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南)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21413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指南)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业指南)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业指南)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业指南)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业指南)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指南)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版权代理德国创业记受访人:蔡鸿君采访人:柯乐迪问:您现在是版权代理人,能否介绍一下,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答:十几年前,我在北京的世界文学当过五年编辑,负责编发德语文学作品。当时,中国还没有签署国际版权公约,所以我们杂志上发表的东西都没有经过合法授权。有一次,一位外国作家找上门来,一是要讨个说法,二是要稿费。这件事使我们编辑部很难堪,也对我触动很大。从此,只要是我编发的比较长的翻译作品,我基本上都设法先通知作者或者有关出版社,发表后寄去样书。不少作家还亲自回了信,甚至还给过我们编辑部一些资助。1990年,我到了德国,见到许多作家,他们都记得发表过他们作品的世界文学,包括后来获得

2、诺贝尔文学奖的君特格拉斯。因为我一直住在法兰克福,所以从1990年起,我每年都去看法兰克福书展。当时,世界文学和国内的几家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社委托我推荐一些新的作品,并且向我支付一些选题酬劳,最初,我也是给作者和出版社去信,希望他们免费授权,因为这也是国内委托人的希望。但是,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有些作者,尤其是出版社,他们对中国一直没有签署国际版权公约颇有微词,我自己也渐渐地减少做这种有点象“乞讨”的事。1992年10月,当我得知中国决定签署“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影影约约地感觉到,版权代理人对我也许是一种合适的工作,至少我今后可以理直

3、气壮地为我的委托人“买”版权。我当时曾经给德国的几家版权代理公司写信,希望为他们工作,将他们代理的作品转让到中国,但是,回信的几家都表示他们没有开发中国市场的计划。于是,我只好自己摸索着边干边学。因为我当时的身份是学生,不能自己开业,所以最初是和一个嫁给外国人的朋友合作将一些通俗文学作品代理到中国。1995年,我和我太太任庆莉在德国朋友Verena Fischer女士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叫“International Media Agency”的版权代理公司,专门从事图书的版权代理业务。1998年,Fischer女士因个人原因退出,公司易名为“海格立斯贸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德国)”(Hercul

4、es Business & Culture Development GmbH),在德国法院正式注册,将代理业务扩大到各种传播媒介的版权。我很感激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中外朋友,尤其是德国SUHRKAMP出版社的PETRA HARDT女士和德国书展有限公司的MIACHEL FEMDERL先生,他们从一开始就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和建议。问:您是否能介绍一下你们目前代理的业务范围?答:最初我们只代理德语国家的出版社,就是德国、瑞士、奥地利三个国家,后来又增加了波兰,匈牙利,丹麦,瑞典,挪威等国家的部分作家。但是,我门代理的重点仍然是三个德语国家。问:你们现在代理多少家出版社?答:德语国家的出版社大约有50-6

5、0家,其中有诸如Random House (Bertelsmann)、Econ Ullstein List、Langen Mller Herbig、Droemer Weltbild 这类大的出版集团,也有象Eichborn AG 、S. Fischer、C.H. Beck、Herder、Piper、Carl Hanser、Patmos 这种隶属于大的出版集团的大型出版社,还有象Lbbe、Suhrkamp、 Deutsche Verlags-Anstalt这样的大型的独立出版社以及Walhalla、Paul Pietsch、Brenreiter、Spektrum这类专业出版社。 问:你们是否代理

6、儿童类图书的出版社?答:儿童类图书是我们代理最早的图书种类,因为我在德国完成的硕士论文就是研究德国儿童文学的。几位获得过安徒生儿童文学奖的德语作家,比如凯斯特纳、克吕斯、涅斯特林格的书,大部分都是我们代理到中国的。最近几年,我们把重点放在介绍成套儿童文学作品方面,目前已经出版或者将要出版几个大型套书。我们代理的儿童图书出版社主要有Arena、Beltz & Gelberg、Dachs、Egmont Franz Friedrich Oetinger、Ravensburger、 Schneider等。问:你们是代理整个出版社还是代理单个的作家?答:大部分是代理整个出版社的中文版权事务,也就是说,中

7、文简体字版和繁体字版都由我们办理,也有的只代理中文简体字版,或者独家代理某个出版社的某几本我们挑选出来的书。代理单个作家的情况也有一些,一般都是因为作者保留国外版权或者原出版社不再代办国外版权,我们才直接和作者洽谈,建立起代理关系。我们和这些出版社或者作者都有书面的约定或者正式的代理合同。问:你们把德文图书介绍到中国大陆,同时也介绍到台湾吗?答:是的。我们和台湾的近20家出版社保持联系,迄今已经办理了近30种图书的中文繁体字版版权转让。在我们开始为德国出版社代理中文版之前,似乎没有一家德国出版社是将中文版分成简体字版和繁体字版分别授权的。当时,大多数出版社是将中文全球版单独授权给台湾或者大陆的

8、第一家接洽中文版权的出版社。这样一来,往往限制了另外一家有兴趣出版简体字版或繁体字版的中文出版社,甚至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我们从一开始就建议我们的委托人,按简体字和繁体字分别授予全球版,这种做法实际上对参预版权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只有利而无弊。现在这种做法已经被绝大部分德语国家的和中文出版社所接受。问:经你们代理成功的书总共有多少?答: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代理了近600本图书的中文版权转让,涉及几乎各个类别,有社科、政治、 哲学、历史、传记、文学、心理、健康、生活指南、女性读物、科技、文化、知识、体育、音乐、艺术、辞典、少儿读物、幼儿教育、金融、经济管理、理财投资,等等。有些经我们代理 的图书在国

