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495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强化训练专题强化训练 十十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2019 石家庄冲刺模考石家庄冲刺模考 魏源在魏源在 海国图志海国图志 中提出中国应创中提出中国应创 设新式海军 发展工业与航运 倡导海洋风气 转变国民观念 只设新式海军 发展工业与航运 倡导海洋风气 转变国民观念 只 有掌握海权才能在有掌握海权才能在 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 之际以实现之际以实现 制夷制夷 的的 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实

2、现了从 实现了从 师技师技 到到 师道师道 的转变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解析解析 材料材料 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 之际之际 反映出民族危反映出民族危 机的出现 魏源提出机的出现 魏源提出 掌握海权掌握海权 以实现以实现 制夷制夷 的目标 是从海的目标 是从海 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故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故 A 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出发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出发 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故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故 B 项错误 材料中魏源的思想并未付诸实践 项错误 材料中魏源的思想并未付诸实践 故故 C 项错误 材料只

3、是魏源个人的思想 无法推断对中国重陆轻海项错误 材料只是魏源个人的思想 无法推断对中国重陆轻海 传统观念的影响 故传统观念的影响 故 D 项错误 项错误 答案答案 A 2 2019 广东模拟广东模拟 1895 年 严复在年 严复在 原强原强 中阐述了中阐述了 自由自由 为体 民主为用为体 民主为用 的思想 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的思想 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年年 发表发表 劝学篇劝学篇 把 把 中体西用中体西用 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晚清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晚清 体用之争体用之争 A 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B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C 都是为了

4、维护封建制度 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D 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解析解析 张之洞的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中体西用 思想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 思想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 保存中国传统文化 故保存中国传统文化 故 A 项错误 严复等维新派项错误 严复等维新派 自由为体 民主自由为体 民主 为用为用 宣传了自由民主思想 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了人们的宣传了自由民主思想 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了人们的 思想启蒙 故思想启蒙 故 B 项正确 严复的项正确 严复的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思想是为思想是为 其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服务的 故其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服务的 故

5、 C 项错误 晚期存在项错误 晚期存在 体用之体用之 争争 说明对严复的说明对严复的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思想存在争论 因而民思想存在争论 因而民 主自由思想还并未深入人心 故主自由思想还并未深入人心 故 D 项错误 项错误 答案答案 B 3 2019 重庆名校联盟联考重庆名校联盟联考 1895 年 康有为发表年 康有为发表 孔子纪年孔子纪年 说说 一文 仿照西洋的一文 仿照西洋的 公元纪年公元纪年 正式提出孔子纪年 正式提出孔子纪年 1903 年 年 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 黄帝纪年说黄帝纪年说 指出 指出 若康梁辈若康梁辈 借保教为口实 故用孔子

6、降生为纪年 吾辈以保种为宗旨 故用黄借保教为口实 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 吾辈以保种为宗旨 故用黄 帝降生为纪年 帝降生为纪年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 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 B 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 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 C 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 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 D 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 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 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根据材料 若康梁辈若康梁辈 借保教为口实 故用孔子降借保教为口实 故用孔子降 生为纪年 吾辈以保种为宗旨 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生为纪年 吾辈以保种为宗旨 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 可知 从可知

7、 从 保教保教 到到 保种保种 这从侧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民 这从侧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民 族主义在不断发展 故族主义在不断发展 故 C 项正确 项正确 答案答案 C 4 2019 黄冈质检黄冈质检 孙中山在孙中山在 大总统宣言书大总统宣言书 中宣布了合五族中宣布了合五族 共建民国的思路 但共建民国的思路 但 1920 年年 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 中说中国不止五族 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 中说中国不止五族 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 1921 年认为年认为 不能不能 笼统讲五族 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 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笼统讲五族

8、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 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 1924 年又指出 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 而成为一个民族 这一变年又指出 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 而成为一个民族 这一变 化化 A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B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解析解析 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 而成为一个民族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 而成为一个民族 表明孙表

9、明孙 中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 故中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 故 A 项错误 中国成为项错误 中国成为 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 符合时代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 符合时代 的潮流 故的潮流 故 B 项正确 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项正确 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 是共产国际 故是共产国际 故 C 项错误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项错误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 立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立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 D 项错误 项错误 答案答案 B 5 2019 武汉测试武汉测试

10、1921 年年 6 月 孙中山说道 月 孙中山说道 因中国积弱 因中国积弱 主权丧失已久 宜先求富强 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 贱待主权丧失已久 宜先求富强 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 贱待 汉族 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 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 汉族 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 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 这说明这说明 孙中山孙中山 A 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C 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D 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 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 解

11、析解析 宜先求富强宜先求富强 说明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说明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 族主义的先后 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故族主义的先后 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故 A 项错误 项错误 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 说明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说明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 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但材料不能反映出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但材料不能反映出 首倡首倡 故 故 B 项错误 项错误 宜先求富强 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宜先求富强 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 由此可见民生主义 由此可见民生主义 求富求富 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12、自强自强 故 故 C 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 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 故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 故 D 项错误 项错误 答案答案 C 6 2019 山东模拟山东模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 一书中说 孙中山的一书中说 孙中山的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和新三的三大政策和新三 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 1940 年提出的 国民党始终称年提出的 国民党始终称 联共联共 为为 容共容共 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 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下列

13、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 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 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 B 是抗日战争的产物 是抗日战争的产物 C 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 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 D 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 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 解析解析 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 1924 年召开的国民年召开的国民 党党 一大一大 上提出来的 国民党上提出来的 国民党 一大一大 后 国民革命运动就开展后 国民革命运动就开展 起来了 故起来了 故 A 项错误 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和国民革命有关的 项错误 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和国民革命有关的 不是抗日战争的产物 故不是抗日战争的

14、产物 故 B 项错误 据材料项错误 据材料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在在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 一书中说 孙中山的一书中说 孙中山的 联俄 联共 扶助农联俄 联共 扶助农 工工 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 1940 年提出的 国年提出的 国 民党始终称民党始终称 联共联共 为为 容共容共 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可以看出国共可以看出国共 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 故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 故 C 项正确 项正确 D 项说法太绝对 错误 项说法太绝对 错误 答案答案 C

15、7 2019 黄冈质检黄冈质检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 很清楚的 中国很清楚的 中国 现时社会的性质 既然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现时社会的性质 既然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 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该文发布的背景是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 中共 中共 二大二大 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B 全民族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全民族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解析解析 题干信息是题干信

16、息是 1940 年毛泽东发表的年毛泽东发表的 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 中中 的内容 中共的内容 中共 二大二大 的召开是在的召开是在 1922 年 故年 故 A 项错误 项错误 1938 年年 武汉会战之后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故武汉会战之后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故 B 项正确 项正确 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 发表于全民族抗战时期 不是解放战争时期 故发表于全民族抗战时期 不是解放战争时期 故 C 项错误 社会主项错误 社会主 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是在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是在 1956 年 故年 故 D 项错误 项错误 答案答案 B 8 2019 云南模拟云南模拟 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 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 人民大众之所以支人民大众之所以支 持共产党 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 持共产党 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 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 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 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 众的需求 众的需求 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A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 B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C 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