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558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3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专题限时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练(十五)一、(2019泰安高三二轮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韦玄成字少翁,韦贤少子也。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于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共矫贤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贤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征至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玄成素有名声

2、,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辟兄者。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爵。宣帝高其节,以玄成为河南太守。数岁,玄成征为未央卫尉,迁太常。坐与故平通侯杨恽厚善,恽诛,党友皆免官。后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玄成自伤贬黜父爵,叹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初,宣帝宠姬张婕妤男淮阳宪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

3、封侯故国,荣当世焉。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建昭三年薨,谥曰共侯。(汉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B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C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D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答案】B (“去官”即辞掉官职,离职,此处不应断开,由此排除C、D两项。“系狱”,即被囚禁于牢狱,此

4、处做前面“弘”的谓语与宾语,所以应与前面连接;且“罪”做“未决”的主语,二者也构成完整语意结构,所以“系狱”与“罪”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A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经,是始于汉代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文中的韦玄成通过明经科被选拔为谏大夫。B宗庙,指帝王祭祖的处所,也代指朝廷或国家政权。文中指汉朝皇帝祭祖的庙宇。C贬黜,是指降低官职或罢免官职,也指降低爵位。文中指韦玄成被降低了爵位。D故国,文中的“故国”与苏轼念奴娇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的“故国”意思相同。【答案】D(D项中两个“故国”意思应是不同的。结合“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分析可知,文

5、中“故国”是指“从前的封邑”,而“故国神游”中的“故国”则指赤壁古战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玄成出身高贵,谦虚好学。凭借父亲的恩荫,被朝廷任命为郎官和常侍骑;年轻时便致力儒业,并能谦卑地对待士人。B韦玄成知礼谦让,谦敬兄长。他深知父亲本意,因而假装发疯拒绝代替兄长做家族继承人并承袭爵位,后迫不得已才继承。C韦玄成素有美好的名声,但丞相、御史则以韦玄成欺瞒朝廷而弹劾他,皇帝诏令不许,反而授予他河南太守的官职。D因韦玄成文采出众,严守礼制谨慎处世,故而被宣帝征召,任命他为淮阳中尉,让他辅佐并感化宠姬张婕妤的儿子宪王。【答案】D(D项,“因韦玄成文采出众”错误,

6、结合文本内容“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分析可知,让韦玄成辅佐宪王是因其懂礼节而非因其文采出众。)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译文: (2)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译文: 【答案】(1)有时出门遇见相知相识的人步行,就让自己的侍从下车,载送他回去;他接人待物,对地位低的人越加敬重,因此他的美名日益远扬。(2)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有意要让他继承帝位,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贫贱,又早早失去了母亲,所以不忍心废除太子。【解析】(1)知识:相知相识的人(

7、古今异义词)。辄:连词,就。下:使动用法,让下车,使下来。益:更。日:一天天,日益。广:远扬、增广。(2)奇:对感到惊奇。以为:以(之)为,让做。嗣:继承、接续。用:介词,因为。细微:低贱、贫贱。【参考译文】韦玄成字少翁,是韦贤的小儿子。凭借父亲的恩荫被任命为郎官、常侍散骑。他年少时就好学,继承研习父亲致力的儒业,为人特别谦逊,礼贤下士。有时出门遇见相知相识的人步行,就让自己的侍从下车,载送他回去。他接人待物,对待地位低的人越加敬重,因此他的美名日益远扬。凭借明经被提拔为谏议大夫,后又升迁为大河都尉。起先,玄成的哥哥韦弘做太常丞,职责是奉守宗庙,掌管皇陵园邑,因为事务繁杂,犯了不少错误。父亲因

8、为韦弘将来要做韦家的继承人, (怕他因错误而被贬黜),所以命令他辞去太常丞职务。韦弘心怀谦让之心,不肯辞职。到韦贤病重的时候,韦弘终于因为奉守宗庙不周到的事情下狱,罪责尚未判定。家族中的人问韦贤谁应该做他的继承人,韦贤却表现出愤怒痛恨的表情,不肯说。于是韦贤门下的学生博士义倩等人与家族里商议,假托韦贤的命令,让韦家总管上书朝廷,陈书说玄成的美好德行,让大河都尉玄成做继承人。韦贤死,玄成在任上听到死讯,又听说自己应当做继承人,玄成深知这不是韦贤的本意,就装作发疯。韦玄成被征召回长安,安葬了父亲,应当继承爵位,他借装疯不听召见。玄成向来有美名,士大夫很多人怀疑他要把爵位让给获罪的兄长。而丞相、御史

