项正确 材料没有 涉及坊市变迁的内容 故 C 项错误 从材料中对宫市的规定无法得出商品经济 的发展状况 故 D 项错误 12 明朝时 杭州张翰的祖先 购机一张

11、 织诸色帛 备极精工 每一下 机 人争鬻之 计获利当五之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 后增至二十余 自是家 业大饶 另一碑刻资料记载 苏城机户 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 资 经营 机 匠计工受值 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A 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 C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C 由材料信息来看 先 购机一张 后增至二十余 反映了织机规模扩 大 由碑刻资料记载分析可知 机户 机匠属于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即出现 了资本主义萌芽 故选 C 项 13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 西亭饯别诗序 中提及 禁令之下 每岁孟夏以 后 漳州大舶数百艘 乘

12、风挂帆 蔽大洋而下 闽漳之人与 番舶夷商 贸 贩商物 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可见 A 海禁 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 区域长途贩运使 海禁 政策瓦解 C 海禁 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 海禁 C 蔽大洋而下 闽漳之人与 番舶夷商 贸贩商物 表明 在 海禁 政策之 下 中外民间继续进行贸易 体现出 海禁 政策上下相背离 故 C 项正确 海 禁 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故 A 项错误 蔽大洋而下 闽漳之人与 番舶 夷商 贸贩商物 反映了 海禁 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状况 不能表明 海 禁 政策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海禁 政策在明朝长期实行 故 B D 两项错 误

13、14 政府的决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不农 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 自保 也 则众力不足也 事商 贾 为技艺 皆以避农战 民以此为教 则粟焉得无少 而兵焉得无弱也 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 治理 也 纷纷则不易使也 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 农战 材料二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 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 全赖此 棉织 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 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 盛泽镇 俱以蚕桑为业 湖州府 俗皆织绢 惟湖以 蚕 官赋私负咸取足焉 南浔镇 烟火万家 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三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四 清代统治者坚持认

14、为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 耕稼之人 要避免 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为此 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 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 关津有过路之税 镇集有落地之税 白寿彝 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商鞅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理由 2 根据材料二 材料三 概括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 3 根据材料四 归纳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其消极 影响 解析 第 1 问 根据材料一 国不农 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 自保 也 则众力不足也 事商贾 为技艺 皆以避农战 可知 商鞅的经济政策是 重 农抑商 第 2 问 根据材料二 全赖此 棉织 一机一杼 得出家庭棉纺织业发 达 根据材料二 计日受值 可

15、分析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根据材料二 俱以 蚕桑为业 可看出丝织业发达 根据材料二 南浔镇 烟火万家 得出市镇发 展 根据材料三 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 分析出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 过农业税 商品经济发展 第 3 问的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四可知是继续推行 重农抑商 政策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 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近 代化的发展两个角度分析其消极影响 答案 1 政策 重农抑商 理由 有利于发展农业 赢得战争 有利于治理人民 2 经济现象 家庭棉纺织业发达 丝织业发达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 农业税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市镇发展 3 政策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消极影响 强化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 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如答 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 会进步 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