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20026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应用以图导思,让主题“活”起来【摘要】学生的思维训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选题指导阶段。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的开放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理念相一致。本文围绕“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的运用来展开论述,分别从运用的优势点、切入点和运用模式化这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证,力求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广度和深度,构建开放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思维导图选题指导选题指导课是综合实践活动链中的起始课。一节成功的选题指导课,对于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2、综合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保持研究兴趣和愿望,在团队中合理有效地分工合作,从而达成活动的预期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选题指导课往往注重主题思维的发散,进而进行归纳和整理,所以课堂就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尤其是在“主题分解、提炼”环节,因为学生所涉及的知识面往往比较狭窄,深度也不够的原因,学生不能教多地提出与主题相关联的“子主题”,课堂有时甚至出现冷场。这时,课堂往往就成了老师的阵地,一个个老师预设的主题便给了学生,而我们的学生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缺失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学生感到寡然无味,而且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问题意识、参与意识的问题,但更为主要的是还是教师在选题指导中教学方

3、法的问题。那么,如何使我们的选题指导课更具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呢?鉴于思维导图在思维训练上的特性,笔者认为,把思维导图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指导中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切口。一、“思维导图”在选题指导课中运用的优势点思维导图是英国人托尼布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以图示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中引入思维导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的开放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理念相一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发展舞台,帮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高级思维技能。它有着如下几个优势所在:(一)在思索中体现核心素养综合实践

4、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以发展学生跨学科素养为主要目的,突出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点,将思维导图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构建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逐渐确立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体系,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思维训练。主题生成时,教师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让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联想到与主题相关的诸多方面,或并列或递进,进而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建构联系。思维导图把研究主题的生成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所以,利用思维

5、导图更有利于构建开放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二)在涂鸦中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思维导图引入了图形来表达思维,图文并重,借颜色、图像使思维更具形象性,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支笔、一张纸,可以展现出学生思维的万花筒。(三)在应用中丰富学习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与生活、自然、社会的紧密联系,其在过程中的思考、判断、推理成为了实践方式之间的纽带,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维导图,才让学生能想得清楚,有层次,有创意,这也为其系统的实践行动打下了基础。思维导图作为小学

6、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种呈现载体,对于将其脑海中大量、丰富的认知进行提取、系统化、序列化,从而帮助实现其有效地行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思维导图”在选题指导课中运用的切入点选题指导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搜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生成、确立活动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分解、提炼,然后汇总、归纳、整理,制定活动计划或方案。选题指导中“思维导图”策略的运用并不是盲目的,找到合理的切入点,能够更为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活动。在教学预设、主题生成和方案细化中都能找到“思维导图”的有效切入点。(一)思维导图下的教学预设备好

7、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使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快速、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并且前瞻性地预设教学效果。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备课时,可以将每节课的中心主题放于图的中央,第一分支是主干知识,把围绕主题的二级因素作为二级分支,再进行三级分支,为主干知识增加细节,再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法、学法指导。相比以文字表述为主的预案,思维导图的形式显得更具直观性、条理性和层次性。它不仅能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把教学步骤呈现出来,方便地构建一堂课的整个知识框架,而且为教学环节提供了多种呈现顺序,根据教学过程和实际情况作出适时的调整

8、,不再拘泥于预设的方案。(二)思维导图下的主题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问题”为线索展开的课程。学会提问,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所在,是主题生成课的首要任务。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由点及线,再由点及面地系统思考问题,从而确定研究主题。1.发散思维,分解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以是由一个个主题活动构成的,主题的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主题生成环节,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让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联想到与主题相关的诸多方面,或并列或递进,进行思维的逐级发散。用形象的图像、线条来代替文字描述,直观形象,富有条理,比纯粹的文字更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六下教材中的“车迷天地”主题实践活

9、动,围绕“走进汽车”这个主题,师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提出的问题包括“汽车有哪些危害?”“汽车的发展史”“汽车的构造” “未来的汽车”等多个问题。思维导图把研究主题的生成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放理念。且看师生共同绘制的思维导图:2.建构联系,筛选主题在选题指导课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筛选,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到研究主题方向上来。在前期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归纳、比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将关键字、图像填充入各层级、分支中。在考虑选题的实用性、科学性之后,再从研

