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1149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6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7 课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课 程程 标标 准准素素 养养 解解 读读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 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 从时空观念角度从时空观念角度 理解新中国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原理解新中国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原 因及背景因及背景 掌握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的内容 掌握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的内容 2 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正确认识新中国科技发展正确认识新中国科技发展 与国防建设 经济建设的关系 与国防建设 经济建设的关系 3 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

2、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地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地 位及意义 位及意义 一 两弹一星一 两弹一星 1 背景背景 1 20 世纪中期 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世纪中期 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军事领域 2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影响到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影响到 它的国际地位 它的国际地位 3 为了反对为了反对核威胁核威胁 打破核垄断 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 导弹 在一些 打破核垄断 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 导弹 在一些 尖端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战略决策 尖端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战

3、略决策 2 成就成就 时间时间重大成就重大成就 1964 年年 6 月月中国第一枚中近程中国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发射成功 1964 年年 10 月月 16 日日我国第一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试爆成功 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6 年年 10 月月 27 日日 导弹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 两弹两弹 结合的战略核导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1967 年年 6 月月 17 日日第一颗第一颗氢弹氢弹试爆成功试爆成功 1970 年年 4 月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东方红

4、1 号号发射成功发射成功 1975 年年 11 月月 26 日日中国成功发射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 3 影响影响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二 二 东方魔稻东方魔稻 1 成就成就 1 1973 年 年 袁隆平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南优 2 号号 2 此后 又成功培育出此后 又成功培育出 超级杂交稻超级杂交稻 2 意义意义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是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是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一

5、项战略计划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一项战略计划 三 三 银河银河 系列计算机系列计算机 1 成就成就 1 1978 年 我国开始年 我国开始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的研制工作 2 1983 年 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年 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 银河 银河 巨型计算机诞生 巨型计算机诞生 3 1997 年 每秒运算年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亿次的 银河 银河 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标志着我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标志着我 国国高性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 意义意义 中国政府实施以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在政治 经济

6、 军事 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在政治 经济 军事 科技 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 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 四 神舟神舟 号飞船号飞船 1 成就成就 2003 年年 10 月月 15 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神舟 五号五号宇宙飞船发射宇宙飞船发射 成功 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地送上了太空 成功 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地送上了太空 2 意义意义 1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 达国家行列 达国家行列

7、2 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展示了中国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展示了中国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3 是继是继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4 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及相关领域发展的 强大动力 强大动力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的研制的研制 史料一史料一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 新华社播发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器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

8、器 是为了防御是为了防御 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 威胁威胁 史料二史料二 邓小平说 邓小平说 如果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没有发射 卫星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 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解读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当时研制原子弹的目的 史料一反映了当时研制原子弹的目的 指指 1964 年年 10 月月 16 日 日 说明了

9、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 史料二揭示了中国研制说明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 史料二揭示了中国研制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的重要性的重要性 从国家地位 民族兴旺方面予以说明 从国家地位 民族兴旺方面予以说明 思考思考 结合史料一 二指出 中国领导人在当时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结合史料一 二指出 中国领导人在当时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依据当时形势说明理由 依据当时形势说明理由 提示提示 决策 发展决策 发展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理由 理由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敌视中国 美国敌视中国 20 世纪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 化 化 美苏争霸美苏争霸 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导致世界局势紧

10、张 为了打破大国武力威胁 核垄断为了打破大国武力威胁 核垄断 尽快尽快 增强国防力量增强国防力量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的重大历史意义研制成功的重大历史意义 1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我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极大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我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极大 地鼓舞了我国人民的志气 地鼓舞了我国人民的志气 2 展示了我国的实力 增强了国防力量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展示了我国的实力 增强了国防力量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 境 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境 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3 培

11、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骨干 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骨干 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史料一史料一 2005 年年 10 月月 17 日中国日中国 神六神六 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航天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航天 人说 人说 古代五千年文化给我们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 中国近代古代五千年文化给我们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 中国近代 没有值得骄没有值得骄 傲的傲的 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给中国人给 后代留下

12、值得骄傲的遗产 后代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 史料二史料二 经济体制 科技体制经济体制 科技体制 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新的经济体制 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 应该是有利于经应该是有利于经 济发展的体制 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邓小平 1978 年年 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解读解读 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 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 反映反映 出经济体制 科技体制改革所起的积极作用 出经济体制 科技体制改革所起

13、的积极作用 思考思考 1 中国近代中国近代 没有值得骄傲的 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 没有值得骄傲的 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给后代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给后代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 这样说的这样说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提示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与列强的入侵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与列强的入侵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 了辉煌的成就 2 20 世纪世

14、纪 80 年代以来 我国对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 为什么作年代以来 我国对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 为什么作 出这样的调整 出这样的调整 提示提示 调整 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调整 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发挥科发挥科 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原因 国内 原因 国内 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科技现代科技现代 化成为首要任务 化成为首要任务 国际 国际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美 中 苏关系缓和 美 中 苏关系缓和 以经济和科以经济和科 技为

15、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4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6、 5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6 经济的高速发展 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经济的高速发展 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时间时间背景背景侧重点侧重点影响影响 20 世世 纪纪 美国敌视新中国 企美国敌视新中国 企 图扼杀新生政权 图扼杀新生政权 20 发展军事科技发展军事科技 如原子弹 如原子弹 导弹 氢弹 人造地球卫导弹 氢弹 人造地球卫 巩固并维护了中国巩固并维护了中国 国防安全 为社会国防安全 为社会 50 7 0 年年 代代 世纪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年代中苏关系 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 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 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星星 提高国防实力 提高国防实力主义建设提供了安主义建设提供了安 定的外部环境 提定的外部环境 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位 20 世世 纪纪 80 年代年代 以来以来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 主题 国际经济领域主题 国际经济领域 的竞争日趋激烈 中的竞争日趋激烈 中 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国改革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