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6440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灌南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踏莎行(雾失楼台)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目标:1. 感悟秦观词的婉约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3. 通过赏析炼字,进一步学习诗词鉴赏技巧。学习重难点:1. 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2. 通过赏析炼字,进一步学习诗词鉴赏技巧。一、自主学习1. 请分别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明确:上片写景,描写登高怅望所见和谪居环境,景中有情。下片抒情,写谪居生活中的无限哀愁,情中带景。2. 上片前两句写的是眼前实景,还是意想之景?楼台、津渡、桃源分别象征什么?(结合背景)从中可以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前两句

2、写的是意想之景。“楼台”、“津渡”喻指词人心中的理想与希望。“桃源”是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作者苦苦追寻,多方探寻,却“望断无寻处”)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3. 词的上片中词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明确:对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用典:“桃源望断无寻处。”虚实结合:楼台、津渡、桃源为虚景,孤馆、斜阳、杜鹃为实景。情景交融:由于屡遭贬谪、理想破灭,心中凄苦幽怨,想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又由心中之景转向现实之景,情景交融。二、疑难探究1. 词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请分析其精妙之处。明

3、确:这两句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馆”字,暗示羁旅之愁。“孤馆”更点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单。而 “孤馆”又紧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心情之凄苦可想而知。此时此刻,又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那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西下,这景象益发逗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杜鹃鸣声,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游子归思的意象。以少游一个羁旅之身,所居是寂寞孤馆,所感是料峭春寒,所听是杜鹃啼血,所见是日暮斜阳,此情此境,只能以“可堪”道之。诗人运用“孤馆”“春寒”“杜鹃声”“斜阳暮”等多种感情色彩强烈的意向,从视觉、听觉、心理感觉等多个角度渲染,营造出孤苦凄迷的意境氛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2. 此词下片“砌成

4、此恨无重数”,一“砌”字最见功力。(吴世昌词林新话)请你体会“砌”字的妙处。明确:“砌”字在这里是“堆叠”之意。(第一步,释义)因为离别,那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第二步,描述景象)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沉重坚实而又无法消解。(第三步,表达作用以及表现感情)3. “此恨无重数”,此乃少游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说一说“恨”有哪几重。明确:恨可概括为如下几重:孤身飘零之恨;贬谪不遇之恨;思乡怀人之恨。4. 怎样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潇湘去”?明确:“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

5、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在深重坚实之苦恨中,面对无情之天地,发出的无理问天之语。”(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三、达标检测1.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词中有何作用?明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借典抒情,(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藉此反衬诗人的凄凉处境和黯恶心情,为下句 “砌成此恨无重数”做

6、铺垫。2.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联系写作背景,谈谈这首词是怎样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的。明确: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梦中的“春风花月”是虚,“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生活是虚,现实中作者的悲伤之情为实。词人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有力地表现了现实中的亡国之痛。四、知识链接1. 作者介绍秦观,字少游 ,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

7、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2. 诗文赏析关于这首词,古代曾有人认为是作者馈赠长沙义倡的。其实,与南宋洪迈夷坚志及清代赵翼陔余丛考的有关记载和引述不同,这首词的内容与义倡事无涉,主要是表达作者的贬谪羁旅之苦。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读秦观的这首词,不禁联想到屈灵均、曹子建、陶渊明、李义山等。屈原带着忧国忧民的孤愤跳进了汨罗江;曹植把他被猜忌被迫害的心灵托付给洛水女神;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往“桃花源”;而李商隐在党争中无辜受牵连的怨愤,也曾在西溪、瑶池

8、中寻求寄托。如果把末二句,说成是单纯为了一个女子,与词意不符。此时此刻,由于难以排遣的孤独和苦闷,作者可能思念或怀恋某一使他得到过安慰的女子,但他更加苦苦追求的是前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业。只不过作为婉约词人的秦观,不能把这种心思直言不讳地写到词里。其实他的苦闷正在这里。因为对秦观来说,要追求一个女子,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并不难。他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同情的苦恼。这首词绝不能牵强附会地说成什么赠妓词。 这首著名的词是秦观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作于郴州贬所的。此时的秦观,如“牛李党争”中的李商隐类似,受到翻来复去的北宋新旧党争的波及和株连。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不仅作为旧