9、最后以玄成其实没病为由向皇帝弹劾他。皇帝诏令不要弹劾他,派人叫他来,授予他官职。玄成迫不得已接受了父亲的爵位。宣帝赞赏玄成的节操,任命他为河南太守。几年后,玄成被征召回朝廷担任未央卫尉,又升任太常。因为玄成与以前的平通侯杨恽关系很好而受牵连,杨恽被朝廷诛杀,他的同党和友人都被免官。后来玄成以列侯的身份陪同祭祀孝惠帝庙,应当在早晨进入庙里,因为天下雨而形成了水坑,玄成没有坐四马拉的车,而是骑马到了宗庙。主管官员上书弹劾,与韦玄成同辈的几个王侯都因此被削爵为关内侯。玄成因自己犯错致使父亲的爵位被削而十分难过,叹息道:“我还有什么面目主持祖庙的祭祀?”当初,宣帝的宠姬张婕妤生的儿子淮阳宪王喜欢处理国

10、家政务,通晓法律,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有意要让他继承帝位,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贫贱,又早早失去母亲,所以不忍心废除太子。过了很久,皇帝想要感化宪王,便想让懂礼节、知辞让的臣子来辅佐他,于是就征召韦玄成,任命玄成为淮阳中尉。等到元帝即位,任命韦玄成为少府,又升任太子太傅,后来做到了御史大夫。永光年间,玄成取代于定国做了丞相。韦玄成被贬十年左右,就做了父亲原来做过的丞相官位,又在原来的封地封侯,荣耀于当世。韦玄成做了丞相七年,在严守礼制、谨慎处事这方面不如他的父亲韦贤,但文采胜过韦贤。建昭三年韦玄成去世,谥号为共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杨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曾祖嗣复,唐门下侍郎、

11、平章事、吏部尚书。祖授,唐刑部尚书。父景,梁左谏议大夫。昭俭少敏俊,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历镇、魏掌书记,拜左拾遗、直史馆,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书成,迁殿中侍御史。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晋祖命宰相冯道为契丹册礼使,以昭俭为介,授职方员外郎,旋加虞部郎中,俄以本官知制诰。不逾月三拜命,时人荣之。又为荆南高从诲生辰国信使,赐金紫。使回,拜中书舍人,又为翰林学士。时骄将张彦泽镇泾原,暴杀从事张式,朝廷不加罪。昭俭与刑部郎中李涛、谏议大夫郑受益抗疏论列,请置之法。疏奏不报。会有诏令朝臣转对,或有封事,亦许以不时条奏。昭俭复上疏曰:“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

12、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御史台纪纲之府,弹纠之司,衔冤者固当昭雪,为蠹者难免放流。陛下临御以来,宽仁太甚,徒置两司,殆如虚器。遂令节使慢侮朝章,屠害幕吏,始诉冤于丹阙,反执送于本藩。苟安跋扈之心,莫恤冤抑之苦。愿回睿断,诛彦泽以谢军吏。”由是权臣忌之。会请告洛阳,不赴晋祖丧,为有司所纠,停官。未几,起为河南少尹,改秘书少监,寻复中书舍人。时河决数郡,大发丁夫,以本部帅董其役,既而塞之。晋少主喜,诏立碑记其事。昭俭表谏曰:“陛下刻石纪功,不若降哀痛之诏;搞翰颂美,不若颁罪己之文。”言甚切至,少主嗟赏之,卒罢其事。周世宗爱其才,复召入翰林为学士。岁余,改御史中丞,多

13、振举台宪故事。未几,以鞫狱之失,与知杂御史赵砺、侍御史张纠并出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开宝二年,入为太子詹事,以眼疾求退。六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太宗即位,就加礼部尚书。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昭俭美风仪,善谈名理,事晋有直声。然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节选自宋史杨昭俭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B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C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

14、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D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答案】B(结合语意,联系我们熟悉的成语“日理万机”,“日有万机”后不能接宾语由此可排除A、C两项。“言路不通”独立成句,前后应断开,由此可排除D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第,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进士第指科举考中。B解褐,解去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穿上官服,指入仕。C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宋代为清要之职。D

15、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主要负责监察事务。【答案】A(“进士第指科举考中”错。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昭俭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官运亨通,曾经一月三拜命,当时人人都以他为荣。B杨昭俭是诤臣,在皇帝面前敢于直言,无论是“张彦泽案”,还是“晋少主立碑记”,他都直陈不讳。C因为“张彦泽案”,权臣忌惮杨昭俭,也因为得罪权贵,他被停官。D杨昭俭为官几起几落,但他始终心系朝廷,善于进谏,为权者应该庆幸。【答案】C(原文为“会请告洛阳,不赴晋祖丧,为有司所纠,停官”,并非因为“张彦泽案”得罪权贵。)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刻石纪功,不若降哀痛之诏;搞翰颂美,不若颁罪己之文。译文:(2)然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译文:【答案】(1)陛下刻石碑记录功绩,不如下发哀痛的诏书;施展文采笔墨颂扬美德,不如发布自责的文章。(2)然而言辞锋利喜欢讥讽指责他人,执政大臣害怕他陷害诽谤,大多委屈自己顺从他的意思。【解析】(1)纪功:记录功绩。降:发布。罪:责备。(2)利口:言辞锋利。讥訾:讥讽指责。构谤:陷害诽谤。徇:顺从。【参考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