9、内引起了轰动,如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铁皮鼓、我的世纪等等。问:您是否可以靠代理版权的佣金生活?答:如果仅仅靠代理版权的佣金是不可能维持公司运转和我们在德国的生活的。我们公司还有其他业务,比如提供商务咨询服务,翻译业务,等等,我们还为德国的一家出版社编辑一本在香港出版的杂志。问:你们是如何向中国出版社介绍德文图书的?是否有专门介绍图书的网页?在中国是否经常被人浏览?答:从1995年以来,我们定期免费向150多家中国和台湾的出版社发送中文的“推荐书目”,从1999年起也开始提供给一些策划人,书目分为六大类别:社科类、文学类、生活科技类、文艺类、少儿类、财经类,对推荐的每本书都有简明扼要的介

10、绍。因为全是中文的内容,所以出版社在策划确定选题时,比看外文的要更加方便。我们也不定期地向部分需要外文资讯的客户提供德文的或者英文的新书资讯。这些服务对中方出版社都是免费的,即使代理版权转让成功,我们也只是从转让版权获得版税的外国出版社一方收取代理费。从今年初开始,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季度新书书目”,主要是推荐介绍最近出版的各类新书,第一期已经免费发送给所有客户。今后将每个季度发送一期,每期不少于50本(种)新书。从2002年第2季度开始,我们开始实行收费订阅发送。订阅费每个季度是100元人民币。我们将 对“季度新书书目”的订阅者,优先提供样书和版权资讯。所有“季度新书书目”上的书目,如果在两个

11、季度之内没有签约,将自动转入分类的“推荐书目”,免费向所有索要的出版社和策划人提供。我们在两年以前开始和德国最大的中文网站“欧览”()联合开设了一个介绍德文新书的专栏,除了发表一些评介文章之外,还建立了一个有检索功能的中文推荐书目数据库,据 “欧览”网站介绍,我们的专栏已经有上千次点击量。我们公司现在也有一个网页(www.hercules-book.de),今后将成为我们介绍德语国家新书的重要途径。另外,我还经常大陆的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 书报、文艺报、环球时报、世界文学、译林以及台湾的中国时报撰稿,既报道了德国近期书讯,同时也为我们代理的书做了广告。问:你们是否也代理电视和电影的版权?答:我

12、们在前几年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现在不再将其作为重点。问:哪些德文的书比较容易被中国出版社接受?答:我们介绍到中国最多的是社科类的书,比如哲学、社会学、传记、文化、历史等等,近几年开始增多的是生活指南、女性读物、少儿读物,最难介绍成功的是德语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仍然为介绍优秀的德语文学作品投入很大的精力,起今代理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数约为60-70本。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在格拉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就将他的“但泽三部曲”的中文版权转让给漓江出版社,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得他的中文版权事务独家代理权的重要原因之一。问:近几年,中国的许多出版社更愿意直接和外国出版社进行洽谈版权贸易

13、,大概是出于中国的传统习惯。对于出版社来说,与代理人合作,会有哪些好处?答:我们的经验似乎恰恰相反。一些外文编辑实力很强的出版社,比如上海的译文出版社、南京的译林出版社、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出版外国文学的大社漓江出版社,从1995年至今一直和我们合作。相反,一些近几年刚刚开始从国外购买版权的出版社,倒是愿意先直接和外国出版社联系。不过,因为做代理这一行有其约定俗成的业内规矩,这种联系的信件往往会绕个圈子回到我的办公桌上。自去年以来,主动和我们联系的出版社和策划人突然急剧增加,甚至会出现同一家出版社有几个人同时与我们联系,操作不同类别图书的情况。我们之所以开始适当收费,也有对这种情况加以限制

14、的考虑。至于和代理人合作的好处,可以从两方面来说:对于德国出版社,我们拥有尽快将他们的图书安排在中国或者台湾出版的畅通渠道,而预付款的支付、样书的寄送、年度的版税结算、版权合同的延长,等等,历来是令外国出版社头痛费神的事,德国出版社不可能为此花费很多人力和财力,他们更愿意委托代理人,当然也和国外版权贸易的习惯有关。中国和台湾的出版社绝大部分没有懂德文的编辑,即使有,也不可能象我们这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至少有三点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常驻德国,了解德国最新出版资讯,和许多出版社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虽然现在从因特网上可以迅速了解很多出版情况,但是,网上只有已经出版的书的资讯,而我们则定期收到出版社下

15、个出版季的新书介绍。因此经常会出现书还没有出版,我们就已经将中文版卖掉的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德文书的中文市场正处于一个开发和上升的阶段,不少中文出版社将看好内容充实、图片精美的德文图书。我们将努力推荐一些适合的书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同时我们还可以推荐德文译者。最后一点,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历来执行一条不偏不倚的政策,我们虽然是按版权转让费的比例拿佣金的,但是从来不实行在几家中方出版社之间竞价以期获得高利,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向我们的德国委托人解释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信誉、有实力、有潜力的合适出版社推荐给我们的委托人。如果德方开出的价格大大超出中国出版社可以接受的范围,我们宁可放

16、弃代理。目前,我们代理的德国出版社基本上都认同我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的报价。当然,我们也因此失去了几家德国出版社,但是,我们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们代理成功的数量几乎年年递增,这样我们的佣金也有所增加,我们在中国也赢得了好的声誉。问:在德国过去只有很少代理人,这与美国不同。但是,现在德国的代理人也越来越多。您认为原因何在?这种趋势会继续发展吗?答:近几年,德国的确是出现了许多新的代理人,我们经常会收到德国出版社的通知,某某作家的书今后将由某某代理人办理外国版权。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发展,因为作者都希望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代理中文地区的也在增加,我们每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总能看见几个新面孔。不过,在德国做中文版权的收益很少,我们公司已经差不多占了德国图书向中文市场转让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仅靠做这一项业务是难以生存的,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