10、究的可行性出发,从兴趣爱好、能力、知识储备、指导人员、时间、经费等方面进行逐个量化筛选。以画星星的方式,在每一项后面画不等数量的星星,能清晰地呈现判断依据。再如“车迷天地”主题活动中主题的筛选指导,学生的思维导图如下:(三)思维导图下的方案细化每个研究性学习活动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有时周期是比较长的,怎样来规划、设计、统筹落实研究任务,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规划和统筹能力。思维导图是学生规划和统筹能力培养的理想工具。更多时候我们的活动方案是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由老师负责设计出示,再由学生填写相应内容,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思维导图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直观清晰的构架可以

11、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个方案设计。在小组交流探讨中可灵活完善细化方案。因为在思维导图中只需要列出关键词,不用考虑怎样表达得完整,所以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把计划细化、具体化,而不再笼统地完成表格。而计划越具体,越细化,活动就越具操作性,越可能成功。思维导图细化下的方案常规文字表达的方案三、“思维导图”在选题指导课中运用的模式化绘制思维过程的图中,“导”字呈现出来了。在这里,“导”是引导、激发、启发、刺激的意思,在绘制过程中,通过主题词、关键词,以及相互间激发,产生联想与联系,以便思维过程更宽、更深、更有创新。思维是核心,尤其是发散思维、横向纵向思维;图只是载体而已。基于思维导图的选题指导课,其课型各

12、环节的操作结构可相对界定为如下模式:(一)“天马行空”散思维个人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形,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借助导图的放射结构,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能使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有目的、但无拘束地朝各个角度想开去,并深入地想下去,让选题有广度和深度。一支笔,一张纸,在实战“涂鸦”中不断培养思维能力。每开始新的一课,引导学生交流思考:如果我来研究一个主题,我会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该如何一步步安排,从而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思维“开花”构图“连线”,在无限乐趣中勾勒出该主题研究的思维导图。教学中要及时给以鼓励,让学生知道自己对这个问题并非一无所知,而是有些“先知先觉”的,激发其学习兴趣

13、和信心。(二)“交流探讨”聚思维小组导图思维导图不仅仅是画完就结束了,要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互通有无,扩充信息,提升认识、发展能力,发挥思维导图效率的最大化。小组成员少,可以充分地交流,分享阅读成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是第一次的信息扩充。教师在引导小组进行交流时需强调几点:一、人人都要交流,可选择印象最深的进行交流;二、注意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发表意见或质疑;三、小组长要做记录,可在导图上直接扩充。这三点要求保证学生的思维是有碰撞的,信息是在扩充的,认识也在提升的。(三)“生评师导”拓思维班级导图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选择一两张最为满意的导图参与全班交流,把各小组的汇报融合一起,是一

14、张信息量很大的思维导图。这是第二次的信息扩充。通过交流,学生明白可以发散出很多枝干,尤其对部分思维不发散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范例。这个环节利用导图进行师生互通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知识互补、相互促进的过程。基于学生的交流讨论,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生成,注重以下几方面来拓展学生的思维:1.横向统整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它既强调内容

15、的整合,又强调学习方式的整合,实质上就是要求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班级导图交流环节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整合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力求将所有知识构思到同一个导图上。综合实践活动来源于生活,在引导时还可从“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连接”角度审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连接点,寻找“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建构主题之间的关系,以此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如校园种植活动,学生起初围绕开展的主题往往都是种植些什么,研究怎么种植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从学科角度去思考,数学上可以去测量种植园面积;美术上可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或宣传设计;语文上可进行观察日记的记录联系生活,还可以走进田园,实

16、地考察当地的农作物等。2.纵向递进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向纵深方向层层推进和展开,可分成若干个次主题。每个内容层次之间必须能够衔接、推进、升华,顺序不能颠倒。一般而言,纵向递进要求主题综合性强,主题统整程度高。以小学六年级饮料与生活为例:第一层主题可以是饮料的种类与成分、常喝饮料好不好、怎样选择饮料等。在第二层次中,饮料的种类又可以分解为饮料的包装与宣传、同一饮料的发展变化等;常喝饮料好不好可以分解为身边的劣质饮料,进而再延伸为第三层次,劣质饮料的来源、劣质饮料的危害和如何识别劣质饮料等。这样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由浅入深,就能很快把主题延伸开来。通过小组、班级间的交流讨论,学生在认知上有了提升,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思维导图,就有了修改的意愿,这时候可以安排一个修改完善导图的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