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19213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所有地市州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

2、,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先主:指刘备。曹公:指曹操。孟起:马超的字。益德:张飞的字。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合:聚集B. 先主斜趣汉津 趣:奔赴C. 适与羽船相值 适:前往D.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 拒:抵御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A.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 羽闻

3、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B. 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C. 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D. 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11.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答案】8. C 9. C 10. B 11. 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解析】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4、年代:陈寿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关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挥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了,那么他们就一起去了夏口。后面,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看他有兵了赚不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

5、座城市,那个时候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军在长江以北,抵抗曹操,守咽喉之地。刘备西征平定益州,有拜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都督。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与黥布、彭越是同类的人,可与翼德并驾齐驱争个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地超群出众。”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8.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

6、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项的解释有误,“适”的意思是“正好”。9.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根据句意可知应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

7、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1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B项有误,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可知,在人多广众的场合,关羽、张飞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并不是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11.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省”“示”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

8、一定要解释准确。黄石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后面小题。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9、赋归去来。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注:偃卧瘠馁:卧床挨饿。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9.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博学善属文(属:写)B. 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C. 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D. 便语客(语:告诉)10.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B.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C.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D.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

10、道/则至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 )A. 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B. 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C. 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D. 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12. 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答案】9. C 10. B 11. D 12. (1)(陶渊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2)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

11、(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解析】选自陶渊明传 作者:萧统 年代:南朝梁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

12、:“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去侍奉那卑污的小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9.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

13、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项“以为”意思是“让担任(做) ”10.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意思是“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应选B。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项表述错误,“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说的是陶渊明对来拜访

14、的人,无论贵贱,有酒就会设宴招特他们,“而陶渊明逢酒必醉”属无中生有。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堪:忍受;少日:不久;蓄:收藏。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十

15、堰市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