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19291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 序 言“十一五”时期,是首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首都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是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是对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2006年至2010年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

2、004年2020年);5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注:本规划中的服务业是指第三产业。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十五”时期,全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进入稳定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阶段。目前,服务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的主导行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发挥了主体支撑作用。“十五”

3、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左右,2005年达到4761.8亿元,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69.1%,居全国首位,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支撑作用显著。(二)服务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完善了首都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十五”期间,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上,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生产性和外向型服务行业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17.6%,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12.2%,促进了首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丰富和完善,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三)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成效,初显服务业集

4、聚化态势。依托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人才等优势,中关村科技园区、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王府井西单核心商业区等重点功能区发展水平提升、效益显现,初步形成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科技、商务、金融、文化、商贸等产业集群。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物流配送、会展等生产服务为主导的集聚区蓄势待发,逐步成为首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四)服务业成为吸引专业人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服务业规模的扩大、领域的拓宽和业态的创新,“十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增加,由2000年的338.2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584.7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由54.6%提高到66.6%,提高了12个百分

5、点,服务业新增就业人员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总量的95.3%,成为城乡居民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吸引了众多高端管理与技术人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首都的人才优势。(五)服务业成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2005年,全市城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8%和32.8%,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4.5和3.9个百分点,城市人均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性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的比重达到30.9%,比2000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2004年,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8.7%,比全国高14.4个百

6、分点。二、发展环境(一)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和服务领域合作的深化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宽,限制进入的条件将逐步减少,为本市服务业大规模吸引外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创造了有利条件。(二)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的陆续建设,以及市委、市政府在北京科技大会上公布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将扩大研发等创新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北京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的能力。(三)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生产性、知识型服务业需求将得到有

7、效扩大,有利于北京发挥全国服务业领先的优势,抢占在全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中的先机,进一步强化本市服务业在全国的先导作用。国家和北京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即将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将对北京服务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四)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促进都市圈内生产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扩大市场容量和服务区域,北京的优势服务企业将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并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辐射能力。(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随着城乡居民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等基本支出比重的下降,消费结构稳步提升,多层次和高效率的

8、服务需求不断成长,为新兴服务行业和新型服务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不仅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而且有利于服务业的转移和集聚。(六)举办2008年奥运会奥运会的举办,有利于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标准体系,拓展服务消费市场,培育新的服务业增长点。并将有效促进北京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有力推动北京服务业与国际市场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互动。三、面临挑战 “十五”期间,尽管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首都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一)竞争力和辐射力不强。竞争服务行业集中度较低,垄断服务行业发展活力不旺,知识型服务业的开发

9、利用不足,体现现代化国际城市功能、具有外向辐射功能的行业发展缓慢,面向国际和全国的服务能力不强。整体上看,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偏少。(二)市场化程度不高。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垄断现象较为严重,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有待创新,竞争动力和发展活力受到一定限制。(三)产业布局不能适应城市发展方向。现有服务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过多集中于中心城区,郊区县服务资源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明显不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制约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四)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现行服务行业的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完整统一的服务业市场体系尚未建

10、立。行业自律组织、行业协会在发展过程中仍受行政主管机关控制和管制,难以独立、客观和公证,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求。整体上看,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不仅在首都经济的总量、税收、就业、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上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而且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发展服务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并将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不断强化首都服务型经济特征,努力促进首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第二部分 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11、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为目标,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城市空间战略调整为契机,以扩大开放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增强做好“四个服务”的能力,提升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首都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基本思路努力构筑“四个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方向,促进现代服务与传统服务相结合、生产服务与消费服务相结合、外向服务与内向服务相结合、城区服务与郊区服务相结合,着力推动资源配置市场化、服务内涵知识化、服务标准国际化、发展环境法治化,加快服务技术升级和产业融合发

12、展,提高首都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首都优势,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按照“统筹协调、扶持高端,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业态调整、梯度转移,分业指导、提升水平”的要求,着力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拓展服务功能,优先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物流、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教育培训、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消费服务业。尽快形成“一核三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以优化区县功能定位为契机,以加快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集群为重点,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消费服务业均衡化,进一步完善首都核心服务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科技商务拓展带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新城融合服务带的生产服务功

13、能,提升生态旅游休闲带的生活服务功能,尽快形成由首都核心服务区、科技商务拓展带、新城融合服务带和生态旅游休闲带为载体的服务业空间架构。三、发展目标通过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不断增强首都服务功能,到“十一五”末期,初步形成与构建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总量增长目标。“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预计到2010年,服务 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2%左右,就业比重达到70%。行业结构目标。“十一五”时期,知识含量高、关联带动强、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服务行业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在服务业增加值中,文化创意产业比重达到15%左右,生产服务业比重达到55%左右。进一步加

14、快首都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全国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国内交往中心的功能,大力推进现代商务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空间布局目标。预计到2010年,初步形成“一核三带”的空间布局轮廓。形成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西单王府井前门商贸集聚区、皇城文化旅游区,基本形成中关村科教创新功能区、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初步形成临空经济区、通州运河综合服务区、亦庄产业融合功能区等。第三部分 行业发展导向根据首都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着眼于消费结构升级和发展潜力,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基础和产业技术条件,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优先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体现知识时代产业发展新趋

15、势,有利于丰富首都经济新内涵、加快首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基础条件好、辐射带动强,能够体现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服务行业,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消费服务业,满足广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一、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功能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高科技为支撑,抓住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机遇,整合优质资源,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精品,逐步把北京建成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交易中心、广告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设计创意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北京产业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