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9223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五)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级高三五月理综冲刺卷(五)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a 40 Cu 64 Zn 65 Au 19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代谢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壁,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C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下图是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YyRr)的一组细胞分裂模式

2、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丁细胞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两种类型 B乙细胞分裂后将直接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C丙细胞通过异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丁细胞 D丁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降低黄瓜雌花的脱落率 B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喷洒果穗,可使葡萄提前成熟 C细胞分裂素促进果皮细胞分裂,加速果实脱落D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促进植物增高4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个体占30%,Aa占60%。若该种群非常大,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 A自交若干代,从子一代开始统

3、计,每代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自交若干代,从子一代开始统汁,每代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C随机交配若干代,从子一代开始统计,每代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随机交配若干代,从子一代开始统计,每代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5下列各选项的叙述与所给概念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该图表示无氧呼吸,则E表示葡萄糖,F代表丙酮酸,G可代表CO2和酒精,H可代表乳酸B若该图表示诱变育种,则E表示诱变因素,F代表处理材料,GH可说明变异的不定向性C若该图表示能量流动,则E表示羊摄入的食物,F代表羊同化的能量,G、H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人和排便的能量D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则E表示抗原刺激,F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G

4、、H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6分析判断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A上述表格中的观察对象、染色剂和实验结果对应叙述正确的有3项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反应,溶液变成灰绿色C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看到线粒体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D实验、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目的相同 7以高硫铝土矿(

5、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重晶石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可制得Al2O3C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D烧渣研磨后分离可以选择稀盐酸后过滤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a2S和Na20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NAB将lmolCl2通入水中,HClO、C1-、ClO-粒子数之和为2NAC把46g乙醇完全氧化变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NAD常温常压下14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6、的原子数为NA9四元轴烯t、苯乙烯b及立方烷C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和H2完全加成产物一氯代物有5种Bt、b、c均易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立方烷)c(苯乙烯)b(四元轴烯)tCt和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c不能 Dt、b、c中只有t的所有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10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M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

7、稳定性:XYZC1 mol WM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2 mol电子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11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已知SO3的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旋开分液漏斗旋塞缓慢滴加B用D装置制备氧气,试管中的药品可以是KClO3C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D实验结束后称量,B中固体质量为m1g,C装置增重m2g,则SO2的转化率为(8m1)/(8m1+10m2

8、)1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电源的正极B该装置的电流效率则b中环己院增加2.8molCH+由右侧通过高分子电解质膜向左侧移动DE极的电极式为2H20-4e-=4H+0213羟氨NH2(OH)为一元弱碱(25时电离常数)其电离方程式为NH2OH+H2ONH3OH+OH-。在25时,用 0.l0mol/L 盐酸滴定 20mL0.10mol/L NH2OH溶液,滴定过程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的负对数-lgc水(H+)与盐酸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3=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点对应溶液的pH= 9.5B

9、d点溶液中有2c(NH3OH+)+2c(NH2OH)=c(Cl-)Cc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反应:NH3OH+H2ONH2OH+H3O+D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NH3OH+)c(C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电路如图所示,加正向电压时,图中光电管的A极接电源正极,K极接电源负极时,加反向电压时,反之。当有光照射K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无关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

10、关C只有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才会有光电流D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15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辆小车,用细线相连,中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小车处于静止状态。烧断细线后,由于弹力的作用两小车分别向左、右运动。已知两小车质量之比m1:m2=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开后两车速度大小之比为1:2B弹簧弹开后两车动量大小之比为1:2C弹簧弹开过程m1、m2受到的冲量大小之比为2:1D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1、m2做功之比为1:416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

11、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b受到的绳子拉力增大Ca、b静止时,图中、三角仍然相等D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增大17如图所示,一光滑细杆固定在水平面上的C点,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一原长为L的轻质弹性绳,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B点,上端与质量为m的小环相连,当把小环拉到A点时,AB与地面垂直,弹性绳长为2L,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环运动到AC的中点D时,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下滑过程中小环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B小环刚释放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C小环到达AD的中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为零D小环的最大速度为18如图所示,设月球半径为R,假设“嫦娥四号”探测器

12、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月球的质量可表示为B在轨道上B点的速率小于在轨道上B点的速率C“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轨道I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于轨道II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D“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远月点A向近月点B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大19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粘贴有一厚度不计、宽度为d0.2 m的橡胶带,橡胶带的上表面与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上、下边缘与斜面的上、下边缘平行,橡胶带的上边缘到斜面

13、的顶端距离为L0.4 m,现将质量为m1 kg、质量分布均匀、宽度为d的薄矩形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平齐且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已知矩形板与橡胶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矩形板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下滑到完全离开橡胶带的过程中(此过程矩形板始终在斜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矩形板在进入橡胶带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摩擦力做的功为Wf0.8 JC矩形板的重力做功为WG2.4 JD矩形板的上边缘穿过橡胶带下边缘时速度大小为m/s20如图,足够长的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PQ水平放置,间距l=1m,导轨中间分布有磁感应强度

14、为1T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正弦曲线。一粗细均匀的导体棒以l0m/s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也为1,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导轨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为2.5VB导体棒运动到图示位置时,有电流流过电阻RC流经电阻R的最大电流为5AD导体棒上热功率为6.25W2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接在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上在两板间加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g的带正电油滴,从距金属板上端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并经两板上端连线的中点P进入板间油滴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与磁场力大小恰好相等,且最后恰好从金属板的下边缘离开电磁场区域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滴刚进入电磁场时的加速度为gB油滴开始下落时距金属板上端的高度C油滴从左侧金属板的下边缘离开D油滴离开电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8分)某物理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