9、党的苏轼弟兄遭到贬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未能幸免,先后由京师被贬到杭州、处州,继而又遭到谒告,被削秩,再贬郴州。他面对接踵而来的政治迫害,感到无路可走。词的开头,是说云雾遮住了楼台,在朦胧的月光下,看不清渡口。人说秦词深婉,擅表心曲。首二句,不仅是工整的对句,也不只是状景,而是少有的情景交融的佳句。其中“失”字和“迷”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景物的模糊轮廓,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第三句的“桃源”,是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今湖南郴州市)不远。武陵是避乱之地。“桃源望断无寻处”,是说作者因找不到这样的避乱之地而痛苦。秦观正是在被现实

10、压迫得无法逃匿的情况下,才急于找到这个避难的“桃源”的。他的点绛唇桃源里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 然而,“桃源”找不到,又住在远离京师的郴州旅舍里,本来 就容易产生客舍似家家似寄的思乡之情,更何况这是一个偏远的贬所。四、五二句正是着意渲染这个处所的冷峭和凄凉。王国维认为秦观的词能以境胜,把自己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创造“有我之境”,并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人间词话)还有人称“杜鹃声里斜阳暮”为“尤堪肠断”句。关于这一句,词史上有一段趣话: 诗眼云:后诵淮海小词云:“杜鹃声里斜阳暮。”公(黄庭坚)曰:“此词高绝。但既云

11、斜阳,又云暮,则重出也。”欲改“斜阳”作“帘栊”。余曰:“既言孤馆闭春寒,似无帘栊。”公曰:“停传虽未必有帘栊,有亦无害。”余曰:“此词本模写牢落之状,若曰帘栊,恐损初意。”先生曰:“极难得好字,当徐思之。”然余因此晓句法不当重叠。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句法重叠当然不好,问题是“斜阳暮”三字不但不重复,还可以从中想见明晰的时间顺序和丰富的内涵作者由于心事重重月夜不眠,想到在现实中欲归无路,理想中的仙境又无处寻找感到“孤馆”格外冷落。白天无所事事,又担心夜晚来临。眼看太阳从偏西到没落,难熬的月夜又将周而复始。正在作者为即将降临的夜晚发愁时,耳边又响起杜鹃“不如归去”的凄厉之声。试想这是多么难堪的

12、境况,正与一个被贬谪的诗人的心境相吻合。在点绛唇桃源里,有“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句。同一个“斜阳暮”,在同一个作者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可见对其有爱之不舍的心情。野客丛书(卷二十)的作者王梆说得好:“诗眼载,前辈有病少游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谓斜阳暮似觉意重。仆谓不然,此句读之,于理无碍。谢庄诗曰:夕天际晚气,轻霞澄暮阴。一联之中,三见晚意,尤为重叠。梁元帝诗:斜景落高舂。既言斜景,复言高舂,岂不为赘?古人为诗,正不如是之泥。”这种解释很有说服力。 过片以下二句原是常见的典故,表示亲友间的寄赠和慰藉。前者见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

13、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者是说鱼能传递书信,典出玉台新咏题名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诗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两句是说作者在郴州旅舍,不断收到亲友的寄赠。 词中接下去的“砌成”句,一方面是说得到亲友的寄赠,增加了离恨;另一方面又联想到事业和前程在无休止的党争漩涡中渐渐地被淹没,便无限怨恨。“砌成”,言恨之层层叠叠,犹如恨山怨墙厚重难量。 作者身闭“孤馆”,极端愁苦,亲友的寄赠没能使他得到安慰,反倒更勾起被贬谪的怨恨。这一腔怨恨到哪里倾吐呢?词尾的二名句,当是这种心情曲折委婉地发泄。此二句或从唐戴叙伦湘南即事诗:“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变化而来,都是埋怨江水

14、无情地抛开自己而流去。这种如痴如呆的怨绝语,说明作者真是一个走投无路的“伤心人”,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说:“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当然,这首词的好处,不仅在末二句。整首词都是咀嚼无滓,回味无穷,“借眼前之景,而含万里不尽之情”。(跋米元覃书秦少游词)关于秦观的词,黄庭坚说:“语意极似刘梦得楚、蜀间语。”周辉又说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语尽而意小尽,意尽而情不尽,何酷似少游也?”(清波杂志卷九)瞿髯论词绝句则云:“秦郎淮海领宗风,小阕苏门亦代雄。等是百身难赎语,郴江北去大江东。”这些评论,对我们阅读秦观的这首词很有启发。 (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作者:陈祖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