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720019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过程性指导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本文从准备阶段落实“细致入微”,实施阶段落实“灵活机动” ,总结阶段落实“巧妙激趣” 三方面阐述小学高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指导策略。关键词:过程性指导细致入微灵活机动巧妙激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实践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的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决定了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

2、但教师的指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在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精彩活动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指导应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合理把握指导的时机、力度和深度。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指导我们小学高段的学生有效开展活动呢?一、准备阶段的指导,落实“细致入微”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作为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计划。而计划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对于准备阶段计划撰写的指导,我们教师更应该落实“细致入微”。1讨论样本,熟悉研究计划。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参加过好多次综合实践活动了,但是每次活动的开展中间都隔较长的时间,因此对于这

3、个每次活动都得撰写的研究计划可能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撰写研究计划之前,我觉得应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活动计划范例,让他们对此展开讨论,让他们实实在在了解活动计划的大致框架和写法。如在指导垃圾减量分类见证美好生活这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撰写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校园百草园“绿色”种植这个活动的研究计划,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在样本的讨论中,学生对这研究计划的熟悉感逐渐上升,做到心中有数,这就为接下来的计划撰写奠定了强劲的基础。2聚焦要点,明确计划撰写。对于教师提供的以前学生的活动计划,学生讨论得很激烈,然而如果你走近细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些甚至扯得老远”讨论没有聚焦到要点。因

4、此,对于教师提供的样本,我们教师也要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应该看什么,讨论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明白聚焦计划的要点。(1)聚焦活动成员明确分工,保证人人都有事情干,而且要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2)聚焦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明确目标制定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3)聚焦活动安排,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安排要尽可能的详细,越详细越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如在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就先下发以前学生的活动计划让其讨论,然后再聚焦引导,最后下发空白的活动计划让学生进行填空式撰写。这样,学生所撰写的计划有效性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3细化安排,知晓具体操作。活动计划中的活动安排,是整个活动

5、的重重之重。可以说,它是整个活动的指明灯。因此,对于这个活动安排的预设,我们教师更应该在学生初步完成计划后,再花时间好好琢磨。虽然学生在制定活动安排时也是用了心,然而我们的学生毕竟还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要想其在短时间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安排,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我们应该再次进行指导,为他们提供模块化的活动安排,让他们将每一个小活动细化再细化,落实到每一个问题,如采访问题,如调查问卷的题目。我在指导学生开展垃圾减量分类见证美好生活这个活动安排时,学生对于活动中的第二个活动采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是这样安排的:1、设计好采访问题;2、联系好采访对象;3、实地采访、记录要点

6、。这样的概括性安排,对于活动的开展是大大不利的。因此,我给了他们模块化活动安排表,让他们对每个活动再进行细化。一细化后,第二个活动的安排明显细致了。原先的第一个问题(设计好采访问题)已细化为这些:1、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减量分类?2、怎样进行垃圾减量分类3、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样,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二、实施阶段的指导,落实“灵活机动”尽管活动之前学生已制定好了研究方案,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犹如一只只拦路虎阻挡着学生们的前行之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敏感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和灵活处理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灵活

7、指导。1关注进展,适时指导。作为学生综合实践的老师,我们应该时时关注学生活动的进展,给予适时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如在垃圾减量分类见证美好生活活动尾声时,学生用分发建议书的方法将成果分享给我们的家长,然而有些家长朋友却看完后随手将之扔在了地上。鉴于此,我把学生带到了校门口的大屏幕处,一点拨,学生恍然大悟。回去后,他们立马制作PPT,联系管理大屏幕的老师。这样一来,大屏幕滚动播出,既环保,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进展的随时关注,教师的适时指导,我们的学生活动的开展真是如虎添翼。2关注困难,随时指导。我们应该时时关注学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随时指导,助他们一臂之力。如垃圾减量分类见

8、证美好生活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打算采访比较权威的环保局的工作人员,然而学生不认识,也不熟悉,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学生的采访,学生很是担忧。当我发现他们的这一困难后,努力帮助他们。我联系了自己的同学,让她帮助解决此事。当我把环保局的叔叔将到我校讲座的消息告诉学生后,他们更是乐开了花。这样教师的随时指导,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拦路虎困难,也就被一一赶跑了。3关注年龄,适度指导。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同样“年龄也决定能力”。不同年龄的人,他的知识水平,他的为人处世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又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指导时更要关注其年龄特点,做适度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指导犹如久

9、旱后的甘霖,犹如寒冬里的的炭火。如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的问卷设计时,由于是高段的活动,在之前的活动中有遇到过问卷的设计,因此,我放手让学生先设计。当我发现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没有设计到文化层次这一条后,再进行适度指导,告知其文化层次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根据学生年龄所作适度指导,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让活动有效开展。三、总结阶段的指导,落实“巧妙激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研究指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而激励是一种进取的动力,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能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最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在综合实践的总结阶段,教师的指导,要落实“巧妙激趣”

10、。1互动评价,慧眼共赏。综合实践是小组性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同学是一个小集体,对彼此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是最了解的。因此,在评价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发现自己的美,发现他人的美。在你赏我赏的良好氛围中,让参与活动的人,都得到全面的评价。如在指导垃圾减量分类见证美好生活的评价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表格:评价表一: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最满意的成果活动中的金点子印象中最有意思的事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话获得的荣誉评价表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活动情况自评组评师评组员团结合作精神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能力这样全方位进行评价,即使在活动中表现再差的学生,也会得到肯定的评价

11、,那么他的积极性也会被很好激发。2多方展示,我型我秀。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闪光点,综合实践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表演展示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优点在同学面前展现。因此,在综合实践的总结阶段,我就引导学生多方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成果。如在指导学生垃圾减量分类见证美好生活成果展示时,我指导学生将成果写成成果报告,编写手抄报张贴在教室、校园橱窗,撰写成朗朗上口的垃圾减量分类歌,用快板的形式说唱特别是家长会时,我还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成为家长会的主角播放PPT,快板说唱这样多角度的展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秀出自己的精彩,最广范围接受同

12、学、家长的好评,从而更好提升自己的优越感。3问题引领,活动继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而且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然而,在综合实践的总结阶段,教师也要进行一个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亦或是对活动的一个持续关注。我们要让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束,成为另一个活动的起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源源不断进行实践活动。如垃圾减量分类 见证美好生活总结阶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减量分类的好处并积极行动起来,我们同学做了很好地宣传和努力,但是这效果到底怎样呢?这样一提问,学生恍然大悟:等到明年,我们应该把我们今年的调查问卷再次调查,以了解我们活动的效果。之后,我们还应该在大屏幕上再次宣传,让更多人受益。这样,活动得到了延伸,也很好符合了综合实践的宗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如果我们教师能在准备阶段“细致入微”指导,在活动阶段“灵活机动”指导,在总结阶段“巧妙激趣”指导,那么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更加有序深入地开展下去。参考文献: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2、潘洪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3、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教育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